王永剑
- 作品数:36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参酮对离体肺保护的免疫调节
- 人们围绕供肺保存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工作,但至今仍未获得满意的结果,目前一致认为供体肺损伤不仅由于缺血所致,还与肺再灌注损伤有关。丹参酮能清除氧自由基,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减少脂质过氧化的中间产物丙二醛的产生,从而保护细胞...
- 王永剑
- 文献传递
- 综合性医院急诊外科建设发展模式的探讨
- 本院建院十年来。取得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以医疗技术为标志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随着业务量的迅速增加,大多数学科都发展很快。本文介绍了急诊外科的现状,分析了完善和发展综合医院急诊外科的必要性,阐述了现代综合性医...
- 王永剑
- 关键词:医院管理急诊外科医疗救护急救医学
- 文献传递
-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院外溶栓及急救治疗体会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外急救方法和院外溶栓的疗效,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实施院外抢救和溶栓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5例(85.00%)符合冠脉再通指标,4例(4.00%)死于心力衰竭。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在院外急救同时给与溶栓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 磨雪山王永剑梁秉杰王宁袁飞雁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脏病人行体循环手术的围术期处理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脏病人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15例 ,施行了体外循环手术 ,其中氮质血症 8例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5例 ,尿毒症期 2例 ,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均给予积极治疗。结果 9例病人术后早期肾功能指标均较术前差 ;6例病人术后早期肾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围术期腹透 4例 ,血透 2例 ,其中一例行术中血透 ,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 ;全组无术中死亡 ,1例术后第 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术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经过积极的术中及围术期处理 ,大多可以安全渡过肾功能衰竭关 ,接受体外循环手术 。
- 王永剑崔东哲张本固陈立波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脏病体循环围术期
-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危机与风险管理被引量:18
- 2006年
- 叶炯贤王永剑刘颜卢祖洵
- 关键词: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医院危机管理法律诉讼医院组织
- 血必净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用LPD液、血必净加LPD液行肺动脉灌洗和保存,18 h后观察病理形态及测量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高倍视野下对照组较实验组肺泡上皮及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肿胀、肥大,少部分组织可见肺泡内有红细胞渗出、间隔增宽等。实验组肺组织中的N0及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对再灌注损伤肺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王永剑
- 关键词:血必净肺保护自由基缺血再灌注损伤
- 丹参酮在离体肺保护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本研究是探讨丹参酮对离体肺保护的作用。方法以离体兔肺模型为肺保护实验对象,以肺动脉灌洗再次肺动脉灌注为实验方法,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LPD液行肺动脉灌洗和保存,另一组用丹参酮加LPD液组成实验组,用同样的方法灌洗和保存。保存18 h后,观察病理形态、含水量以及测量NO(一氧化氮)、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及MDA(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肉眼见组织新鲜红润,部分组织充血、水肿及淤血;光镜下两组的肺泡、支气管及毛细血管结构完整,高倍视野下对照组较实验组肺泡上皮及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肿胀、肥大,少部分组织可见肺泡内有红细胞渗出、间隔增宽等。实验组的含水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组织中的NO及SOD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能清除氧自由基,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较明显的减轻肺的再灌注损伤。在LPD液中加入丹参酮,能够对离体肺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离体兔肺再灌注模型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 王永剑张本固王永剑
- 关键词:丹参酮离体肺肺保护氧自由基再灌注损伤
- 创伤急救
- 王永剑
- 丹参酮对离体肺保护的免疫调节
- 目的本研究是探讨丹参酮对离体肺保护的免疫调节作用。材料与方法以离体兔肺模型为肺保护实验对象,以肺动脉灌洗再次肺动脉灌注为实验方法,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LPD液行肺动脉灌洗和保存,另一组用丹参酮加LP...
- 王永剑
- 关键词:丹参酮离体肺肺保护免疫增强
- 文献传递
- 胃造口双管法治疗食管手术后吻合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的改进。方法对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27例患者,分别于确诊的当日或第一日行胃造口术,置入双管,行胃肠减压和肠道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25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因重度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经胃双管法的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可有效地促进吻合口瘘的愈合,显著降低食管手术吻合口瘘的死亡率。
- 曹恒昌范昭王永剑乌达
- 关键词:贲门癌吻合口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