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区居民膳食结构及食物消费量调查
- 2024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区居民食物消费量,评估居民膳食结构,为营养相关政策修改制定和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平顶山市城区3岁及以上人群,采用非连续3 d 24 h回顾询问法和称重记账法进行食物和调味品消费量调查。结果2020年共调查119户406人,居民过去1个月豆类、蛋类、蔬菜菌类制品食用率较高,分别为40.12%、34.81%、29.05%。居民每标准人日谷薯类摄入量中位数为502.70 g、蛋类55.31 g、食用盐5.91 g、蔬菜类203.87 g、水果类52.86 g、水产类0.00 g、奶及奶制品0.00 g、大豆及坚果12.93 g、畜禽肉类75.51 g、食用油26.16 g,其中,男性谷薯类摄入量大于女性(Z=1.86,P<0.05)。居民谷薯类、蔬菜、饮用水摄入量与年龄呈正相关(r=0.18、0.15、0.21,P均<0.05)。各类食物中仅谷薯类和蛋类摄入量高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监测数据(Z=8.50、11.28,P均<0.05)。结论平顶山市城区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蔬果、奶类、水产品、大豆及坚果摄入量不足,应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培养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良好饮食习惯。
- 宋秋坤张璐王轶王淑艳张雷燕王芳李爱军
- 关键词:膳食调查膳食结构营养
- 农村土壤及食物重金属铅镉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农村土壤及食物重金属铅、镉污染状况,提供其防治策略、措施科学依据。方法:在宝丰县和郏县,每县按照分层随机的方法,选择5个乡镇(不含城关镇),每个乡镇选择4个行政村,每村采集农田土壤1份,进行铅、镉含量的测定;每县选择3~5个乡镇(监测点),采集粮食、蔬菜、肉类(家畜肉及脏器)、蛋类、水产品、食用菌等食物样品进行铅、镉含量的测定。结果:土壤铅、镉含量均在二级以下标准,二者检测结果分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4.950,P〈0.01),铅在土壤中污染程度高于镉;食物铅、镉含量合格率分别为96.9%和98.5%,接近于广西梧州市铅、镉合格率分别为95.40%和99.25%的报道。结论:防止土壤及食物重金属污染应纳入卫生防病工作议事日程,并且将防治铅污染作为防治重金属污染的工作重点。
- 王孝文宋海军吴成郭延强谢明军马广州王芳
- 关键词:农村土壤食物重金属
- 2012年平顶山市宝丰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描述目前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制定农村健康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平顶山市宝丰县20个行政村100户家庭作为监测点和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结果 50%监测点以分散式供水为主,60%监测点生活垃圾随意丢弃,55%污水随意排放;监测点卫生厕所使用比例为64.49%,以沼气式为主。监测户庭院和室内环境干净的占36%;82%使用卫生厕所,20份土壤样品中铅、镉含量均未超标,6份检测出蛔虫卵。结论该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宣传教育,使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进一步普及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知识。
- 宋秋坤王孝文张晓健吴成谢明军梁惠王芳
-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垃圾污水
- 一起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对某酒店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为查明原因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物品、患者及从业人员排泄物31份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此次事件发病67人,罹患率29.78%(67/225);症状以发热、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平均潜伏期14h;31份样品中有16份检出了肠炎沙门氏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定为一起由从业人员携带肠炎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李爱军王孝文张晓健谢明军王芳罗学东宋秋坤
- 关键词:流行病学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 平顶山市食品微生物安全风险监测评价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食品卫生状况,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0类食品202份样品,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提供的标准方法进行检验,并按国家卫生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结果 202份样品总体合格率为83.66%;10类食品中肉与肉制品合格率最高,为96.55%;合格率较低的食品类别分别为流动早餐、桶装饮用水、膨化食品,合格率分别为37.50%、45.00%、80.95%。致病菌合格率较低的食品类别分别为乳与乳制品、地方特色食品、婴幼儿食品,合格率分别为84.62%、91.67%、95.45%。结论平顶山市食品卫生状况总体良好,流动早餐和桶装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强监督管理。
- 宋秋坤李爱军王孝文谢明军王芳罗学东
-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
- 平顶山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过氧化苯甲酰、铅、镉、含铝添加剂、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对部分食品的污染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当地经济和消费情况选择平顶山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区和5个县作为监测点,从每个监测点的各类超市、农贸市场采集食品样品,按理化工作手册的相关检验方法进行有害元素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分析。结果共监测5类食品628份样品,合格529份,合格率84.24%;超标99份,超标率15.76%。其中油炸食品超标率最高,为71.76%;其次分别为熟肉制品、面与面制品、大米、蛋与蛋制品,超标率分别为17.22%、6.52%、3.33%、0.67%。市区和县区分别监测样品314份,市区超标样品52份,超标率16.56%;县区超标样品47份,超标率14.9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P=0.584)。结论油炸食品和熟肉制品污染较为严重,要从源头和日常生活中防制食品添加剂污染,加大监督监测和检查力度,防止食品污染及食物中毒的发生。
- 宋秋坤李爱军王孝文郭宴强谢明军王芳
- 关键词:食品化学污染
- 平顶山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和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状况,提供防制食品化学性污染科学依据。方法每县(市)、区抽取城区和乡镇3~5个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按照拟定的食品类别及数量,进行采样、送检。结果共采集14类757份食品样品,检出超标样品59份,超标率为7.8%,农村超标率显著高于市区超标率(χ2=4.314,P<0.05)。结论主要食品(粮、肉、蛋、蔬菜等)污染较重,次要食品(茶叶、乳制品饮品等)污染较轻,日常加工食品污染较重,农村食品污染明显高于城市。要从源头、从日常生活中防制食品重金属及化学物质污染。实现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有效监管,防止食品污染及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 王孝文郭晏强张国昌马广周王芳余根涛
- 关键词:食品污染物安全事件
- 平顶山市食品重金属污染监测报告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铅、镉、汞、铜、铝等重金属对平顶山市食品污染状况,探讨、分析污染规律,提供防止食品化学性污染依据,保障群众食品安全。方法:选择平顶山各县(市)、区采样,每县市区抽取城区和乡镇3~5个(不同方位)监测点,按照拟定的食品样品进行采样,每县市区每类食品采集5个以上样品,全市采集样品400份以上,进行铅、镉、汞、铜、铝等金属元素含量检测。结果:53份猪肉样品中,未检出铜超标样品;109份粮食加工食品样品中,铝含量超标率为18.3%,其中油炸食品超标率最高,为81.2%;检测粮食、肉类、蔬菜等7类食品357份,铅超标率为2.8%,镉超标率为0.6%,汞超标率为2.0%,累计超标率为5.3%。结论:铜对食品(猪肉)的污染较轻;铝在粮食加工食品中存在严重污染;铅对多种食品存在污染;镉对食品的污染相对较轻。
- 王孝文郭延强王芳马广州谢明军宋海军吴成
- 关键词:食品重金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