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阳

作品数:9 被引量:84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睡眠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卒中
  • 2篇疗效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多导睡眠监测
  • 1篇行为症状
  • 1篇血清
  • 1篇氧自由基
  • 1篇养血
  • 1篇养血清脑颗粒
  • 1篇源性
  • 1篇正压通气

机构

  • 8篇沈阳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王阳
  • 5篇周进
  • 4篇李莉
  • 4篇徐冰
  • 4篇林媛媛
  • 2篇王霞
  • 1篇罗雪丹
  • 1篇高卓
  • 1篇王旭
  • 1篇王静娥
  • 1篇董春瑶
  • 1篇蒋颖
  • 1篇王素艳
  • 1篇赵丹阳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通心络胶囊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考察肠溶阿司匹林与通心络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入院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00 mg/d静脉滴注,治疗组64例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神经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6个月随访治疗已有32例痊愈,治愈效果显著,且并发症低。结论通心络胶囊可能通过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机制,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疗效显著。
王阳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阿司匹林短暂性脑缺血
司来吉兰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4
2019年
目的:探讨司来吉兰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帕金森病(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给予司来吉兰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精神调查问卷(NPI)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评估量表(PSQI)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PI、PSQI、ESS、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司来吉兰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显著改善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减轻认知障碍,增强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王阳徐冰周进李莉林媛媛
关键词:帕金森病司来吉兰睡眠障碍精神行为症状
多导睡眠监测与睡眠质量指数对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的检测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与睡眠质量指数对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4例。常规组单独使用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检测,研究组在常规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多导睡眠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睡眠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为(8.42±2.55)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2.5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睡眠潜伏期较常规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长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睡眠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觉醒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睡眠质量指数能有效了解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患者的睡眠情况,能真实反应患者病情,有利于医生诊断、治疗。
王阳徐冰周进李莉林媛媛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睡眠质量指数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mRS评分与NIHS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39
2016年
目的探讨mRS评分和NIHSS评分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93例拟行溶栓治疗的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rt-PA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mRS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前两组mR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4 d与治疗前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8 d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7 d、14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437,P<0.05)。结论按照溶栓指南进行规范化操作和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发病4.5 h内给ACI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mRS评分和NIHSS评分。
周进王霞王静娥高卓李莉徐冰蒋颖王素艳罗雪丹赵丹阳王阳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脑梗死NIHSS评分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醒后卒中合并OSAHS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醒后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104例醒后卒中合并OSAH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夜间睡眠采取侧卧位;研究组(56例)在基础药物治疗上,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智力认知度、焦虑程度、抑郁状况及神经功能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E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MMSE评分、E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都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都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醒后卒中合并OSAHS临床效果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周进林媛媛王霞王阳王旭董春瑶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硫辛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0例发病72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血栓通注射液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硫辛酸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后3、7、14 d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且硫辛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时间越长,疗效越好。结论硫辛酸联合辛伐他汀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安全有效手段。
王阳
关键词:硫辛酸辛伐他汀脑梗死氧自由基
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4例,将同意使用阿加曲班的患者38例为治疗组,不同意使用阿加曲班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及治疗期间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对照组有1例患者肉眼血尿,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王阳
关键词:阿加曲班进展性脑梗死疗效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5-羟色胺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5-羟色胺(5-H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治疗,研究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3,P<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BDN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右佐匹克隆联合应用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神经缺损,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王阳徐冰周进李莉林媛媛
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