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敏
- 作品数:83 被引量:195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替罗非班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元复流及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国产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A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和急性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明确诊断STAMI患者在行急诊PCI支架置入后发生无复流和急性血栓形成,立即给予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治疗,先以0.4μg·kg^-1·min^-1的剂量在3min内冠状动脉注射,30min后以0.1μg·kg^-1·min^-1的速度静脉泵入维持48h。结果无复流及急性血栓在5min内完全消失,同时经1周的观察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冠脉内直接注射联合急诊PCI,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率,可能成为更安全、有效的再灌注手段。
- 孙俊华袁义强刘怀霖于力郭应先王瑞敏孙运
- 关键词:支架术血栓形成替罗非班
-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过表达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诱导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在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增殖和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hCASMC,根据处理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5μg·L^(-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组、10μg·L^(-1)PDGF-BB组、20μg·L^(-1)PDGF-BB组、20μg·L^(-1)PDGF-BB+腺病毒绿色荧光蛋白(AdGFP)组(PDGF-BB+Ad-GFP组)、20μg·L^(-1)PDGF-BB+Ad-GFP-SR-BⅠ组(PDGF-BB+Ad-GFP-SR-BⅠ组)。采用噻唑兰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R-BⅠ表达,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及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中SR-BⅠ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0.76±0.08、0.52±0.06、0.30±0.05,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5μg·L^(-1)PDGF-BB组(P<0.05),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10μg·L^(-1)PDGF-BB组(P<0.05)。培养24、48、72 h时,5、10、20μg·L^(-1)PDGF-BB组及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0、20μg·L^(-1)PDGF-BB组及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5μg·L^(-1)PDGF-BB组(P<0.05),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10μg·L^(-1)PDGF-BB组(P<0.05); 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20μg·L^(-1)PDGF-BB组和PDGF-BB+Ad-GFP组(P<0.05); 20μg·L^(-1)PDGF-BB组与PDGF-BB+Ad-GFP组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及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24.2±3.6、76.6±4.2、75.2±4.8和60.6±3.6,各组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95,P<0.01); 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及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迁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DGF-BB+Ad-GFP-SR-
- 陈俭李传荣王瑞敏毛幼林黄琼马心超陈愿董加建宋爽崔留义赵子明
- 关键词:B族I型清道夫受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迁移
- 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机制与再次消融策略选择的临床研究
- 袁义强龙德勇赵育洁黄琼毛幼林王瑞敏孙俊华牛思泉于力孙运
- 心房纤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中国现有AF患者近1000万,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将进一步增加。AF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严重威胁人类健康,Fram...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房纤颤消融方法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中的指导价值
-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既往采用开胸手术修补。近年来,经皮穿刺置入 Amplatzer 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 ASD 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我院于2000年2月至2003年9月,在经胸超声...
- 刘怀霖袁义强杨兴明于力郭应先王瑞敏韩可军祖占霞
- 文献传递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验治20例观察
- 2010年
-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6-2009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2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8例出现急性心衰,9例Ⅲ度房室传导性阻滞(AVB),6例出现阿斯综合征,6例出现心源性休克,最终治愈9例,好转6例,死亡5例。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须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Ⅲ度AVB或高度AVB患者予以安装临时心脏起博器以帮助患者渡过急性期,降低死亡率。
- 王瑞敏中远
- 关键词:心肌炎起博器
- 合并心脏血管畸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被引量:3
- 2003年
- 对 8例心脏血管畸形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患者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 (RFCA) ,其中 2例合并布 加氏综合征 ,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1例房间隔缺损 ,1例完全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2例Ebstein畸形 ,1例二尖瓣重度狭窄。这 8例SVT心内电图与普通病例相比基本相同 ,但因心脏或大血管畸形 ,故操作过程有其特殊性。结果 :上述 8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 ,其中SVT合并完全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 2个月后心动过速复发 ,再次消融成功。对合并的心脏血管畸形除 1例Ebstein畸形和 1例完全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未接受进一步治疗外 ,其余均根据适应证进行了相应手术 ,2例布 加氏综合征进行了球囊扩张术 ,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1例房间隔缺损实施了Amplatzer伞闭术 ,1例Ebstein畸形行房化心室折叠术 ,1例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结论 :合并心脏血管畸形的SVT进行RFCA安全、有效。
- 袁义强刘怀霖马业新王瑞敏孙运郭应先于力孙俊华杨庆之
- 关键词:合并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 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UA患者中,3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0例接受抗凝治疗。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显效率、再发心绞痛率均低于抗凝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左心力衰竭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前者能更好地改善冠状动脉血管灌注和心脏功能。
- 王瑞敏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国产用双盘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
- 2009年
- 2002年进口Amplatzer偏心型膜部室间隔缺损(ventf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和国产双盘状膜部室间隔封堵器开始在临床使用以后,使VSD的介入治疗广泛开展。我科近两年开始应用国产双盘封堵器治疗VSD40例,并进行了疗效评价。现报道如下:
- 孙运袁义强刘怀霖于力王瑞敏陈丰毅孙俊华赵育洁牛思泉
- 关键词: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
- 环肺静脉电隔离联合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环肺静脉电隔离联合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简称房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3例PAF患者,应用Ensite3000 Navx系统和Lasso电极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及左房顶部线、峡部线消融.消融终点为:在消融过程中房颤终止,且肺静脉电位消失,或房颤不终止,但肺静脉电位消失;若在窦律下消融,肺静脉电位消失;左心房顶部及峡部线达到完全阻滞.结果 23例PAF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34~297 min,平均(277±41)min,X线暴光时间29~55 min,19例患者术中出现房颤,其中14例在消融过程中房颤终止且达到肺静脉电隔离,另外5例消融过程中房颤未终止,但肺静脉完全隔离.4例患者在窦性心律下完成了肺静脉电隔离.左心房顶部线全部达到完全阻滞,峡部线有2例未能达到完全阻滞.随访期间发现3个月后有86.9%的患者房颤消失或明显减少.结论 环肺静脉电隔离联合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PAF 安全、可靠.
- 袁义强马长生董建增赵育洁于力王瑞敏孙俊华黄琼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6 例AMI患者,均先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结合心电图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RA),对IRA血流呈TIMI Ⅰ、Ⅱ级者行PCI。对患者急性期康复情况及心脏事件的发生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56例IRA 为:前降支35支,右冠状动脉12支,回旋支9支。全部进行了直接PCI,共植入支架66个,成功率100%,IRA 前向血流均达TIMI Ⅲ级,其中12例合并高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均植入临时起搏器。PCI后38例胸痛完全缓解,18例大部分缓解,52例可见ST段明显回落,9例高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于手术后1-3 d 传导阻滞消失,2例遗留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术后2周安装了心脏永久起搏器,除 1例患者手术后第2天死于顽固性心衰合并心室颤动外,其余患者住院期间均恢复良好,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直接PCI治疗AMI安全、可靠。
- 孙俊华袁义强刘怀霖于力王瑞敏孙运阎立权
- 关键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