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肝癌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5篇耐药
  • 4篇MALT淋巴...
  • 3篇凋亡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外周
  • 3篇耐药性
  • 3篇坏死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粘膜
  • 2篇死因
  • 2篇逆转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溴隐亭

机构

  • 10篇江苏省人民医...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王海
  • 5篇刘巧玉
  • 4篇王学浩
  • 4篇范钦和
  • 3篇孙倍成
  • 3篇彭韬
  • 3篇黄志勇
  • 3篇李百周
  • 3篇陈孝平
  • 3篇张志伟
  • 2篇邵文雨
  • 2篇张万广
  • 1篇李东华
  • 1篇李相成
  • 1篇丁磊
  • 1篇徐西强
  • 1篇施洋
  • 1篇全晓明
  • 1篇刘争
  • 1篇成峰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11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式高位胆管癌根治术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改良式根治手术治疗高位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09年针对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特征分别采用传统胆管癌根治术,改良式胆管癌根治术,肝移植术,肝管置支架引流术及肝穿刺置管外引流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胆管癌的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总体手术切除率为95.3%。按美国抗癌症联合会(AJCC)的分型其中根治切除率Ⅰ期,Ⅱ期,Ⅲ期为100%,Ⅳb期则为0(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切除率:乳头型100%,结节型93.33%,硬化型93.75%,弥漫型33.33%。手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8.97%。其中Ⅰ期100%,Ⅱ期42.86%,Ⅲ期2.17%,Ⅳ期则为0。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位胆管癌根治手术的疗效主要与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关。
王海刘巧玉张峰李相成孙倍成王平王学浩
关键词:高位胆管癌外科治疗疗效
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瘤NF-κB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胃肠粘膜相关 (MALT)淋巴瘤中细胞凋亡特点及其与NF κB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 10例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和 4 0例胃肠MALT淋巴瘤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 κB表达 ,以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MALT组、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组和低高混合恶性MALT淋巴瘤组凋亡指数 (AI)分别为 (2 36 0±0 4 0 3) %、(1 6 32± 0 82 0 ) %、(1 12 2± 0 6 78) %。MALT组AI显著高于MALT淋巴瘤组 (P <0 0 1) ;NF κB阳性率分别为 30 0 %、6 1 3%和 88 9% ,三组表达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AI与NF κB表达呈负相关 (r =- 0 716 ,P <0 0 1)。结论 :NF κB激活引起凋亡抑制在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王海范钦和彭韬施洋李百周
关键词:MALT淋巴瘤NF-ΚB细胞凋亡胃肠粘膜凋亡抑制
MALT淋巴瘤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起源于结外边缘区B淋巴细胞,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MALT淋巴瘤具有特征性的t(11; 18)和t(1; 14)染色体易位及染色体三体现象,涉及MALT1、bcl10、Fas等多种基因的改变,并且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关系。现就MALT淋巴瘤常见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作一回顾和探讨。
王海范钦和
关键词:染色体基因
MALT淋巴瘤细胞凋亡与BCL10mRNA的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MALT淋巴瘤中细胞凋亡特点及其与BCL10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10例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和53例MALT淋巴瘤,原位杂交检测BCL10mRNA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ALT组、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组和低高混合恶性MALT淋巴瘤组凋亡指数(AI)分别为(2.360±0.403)%、(1.584±0.211)%、(0.893±0.328)%。MALT组AI显著高于MALT淋巴瘤组(P<0.01);BCL10mRNA阳性率分别为40.0%、92.1%和86.7%,MALT组与MALT淋巴瘤组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AI与BCL10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34,P<0.01)。结论:BCL10高表达引起的凋亡抑制在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王海范钦和彭韬李百周
关键词:MALT淋巴瘤BCL10凋亡原位杂交
胃肠MALT淋巴瘤中bcl-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bcl- 10基因在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 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胃肠MALT淋巴瘤和14例正常淋巴结中bcl- 10基因的表达。结果 40例MALT淋巴瘤中有36 例(90.0%)表达bcl- 10蛋白,其中21例仅在胞质表达,15例在胞质胞核同时表达;39例(97.5%)表达bcl 10mRNA。bcl -10 蛋白与mRNA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LT淋巴瘤临床分期与bcl- 10蛋白核表达明显相关(P<0.01)。14 例淋巴结中,8例(57.1%)表达bcl -10蛋白。淋巴滤泡内生发中心B细胞呈高度表达,边缘区B细胞中等强度表达,套区细胞 微弱表达。结论 bcl -10的高度表达在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bcl -10蛋白核表达与进展期MALT淋巴瘤 相关。bcl -10蛋白在淋巴滤泡各区域的表达差异提示它对B细胞分化成熟有着重要意义。
王海范钦和李百周彭韬
关键词:MALT淋巴瘤胃肠淋巴滤泡10基因胞质
肝癌患者99mTc-MIBI显像与肝癌组织中P糖蛋白的表达关系
2011年
目的 探讨患者肝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与术前99mTc-MIBI显像的关系.方法 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测,经外周静脉注射20 mCi 99mTc-MIBI后15min和120min行平面显像半定量分析肿物部位的摄取比值.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手术标本中P糖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99mTc-MIBI SPECT检查,78例患者中68例肿瘤区域无99mTc-MIBI 摄取(87.2%);所有无99mTc-MIBI 摄取者其肿瘤区域均表达Pgp(P〈0.017).结论 术前99mTc-MIBI SPECT检查可以预测肝癌组织Pgp表达水平.
王海刘巧玉黄志勇张志伟
关键词:肝癌P糖蛋白99MTC-MIBI显像多药耐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坏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坏死的临床特征包括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对武汉同济医院确诊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坏死病例进行分析及相关文献资料复习。结果病情诊断及时,为及时治疗并取得良好的预后赢得了时间。结论为延长此类疾病患者生存期,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实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徐西强吴华李贵振王海
关键词:坏死
自体肝脏移植治疗晚期泡型肝包虫病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自体肝脏移植(liver autotransplantation,LA)治疗部分泡型肝包虫病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6例行LA治疗泡型肝包虫病的病例资料。结果全组除1例术后因门静脉血栓形成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余者均取得良好疗效。术后发生出血1例,胆漏1例,小肝综合征1例。存活的5例术后均随访10个月,期间生活正常。结论LA为难以切除或切除困难的肝包虫病病变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如能术中正确处理和加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LA是部分晚期肝包虫病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远期疗效尚在随访中。
王海景鸿恩徐小青戴勇刘巧玉王学浩
关键词:围手术期医护
外周血肝癌多药耐药荧光定量检测及意义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FQ PCR)检测原发性肝癌外周血有核细胞多药耐药 (MDR1)基因表达与肝癌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建立原发性肝癌外周血MDR1基因临床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 5 5例原发性肝癌病例 ,术前抽血提取有核细胞 ,采用FQ PCR方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流式细胞技术 (FCM)检测术后肿瘤标本MDR1mRNA和P 糖蛋白 (P gp)表达。结果  5 5例原发性肝癌病例荧光定量PCR、RT PCR、FCM方法检测MDR1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 2 5、3 0、3 3 ;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明显相关 (P <0 .0 1)。结论 FQ 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DR1基因表达的结果与肝癌细胞MDR1的表达明显相关 ,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病例多药耐药性的临床检测。
侍作亮陈孝平李东华王海张万广全晓明
关键词:外周血多药耐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原发性肝癌
人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溴隐亭对人肝癌裸鼠耐药模型耐药性逆转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溴隐亭(BCT)对人肝癌裸鼠耐药模型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HepG2及其经阿霉素(ADM)诱导建立的耐药细胞系HepG2ADM和转染TNFα基因后的耐药细胞系HepG2ADMTNFα分别原位种植BALB/C裸鼠肝脏,建立裸鼠原位肝移植瘤模型。64只裸鼠分为4组:HepG2组(HepG2细胞系种植瘤裸鼠),ADM组(HepG2ADM细胞系种植瘤裸鼠),TNFα组(HepG2ADMTNFα细胞系种植瘤裸鼠)和BCT组(HepG2ADMTNFα细胞系种植瘤裸鼠同时口服BCT),成瘤后均给以每天腹腔内注射0.15g/kg的氟脲嘧啶+1.5mg/kg的丝裂霉素+10mg/kg的ADM,连续3d;BCT组化疗的同时另行BCT灌胃治疗(6.25mg·kg-1·d-1)。B超观察种植瘤的大小变化,病理观察组织学结构及裸鼠生长状况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种植瘤的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mRNA水平、蛋白水平的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化疗后肿瘤组织凋亡指数情况。结果细胞系原位种植裸鼠肝脏成功率100%,种植瘤组织学特点符合人肝癌特征;TNFα组和BCT组种植瘤生长速度慢,与HepG2和AD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4d后,BCT组重量抑瘤率(67%)最明显,与HepG2、TNFα和AD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有MDR1和LRPmRNA表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TNFα和BCT组肿瘤组织MDR1蛋白表达比ADM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epG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T、TNFα组凋亡指数比ADM组高(P<0.05),且TNFα和BCT两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HepG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基因能下调MDR1和LRPmRNA及蛋白表达,联合BCT能加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丁磊陈孝平张志伟王海曹斌王志辉黎春蕾
关键词:溴隐亭裸鼠人肿瘤坏死因子Α肝癌裸鼠耐药性逆转耐药模型人肝癌细胞系HEPG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