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伦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癌
  • 2篇血管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1篇凋亡
  • 1篇动态监测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律失常患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浆
  • 1篇血浆VEGF
  • 1篇血清
  • 1篇血肿

机构

  • 9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9篇王海伦
  • 5篇张庚
  • 4篇冯桂银
  • 4篇袁媛
  • 4篇梁东启
  • 2篇张祥
  • 2篇刘广召
  • 1篇张艳艳
  • 1篇于淑靖
  • 1篇付金国
  • 1篇白锡波
  • 1篇王艳州
  • 1篇姚秀霞
  • 1篇张军
  • 1篇王毅
  • 1篇肖娜
  • 1篇张继
  • 1篇樊爱华
  • 1篇陈永汉
  • 1篇姚俊朝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内血肿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脑内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CT动态监测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7%,对照组7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T表现较对照组优;且研究组的血肿缩小和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内血肿成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王海伦张艳艳张祥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脑内血肿
直肠癌中CyclinE.P27kipl和Ki67的表达及病理意义
张庚李伟姜国胜王海伦吴志宇
课题选取已明确诊断结直肠癌患者,采用Power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与其正常组织中CyclinE、p27kip1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统计学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到三者表达与肿瘤TN...
关键词:
关键词:直肠癌生物学行为
SOX7基因对肝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过表达SOX7对肝癌细胞凋亡、活性氧(ROS)水平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人肝癌Huh-7细胞分为空白组、空质粒pcDNA3.1组(Vector组)和pcDNA3.1-SOX7重组质粒组(pcDNA3.1-SOX7组)。转染48h,AnnexinV-FITC/PI双染法细胞凋亡试剂盒、DCFH-DA法及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ROS含量及SOX7、β-catenin、cyclinD1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MTT法检测pcDNA3.1转染24h、48h和72h的细胞活力。结果:pcDNA3.1-SOX7重组质粒组SOX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pcDNA3.1-SOX7组细胞活力及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ROS含量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过表达SOX7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凋亡机制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冯桂银张庚王海伦梁东启袁媛樊艳
关键词:肝肿瘤氧化应激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细胞凋亡
肝癌疼痛与血浆VEGF、BDNF、FGF-2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肝癌疼痛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肝癌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疼痛程度分为4例轻度疼痛组、19例中度疼痛组、7例重度疼痛组,同期纳入30例肝癌无痛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并分析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和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疼痛组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高于肝癌无痛组及对照组(P<0.05)。重度疼痛组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疼痛组及轻度疼痛组(P<0.05)。治疗后,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FGF-2水平和N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9、0.571、0.563,P值均<0.001)。结论: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较肝癌无痛者明显上升,且和疼痛程度显著相关。
梁东启张庚冯桂银王海伦樊艳袁媛路桂军
关键词:肝癌疼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动态监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中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动态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126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入院时的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n=42)、中型组(n=42)及重型组(n=42)。另选取同期的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分别于入院0 h、12 h、24 h、36 h、48 h及72 h,健康组于体检时清晨空腹,分别抽取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并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D-LAC、DAO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Spearman法分析D-LAC及DAO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型组各时间点的血清D-LAC、DAO及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各指标均于发病后24 h达高峰,48 h后逐渐下降。轻、中、重型组同时间点血清D-LAC、DAO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型组不同时间点的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DAO水平在0 h、12 h、24 h、36 h、48 h及72 h与入院时GCS评分均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900、-0.937、-0.931、-0.922、-0.900(P<0.05);血清D-LAC水平在0 h、12 h、24 h、36 h、48 h及72 h与入院时GCS评分均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920、-0.895、-0.923、-0.928、-0.921(P<0.05)。结论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血清中D-LAC、DAO水平升高,其含量与入院时GCS评均呈负相关,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王海伦张祥姚俊朝王垒垒刘猛刘永跃
关键词:急性颅脑创伤动态监测D-乳酸二胺氧化酶C-反应蛋白
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与血清HIF-1及VEGF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HI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94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将患者分为无疼痛组30例,一般疼痛组39例和严重疼痛组25例,所有患者取肝癌组织制作病理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内HIF-1 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HIF-1及VEGF的水平。结果:三组VAS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严重疼痛组HIF-1 mRNA及VEGF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HIF-1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疼痛组和一般疼痛组,一般疼痛组HIF-1 mRNA及VEGF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HIF-1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疼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与HIF-1和VEGF呈正相关(r>0,P<0.05)。结论:HIF-1及VEGF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程度与患者疼痛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缓解肝癌患者疼痛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庚刘广召冯桂银王海伦梁东启袁媛樊艳张继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疼痛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分为合并组(合并心律失常)和对照组(未合并心律失常)各60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2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2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2组间血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合并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2组间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除降脂作用外,还可以明显抑制炎症反应。
王海伦肖娜付金国张军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炎性因子
大脑半球梗死的外科治疗
陈永汉白锡波王艳州姚秀霞于淑靖李金恒樊爱华张刚王毅王海伦
该课题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生存率;经典外科手术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去骨瓣减压加脑叶部分切除术,此方法不能迅速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疝,且留有颅骨缺损,给病人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负担;该课题创造性地视梗死组织为肿瘤,开颅切除梗死...
关键词:
关键词:大脑半球梗死外科治疗
乏氧诱导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21年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较其他身体部位的肿瘤预后较差[1]。本研究拟通过对比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乏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的表达。
张庚王海伦梁东启冯桂银樊艳袁媛刘广召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恶性程度肿瘤预后肝癌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