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败血症
  • 2篇药敏
  • 2篇药敏试验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小儿
  • 2篇表皮葡萄球菌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表皮葡...
  • 1篇血症
  • 1篇治疗新生儿
  • 1篇头孢
  • 1篇头孢三嗪
  • 1篇头孢三嗪噻肟
  • 1篇葡萄球菌败血...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中性粒细胞吞...
  • 1篇紫外线
  • 1篇细胞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王淑漪
  • 4篇薛向应
  • 3篇吕善根
  • 2篇赵传明
  • 1篇钟炎皋
  • 1篇王建文
  • 1篇樊秀平
  • 1篇王航雁
  • 1篇衣京梅
  • 1篇黄东生
  • 1篇冉崇蓉
  • 1篇王兴林
  • 1篇魏晓军

传媒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头孢三嗪噻肟(Ceftriaxone)治疗新生儿败血症
1989年
用瑞士Roche药厂生产的头孢三嗪噻肟(ceftriaxone)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剂量为40-80mg/kg/d溶于10%葡萄糖中静脉点滴用药5—17天,13例病人单用头孢三嗪噻肟治疗,其余2例先用氨苄基青霉素加新型青霉素Ⅱ10天有效,再用头孢三嗪噻肟治愈.我们将头孢三嗪噻肟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和表皮葡萄球菌2例新生儿败血症的结果与氨基等苄霉素加新型青霉素Ⅱ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和表皮葡萄球菌9例新生儿败血症结果做一比较,从用药至血培养阴性时间分别为7.5±0.68天和11.38±2.22天,虽然因头孢三嗪噻肟治疗例数减少,使两者差别尚未达到统计显著的程度,但是从其趋势似可看出头孢三嗪噻肟疗效为优(0.1>P>0.05).药物不良反应不大,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霉菌二重感染.食欲减退(2例/15例),腹泻(2例/15例),暂时性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3例/8例)均于停药后恢复正常,霉菌性口炎,肠炎(6例/15例),经抗霉菌治疗得到控制.结论为头孢三嗪噻肟是一广谱杀菌抗菌素,它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王淑漪
关键词:头孢三嗪噻肟
新生儿机会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观察被引量:15
1995年
近年来,随着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提高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机会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有增加的趋势。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兹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3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赵传明艾冬玉薛向应王淑漪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
短波紫外线照射对小儿肺炎及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和IL-2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患儿腰背部皮肤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提示紫外线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患儿发热。咳嗽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P<0.01)。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治疗组患儿血液内中性粗细胞吞噬功能显著提高(P<0.05)。同时测定治疗组患儿血中IL-2低于对照组(P<0.05),并对上述结果机理进行了探讨。
薛向应王兴林王淑漪吕善根
关键词:紫外线肺炎中性粒细胞IL-2
新生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观察被引量:12
1996年
赵传明薛向应艾冬玉王淑漪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
成骨不全症1例报告
1992年
成骨不全症是一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又称脆骨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全身骨骼普遍性骨质稀疏和骨脆性增加,轻微外伤即可发生骨折、蓝色巩膜、耳聋。若骨折、耳聋、蓝色巩膜同时出现,临床上称之为遗传性脆骨三联症。1713年Armand报告了第一例,国内文献梁铎在1926年报告第一例,此后国内相继报告108例,但家族史阴性的患者比较少见。
薛向应王淑漪吕善根
关键词:成骨不全症病因
小儿川崎病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提高对小儿川崎病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15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病以发热、粘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为其临床特征。本组早期误诊率高达70%。结论:本病需与化脓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猩红热、风湿热等鉴别。主要用口服阿斯匹林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预后良好。
黄东生杨蕾冉崇蓉钟炎皋唐锁勤王航雁王建文王淑漪吕善根魏晓军衣京梅樊秀平
关键词:儿童川崎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