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肠内营养采用腹内压联合24h胃残余量监测调适方案在呼吸科ICU鼻饲患者中的作用评估
- 2024年
- 背景如何保证呼吸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成为研究热点.胃残余量为肠内营养重要评估指标,可指导后续干预但近年来临床对胃残余量的评估准确性、科学性存在一定争议.目的探讨腹内压联合24 h胃残余量监测调适的肠内营养方案在呼吸科ICU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02/2020-12我院呼吸科ICU鼻饲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及对照组(n=41).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采取腹内压联合24 h胃残余量监测调适的肠内营养方案干预.统计两组治疗情况、干预前后营养状态指标[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组达目标喂养用时、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干预后两组TF、PA、ALB水平较干预前增高(P<0.05),但研究组干预后TF、PA、ALB水平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3)两组CD3^(+)、CD4^(+)、CD4^(+)/CD8^(+)干预后水平增高(P<0.05),但研究组干预后CD3^(+)、CD4^(+)、CD4^(+)/CD8^(+)水平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4)研究组营养达标率较对照组高,营养支持中断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5)研究组腹胀、呕吐的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1.95%)(P<0.05).但两组吸入性肺炎及腹泻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腹内压联合24 h胃残余量监测调适的肠内营养方案在呼吸科ICU鼻饲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沈敏瑾王黎明胡春晓董佳月
- 关键词:腹内压呼吸重症监护室鼻饲
- 胱抑素C对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的研究
- 目的 探讨胱抑素C 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于金华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 年7月至2015 年10 月进行体外循环术后的患者,根据术后有无产生急性肾...
- 倪红英王黎明
- 重症监护室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监护室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于金华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 年7 月至2015 年10 月进行心脏外科术后的患者,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预后参数...
- 王黎明倪红英
- 四逆汤联合四神汤加味辅助治疗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四逆汤联合四神汤加味辅助治疗重症监护室(ICU)脾肾阳虚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肾阳虚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均采用胃管注入蒙脱石散剂、布拉氏酵母菌散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四逆汤联合四神汤加味,2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肠内营养热量达标情况、治疗前后大便杆/球比值变化、不同时间段腹泻程度积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内营养摄入量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大便杆/球比例失调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天腹泻程度积分数值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4天、第7天、第10天的腹泻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脾肾阳虚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采用四逆汤联合四神汤加味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邵兴朱秀琪朱莉王黎明陈琨
- 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脾肾阳虚证重症监护室四逆汤四神汤
- 金华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出院病例治疗经验分享
- 2020年
- 目的介绍金华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经过。方法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金华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最终救治成功,介绍临床诊治过程,分享救治体会。结果患者为25岁男性,因“咽痛、咳嗽、咳痰4 d”,于2020年1月24日收入隔离病房。①流行病学特征: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咳嗽、咳痰,以干咳为主;1月14日曾赴武汉旅游;既往血压偏高,平时未规律测量治疗。②临床表现:入院体温37℃,呼吸频率16次/min,脉搏101次/min,血压164/123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咽红,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四肢活动可,双下肢无明显水肿。③辅助检查:2020年1月20日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1月21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7.5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2.6%,淋巴细胞比例25.0%,单核细胞比例12.2%,淋巴细胞计数1.88×10^9/L,红细胞计数(RBC)5.73×10^12/L,血红蛋白(Hb)176 g/L,血细胞比容(HCT)0.52,血小板计数(PLT)263×10^9/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9 mg/L。④病毒检测:1月24日市疾病控制中心回报咽拭子采样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初筛阳性,诊断为新冠肺炎。⑤治疗经过:入院后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片(每片含洛匹那韦200 mg和利托那韦50 mg)口服,每12 h 1次;同时给予干扰素α-2b 5000 kU雾化,每12 h 1次,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为缓解咳嗽症状,给予患者孟鲁司特钠10 mg口服,每晚1次。1月24日下午,加用磷酸奥司他韦75 mg口服,每日2次,进行抗病毒治疗。2月1日停用磷酸奥司他韦。2月2日患者体温正常持续3 d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连续2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病情好转,解除隔离出院。结论本例新冠肺炎病例属于普通型,整体治疗顺利有效,病情无反复。应提高症状不典型的新冠肺炎病例的早期确诊率,采取正�
- 王黎明陈琨徐晓彭伟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