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黏膜异种移植模型巨噬细胞浸润及他克莫司干预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鼠口腔黏膜异种移植模型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巨噬细胞浸润记数变化及他克莫司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接受BALB/c小鼠舌体移植建立口腔黏膜异种移植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颊黏膜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3个时点巨噬细胞记数变化情况。结果:大鼠颊黏膜术后即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并随时间推移排斥反应减弱,移植区巨噬细胞浸润程度随病程呈递减趋势。术后第7天移植组巨噬细胞记数为580.00个/HPF,移植用药组325.80个/HPF,术后第14天移植用药组246.45个/HPF,移植组220.00个/HPF,术后第28天移植组173.00个/HPF,移植用药组73.00个/HPF。不同处理组术后3个时点记数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术后3个时点记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与移植用药组3个时点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大鼠口腔黏膜异种移植模型,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急性排斥反应病程有关,他克莫司对于巨噬细胞浸润无明显抑制作用。
- 左雯鑫王红李晓宇程斌
- 关键词:口腔黏膜异种移植巨噬细胞他克莫司
- 口腔黏膜软组织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病理学特征
- 2011年
- 目的:建立适用于免疫学研究的口腔黏膜软组织移植(oral mucosal soft tissue transplant,OMT)模型并探讨其主要的免疫病理学特征。方法:将0.3~0.5 cm的Balb/C小鼠全舌组织移植到Wistar大鼠颊黏膜下。连续观察移植后90 d内其一般健康状况、生存率、体重变化、移植局部症状及脾脏肿胀等大体情况;检测血常规,血清C3、C4、IgA、IgG及IgM含量;组织学观察移植局部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OMT的病理学分级标准。结果:该模型局部急性排斥症状明显,主要为颊黏膜肿胀渗出、引流淋巴结肿胀、中性粒细胞密集浸润及移植物破坏等。上述症状始于术后1 d,7~15 d到达高峰,而后逐渐缓解,慢性炎细胞替代中性粒细胞并呈修复状态。病理分级相应从G3、G4、G2到G0。其全身症状不显著。结论:初步建立OMT模型并明确其免疫病理特征: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协同作用;急性排斥占主导。
- 王红夏娟黄宇蕾陶小安程斌
- 关键词:病理分级
- 大鼠口腔黏膜急性排斥反应外周血CD68水平与巨噬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大鼠外周血CD68单核细胞比例和颊黏膜巨噬细胞浸润变化及二者相关性在口腔黏膜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36只雌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移植组(15只)、创伤对照组(12只)及正常对照组(9只),建立口腔黏膜异种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1、2、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CD68单核细胞百分数,免疫组化SP法检测颊黏膜巨噬细胞CD68的表达.结果 移植组3个时点外周血CD68单核细胞百分数呈高低起伏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术后4周(43.1%),术后2周为最低值(10.4%);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1周巨噬细胞环形包绕密集浸润于移植物周围,术后2周转向浸润于移植物内部,术后4周随移植物坏死崩解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术后1周移植组颊黏膜巨噬细胞计数达峰值580.0(195.5)个/高倍视野,随时间推移呈递减趋势[术后2周计数值为220.0(111.9)个/高倍视野,术后4周为173.0(97.7)个/高倍视野].结论 大鼠口腔黏膜急性排斥反应中巨噬细胞可识别并参与排斥异种移植物,移植术后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百分数可反映移植区颊黏膜巨噬细胞浸润情况.
- 左雯鑫王红李晓宇陶小安程斌
- 关键词:口腔黏膜移植物排斥单核细胞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