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珂

作品数:108 被引量:79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8篇水利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鱼类
  • 21篇长江
  • 20篇声学
  • 20篇水声学
  • 13篇长江中游
  • 10篇鱼类资源
  • 10篇库区
  • 9篇三峡水库
  • 9篇水库
  • 9篇四大家鱼
  • 9篇家鱼
  • 8篇三峡库区
  • 7篇群落
  • 6篇时空分布特征
  • 6篇禁渔
  • 5篇底栖动物
  • 5篇渔业
  • 5篇水体
  • 5篇群落结构
  • 5篇产卵

机构

  • 96篇中国水产科学...
  • 16篇西南大学
  • 13篇华中农业大学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中国水利水电...
  • 6篇河海大学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江汉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湖南省水产科...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华测检测认证...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作者

  • 108篇王珂
  • 90篇段辛斌
  • 89篇陈大庆
  • 81篇刘绍平
  • 32篇刘明典
  • 31篇汪登强
  • 12篇田辉伍
  • 11篇郭杰
  • 9篇罗宏伟
  • 8篇高雷
  • 7篇孙铭帅
  • 6篇邓华堂
  • 5篇邱顺林
  • 4篇高光
  • 4篇李翀
  • 4篇黄木桂
  • 4篇熊黎
  • 4篇逄勇
  • 3篇颜润润
  • 3篇朱正伟

传媒

  • 16篇淡水渔业
  • 8篇长江流域资源...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5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江苏环境科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遗传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24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鄱阳湖通江水道越冬时期鱼类群落的栖息地适宜性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鄱阳湖通江水道是多种洄游性鱼类完成生活史过程的重要通道,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的养护及其多样性维持至关重要。为了解越冬时期鄱阳湖通江水道中不同体长鱼类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栖息生境状况,本研究将鱼类声学探测、生境遥感定量制图分析和三维水动力模拟相结合,分别绘制出3种不同体长鱼类群落的水深(SID)、流速(SIV)、坡度(SIS)等单因子生境适宜度指数曲线,并利用乘积法建立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对通江水道中不同水域的鱼类生境适宜度进行对比和评估。结果表明,鄱阳湖通江水道越冬时期鱼类平均全长为(10.1±5.73)cm,主要分布在屏峰山以北的湖口县、鞋山和屏峰附近3个水域;小体长鱼类群组(1~20 cm)水深的生境适宜度曲线为双峰型,最适宜水深包括3.06~4.59 m和9.18~12.24 m两个区间,流速为0.05~0.13 m/s,坡度为0~2.23°;中等体长组(20~40 cm)及大体长组(>40 cm)鱼类适宜的水深、流速和坡度的生境适宜度曲线均为单峰型,其中中等体长组最适宜栖息的生境因子范围为水深9.18~13.77 m、流速0.05~0.13 m/s和坡度0~2.23°,大体长组为13.77~15.3 m、0.10~0.13 m/s和0~2.23°。
李慧峰曹坤汪登强汪登强丁放俞立雄王珂段辛斌王珂段辛斌王琳
关键词:鄱阳湖水动力模型
长江下游莲花洲港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7
2021年
2019年8月-2020年1月在长江下游莲花洲港15个采样点进行了6次采样调查,并对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40种,其中节肢动物门21种、软体动物门10种、环节动物门9种。莲花洲港的底栖动物由5个摄食功能群构成,其中,撕食者占有较大优势,相对丰度为49.19%,其次为收集者、捕食者、滤食者和刮食者,相对丰度分别为35.05%、10.15%、3.03%、2.58%。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底栖动物密度在不同区域内具有显著差异,在鱼巢排区最高(142.22 ind./m^(2)),透水框架区次之(137.56 ind./m^(2)),其他区域最低(34.22 ind./m^(2))。鱼巢排区和透水框架区以撕食者占有较大优势,其他区域以收集者占优势。冗余分析(RDA)表明,丰水期和平水期影响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水温;枯水期影响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溶氧和pH。
于琪王珂郭杰孙晓梅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一种鱼类麻醉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类麻醉控制装置。该装置在水槽的一侧开有溢水孔,水槽的另一侧开有进水孔,进水孔上装有T型金属管,T型金属管上分别装有混液阀和清水阀,T型金属管的两端分别用软管与水泵相连接,增氧机上装有进气管,进气管的...
罗宏伟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汪登强王珂易欣
文献传递
一种可行进中调节深度的声纳设备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行进中调节深度的声纳设备固定装置。该装置在固定横杆的一端焊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焊有固定圆管,固定圆管上装有调节螺栓,调节杆穿过固定圆管,且用调节螺栓来调节调节杆的长短,调节杆的端部装有声纳设备固定架。...
段辛斌王珂陈大庆刘绍平汪登强刘明典
文献传递
三峡水库太湖新银鱼耳石日轮与生长的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对采自重庆长江江津江段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耳石日轮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太湖新银鱼矢耳石形状近圆形,体长(Y)与耳石长半径(X)之间呈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Y=0.1099X+16.986,R2=0.7626。耳石日轮环纹清晰,以中心核为起点圆形规则排列,其上具有明显的过渡轮纹。太湖新银鱼体长(Y)与日轮(X)呈线性关系,其关系式为Y=0.2631X+23.924,R2=0.8057;体重(Y)与日轮(X)呈指数关系,其关系式为Y=0.0446e0.0244X,R2=0.8104。太湖新银鱼体重(Y)与体长(X)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Y=0.000001X3.3529,R2=0.9163。
杨青瑞刘建虎吴强王珂朱邦科
关键词:矢耳石日轮三峡水库
三峡库区3种银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对三峡库区大银鱼(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和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brachyrostralis)共78尾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1141b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16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4%,其中13个为简约位点。大银鱼的32尾样本有6个单倍型,太湖新银鱼32尾样本有5个单倍型,短吻间银鱼14尾样本中有3个单倍型。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短吻间银鱼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804±0.032,0.671±0.061,0.385±0.14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00146±0.00009,0.00228±0.00024,0.00067±0.00026。3种银鱼群体的遗传距离在0.12461—0.23796之间,净遗传距离在0.12274~0.24418之间。基于Cytb基因序列,利用Kimura-2模型构建的NJ树表明: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与短吻间银鱼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3种银鱼的遗传多样性低。
罗宏伟段辛斌王珂唐锡良陈大庆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三峡库区
一种鱼类标本保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标本保存装置,包括中空圆筒件,还包括上瓶盖、刻度标识、中空圆锥件、瓶口和下瓶盖,中空圆锥件的锥尖端设置有瓶口,中空圆锥件的锥底端与中空圆筒件一端连接,中空圆筒件另一端与上瓶盖连接,瓶口与下瓶盖连接...
杨峰段辛斌陈大庆刘绍平王珂刘明典汪登强邓华堂
文献传递
自然河流裂腹鱼类人工产卵场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河流裂腹鱼类人工产卵场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前期准备;2、产卵场建设场址选择;3、参数的确定;4、产卵场规模及结构;5、结构单元的铺设方式;6、附属设施建设;7、管理维护。所述方法可...
刘明典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王珂
文献传递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中游四大家鱼早期资源量研究
97~2005年,在长江中游三洲断面对四大家鱼产卵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9年系统的研究.1997~2005年通过三洲断面的四大家鱼卵苗量分别为35.9亿、27.5亿、21.5亿、28.5亿、19.0亿、19.0亿、4.06亿...
段辛斌刘绍平黄木桂邱顺林李志华王珂陈大庆
关键词:四大家鱼三峡水库长江中游
不同培养条件下扰动对两种淡水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2
2007年
研究了单种和按1∶1配比混合培养条件下,不同扰动强度对铜锈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模拟的扰动强度范围内,较小的扰动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和聚集,单独培养的微囊藻和栅藻均在扰动强度为90r/min时藻比增长率最大;当转速大于该值时,随着扰动强度的加大,藻比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在共培养体系中,铜锈微囊藻的比增长率均大于单独培养时的比增长率,且在扰动强度为90r/min时最大;栅藻由于竞争能力较弱,生长能力受到微囊藻的抑制,其生长状况明显劣于单独培养时的情况,且比增长率大大减小。
颜润润逄勇王珂李瑞玲
关键词:栅藻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