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济军

作品数:23 被引量:413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教学
  • 8篇教育
  • 4篇交际
  • 3篇信息技术
  • 3篇文化交际
  • 3篇小学生
  • 3篇跨文化
  • 3篇跨文化交际
  • 2篇智慧教育
  • 2篇数字化
  • 2篇人工智能
  • 2篇文化
  • 2篇文化交际能力
  • 2篇教学质量
  • 2篇跨文化交际能...
  • 2篇交际能力
  • 2篇教师
  • 2篇教学模式
  • 2篇概念图
  • 1篇大学生

机构

  • 18篇天津外国语大...
  • 1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教育科学...
  • 1篇天津广播电视...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安邮电大学
  • 1篇北京开放大学
  • 1篇齐鲁师范学院
  • 1篇卓智网络科技...

作者

  • 23篇王济军
  • 3篇余胜泉
  • 2篇李晓庆
  • 2篇曹培杰
  • 1篇刘美凤
  • 1篇王赫男
  • 1篇殷丙山
  • 1篇孟昭宽
  • 1篇王蓉
  • 1篇谢非
  • 1篇赵广元
  • 1篇郭晓珊
  • 1篇何克抗
  • 1篇马晓玲
  • 1篇郑娟
  • 1篇魏雪峰
  • 1篇修永富
  • 1篇尹盼盼
  • 1篇贺平
  • 1篇曹红岩

传媒

  • 7篇中国电化教育
  • 2篇现代远距离教...
  • 2篇电化教育研究
  • 2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外语电化教学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国轻工教育
  • 1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开放学习研究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 1篇2011教育...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PACK视域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专业发展亟需提高,TPACK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框架。该文基于跨越式课题,设计了教师TPACK专业发展混合式培训和指导方案,采用面对面培训和基于网络的研修方式,通过三年的项目实施,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研能力、学生测评以及教师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跨越式课题在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TPACK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王济军陈磊李晓庆谢非杨继琼曹培杰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TPACK跨越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利用信息技术大幅度提高农村地区教学质量
2012年
●中国的教育发展非常不均衡,目前虽然做了很多教育信息化的投资,但是部分农村地区现在的教育理念还是相对落后:教学的硬件条件还是比较差;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教学的质量有待提高,而我们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大投入出现了一个低产出的怪状。
王济军
关键词: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育发展硬件条件教育理念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终身学习的路径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
2025年
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创新发展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终身学习是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研究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出发,在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信息过载诱发的学习者认知策略混乱、自我价值缺失导致的学习动机不足、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学习环境壁垒三个终身学习困境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终身学习模型,探讨了在人工智能场域内进行终身学习的意义,并提出了在人工智能赋能下构建智能学习组织策略范式、形成智能协作评价体系、实现学习无界融通环境三条实践路径,从而为数字化转型时代的终身学习提供方向,助力学习型社会之构建。
蔡昊轩王济军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终身学习人工智能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4
2020年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具有“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应从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体制三个维度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结果为依据,结合市场需求导向,构建符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并能够落实应用型专业教学目标的“六位一体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其服务社会意识,落实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王丽丽王济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6年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王济军李晓庆郭晓珊
关键词:教育变革智慧教育
概念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困难现象十分突出。调查显示,6%至21%的学生存在写作障碍,而且这一比例随着年级上升呈现明显攀升的趋势。尤其到了高年级,写作将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概念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征知识,能有效呈现思维的过程及知识的关联,通过绘制概念图来显化抽象的思维、逻辑、方法和概念,帮助学生合理地组织、运用语言进行写作。
曹培杰王济军李敏何克抗
关键词:概念图思维导图写作困难写作障碍教学模式
平板电脑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平板电脑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流行,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误区,如果这些误区得不到纠正,会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历时3个月的实证研究,笔者总结了目前平板电脑课程在兴趣培养、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评价、问题设置、软件的易用性等7个方面存在的误区,依据相关理论给出了改进的策略,包括关注幼儿数学学习兴趣,设置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符合幼儿认知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游戏,优化问题设置和评价形式,提高软件的易用性、人性化和交互性等。经过实验和观察结果发现这些策略比较有效。
王济军王赫男曾毅
关键词:平板电脑幼儿数学教育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提升小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正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研究热点。跨文化交际素养的提升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利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来破解这个难题值得关注。该文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案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跨文化交际素养提升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知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具有个性化和层次性的特点,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该文在实证基础上提出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策略。
王济军余胜泉
关键词:准实验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小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培养研究
2016年
概念图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被广泛使用。该文设计了一个准实验方案,通过4周的实验教学,收集了课堂教学中概念图使用方式的数据。研究发现,软件概念图和纸笔概念图在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知识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内容分析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软件概念图更具有可扩展性,便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相互评价。该文对小学文化教学中使用软件概念图提出了建议。
王济军余胜泉
关键词:概念图
外语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日语跨文化交际虚拟仿真项目为例被引量:14
2021年
外语教学需要在真实的语言场景和文化背景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传统的外语教学由于情境缺乏、时空限制和跨文化障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虚拟现实技术(VR)可以弥补这些缺陷。本文探索了VR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日本语为例构建跨文化交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基于B/S架构以及VR和3D技术开发项目,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学生通过动画演示、场景虚拟、人机交互等模式进行外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操作。对学生操作使用项目后的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学习者对项目的设计理念、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满意,但对项目的界面设计、操作交互性、系统可靠性和便捷性等方面不满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外语VR实验教学项目设计与应用的五个策略。项目实践结果表明,外语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能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技巧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同时增强了其文化自信,有助于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
王济军王丽丽尹盼盼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