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勇

作品数:375 被引量:2,654H指数:2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4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8篇颈椎
  • 115篇手术
  • 109篇腰椎
  • 96篇椎间盘
  • 69篇颈椎病
  • 68篇脊柱
  • 62篇脊髓
  • 55篇疗效
  • 53篇骨折
  • 50篇退变
  • 44篇前路
  • 42篇手术治疗
  • 42篇后路
  • 39篇融合术
  • 38篇椎间盘突出
  • 37篇术后
  • 37篇突出症
  • 35篇髓型
  • 35篇节段
  • 34篇内固定

机构

  • 358篇河北医科大学...
  • 1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0篇唐山市第二医...
  • 9篇石家庄市第三...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石家庄市中心...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邢台市人民医...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青岛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河南省人民医...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75篇申勇
  • 217篇丁文元
  • 118篇张为
  • 89篇杨大龙
  • 72篇张英泽
  • 65篇董玉昌
  • 59篇王林峰
  • 58篇曹俊明
  • 57篇李宝俊
  • 31篇徐佳欣
  • 29篇孟宪中
  • 29篇张迪
  • 28篇孟宪国
  • 25篇姚晓光
  • 24篇孙亚澎
  • 22篇雷涛
  • 21篇刘法敬
  • 20篇马雷
  • 19篇王辉
  • 16篇张静涛

传媒

  • 51篇中国矫形外科...
  • 44篇中国脊柱脊髓...
  • 38篇中华骨科杂志
  • 17篇河北医药
  • 16篇颈腰痛杂志
  • 1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0篇中华外科杂志
  • 8篇中华解剖与临...
  • 8篇中国骨与关节...
  • 8篇中国组织工程...
  • 7篇实用骨科杂志
  • 6篇中华创伤杂志
  • 6篇脊柱外科杂志
  • 5篇中华物理医学...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中国骨肿瘤骨...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33篇2016
  • 26篇2015
  • 33篇2014
  • 20篇2013
  • 34篇2012
  • 27篇2011
  • 27篇2010
  • 39篇2009
  • 35篇2008
  • 18篇2007
  • 22篇2006
  • 15篇2005
  • 12篇2004
  • 5篇2003
3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治疗
目的:评估使用再次手术清创或延长抗生素的方法治疗腰椎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从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我院收治的的213例行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7例...
丁文元李宝俊董玉昌申勇张为吴涛高飞关小明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术手术清创再次手术
文献传递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方法]对2002年6月~2007年12月间在本院因CSM行颈椎手术治疗的患者111例,A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4例;年龄44~75岁,平均57.1岁。B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33例;年龄41~73岁,平均61岁。C组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24例;年龄48~78岁,平均62岁。依据随访结果,比较术前、术后随访时JOA评分,颈椎弧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定期随访,时间3个月~5年,平均2年,三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及最后一次随访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D值术后即刻与半年、末次随访时A、C两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P=0.434,P=0.492,P=0.569),B组与另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根据受压部位、病变范围选用不同的三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有效的治疗。前路和后前路联合手术能较好的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弧度;后路术后颈椎弧度部分丢失。
刘艳兵申勇杨大龙李志远王林峰
关键词:颈椎病手术方法临床疗效
降钙素原在中老年骨关节结核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骨关节结核(OT)早期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比OT患者入院时(T1)、抗结核药物2 w(T2)、术前(T3)、术后1 w(T4)、1个月(T5)、3个月(T6)、6个月(T7)、12个月(T8)各时间点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应用抗结核药物2 w前后及手术前后对比。结果与T1时比较,T2时脊柱结核、膝关节结核、总体PCT浓度显著降低(P<0.01)。与T3时比较,T4时各部位结核及总体PCT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P<0.01)。CRP、ESR及VAS评分T2时显著低于T1时,T4时显著低于T3时(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对PCT、ESR、CRP在抗结核药物应用及手术治疗前后变化分析结果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694、0.664和0.768、0.825、0.679。并且临界值均在PCT曲线中显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 PCT为中老年OT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并可作为评估抗结核药效果、手术疗效及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
张鹏李少青李立强申勇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降钙素原视觉模拟评分法
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从1998年9月1日至2003年9月1日的5 a时间内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98 例腰椎滑脱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98 例患者中男74 例,女124 例,其中Ⅰ°滑脱97 例,Ⅱ°滑脱86 例,Ⅲ°滑脱12 例,Ⅳ°滑脱3 例.结果术后3个月获得随访174 例,术后6个月获得随访136 例,术后1 a或者更长时间获得随访52 例,平均随访1.9 a(3个月~4年).围手术期并发症:神经损伤3 例,硬膜撕裂3 例,取骨处疼痛3 例.远期并发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3 例,复位丢失10 例,内固定失败9 例,假关节形成8 例;邻近节段退变加速4 例.结论术后复位丢失,假关节形成和邻近节段退变的加速是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的多发并发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丁文元李宝俊张为申勇韩建军赵晔
关键词:腰椎手术治疗并发症
MRI信号强度及临床表现对判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预后的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MRI T2信号强度及临床表现在判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1999年2月至2007年7月,58例接受后路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随访超过1年,最长7年,平均16.7个月。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1.5TMR检查。于矢状面R加权像脊髓受压信号增高最明显部位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区面积为0.05cm^2;再于C7T。椎体水平脊髓信号正常部位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区面积为0.3cm^2;如T2加权像脊髓信号无明显改变,则取脊髓受压最严重部位0.05cm^2为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值,计算两者比值。比值数据按大小通过聚类分析法分为三组。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经成组设计方差分析,各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卡方检验,三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abinski征、踝阵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秩和检验,三组间病程、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元回归方析,改善率的78.6%可以由信号强度比值、术前JOA评分、年龄、病程、Babinski征及踝阵挛来解释。结论T2加权像低信号强度比值组OPLL患者,年龄相对较小,病程相对较短,Babinski征出现概率较小,减压术后效果较好。反之,信号强度高且伴随锥体束征则提示预后较差。
申勇王林峰张英泽丁文元杨大龙李志远武刚
关键词:颈椎骨化后纵韧带磁共振成像
颈椎术后轴性症状被引量:15
2014年
本文从年龄、性别、术前轴性症状、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与术后轴性症状的相关性,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与轴性症状的相关性,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手术与轴性症状的相关性,颈后路手术方式改良对于降低轴性症状发生的有效性分析,术后颈托佩戴时间与轴性症状发生的相关性五个方面对于轴性症状做一综述,旨在分析轴性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
王辉丁文元马雷申勇张英泽
关键词:轴性症状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颈后路手术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情况及各矢状位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6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以侧凸角度的均数作为分组依据,分为轻度侧凸组(Cobb角<34°)和重度侧凸组(Cobb角≥34°),选取40例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年龄及性别组成相匹配。测量并比较三组的脊柱矢状位参数: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C7铅垂线与骶骨后上角的水平距离(SVA),骨盆矢状位参数:骨盆指数(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判断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轻度侧凸组、重度侧凸组之间PI无统计学差异(F=0.915,P=0.403)。三组之间TK、LL、SVA、PT及SS存在着统计学差异,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1)重度侧凸组LL小于轻度侧凸组和对照组,轻度侧凸组小于对照组(P<0.05);(2)重度侧凸组和轻度侧凸组TK小于对照组(P<0.05),重度侧凸组和轻度侧凸组之间无差异(P>0.05);(3)重度侧凸组和轻度侧凸组SVA大于对照组(P<0.05),重度侧凸组和轻度侧凸组之间无差异(P>0.05);(4)重度侧凸组PT大于轻度侧凸组和对照组,轻度侧凸组大于对照组(P<0.05);(5)重度侧凸组SS小于轻度侧凸组和对照组,轻度侧凸组小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照组PI与PT、SS、TK及LL相关,SS与LL相关,TK与LL相关(P<0.05);轻度侧凸组PI与PT、SS及LL相关,SS与LL相关,LL与SVA、Cobb角负相关(P<0.05);重度侧凸组PI与PT、SS及LL相关,SS与LL相关,SS与Cobb角负相关,LL与SVA、Cobb角负相关(P<0.05)。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凸引起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主要为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骨倾斜角的减小和SVA、骨盆倾斜角的增大,骨盆指数并无显著性变化。
王辉马雷丁文元申勇张迪王林峰杨大龙杨思东
关键词:退变性脊柱侧凸代偿作用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分级预防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分级预防措施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预防早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08月至2015年01月1 549例接受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病历资料, 术前经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确认均无血栓形成, 充分评估DVT的危险因素, 并按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139例, 8.9%)、中危组(353例, 22.8%)、高危组(805例, 52.0%)及极高危组(252例, 16.3%), 接受分级预防。低危组采用基础预防措施;中危组主要采用物理预防措施;高危和极高危组采用基础+物理预防措施, 并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所有患者均于术后5~10 d行双下肢CDFI评估有无DVT形成, 同时观察、记录硬膜外或切口血肿发生情况;对有或可疑有DVT形成者, 术后3个月复查CDFI明确血栓变化情况。结果 1 057例(68.3%)患者同时具备3个及以上危险因子, 其术后形成DVT具有高危或极高危风险, 仅139例(8.9%)患者为低危人群。共27例发生DVT, 发生率为1.74%;低危组0例, 中危组3例(0.85%), 高危组15例(1.86%), 极高危组9例(3.57%)。2例为腓静脉, 1例为胫后静脉, 余24例均为小腿肌间静脉, 所有DVT发生部位均为下肢远端, 且均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1 057例联合应用LMWH的患者均未发生硬膜外或切口血肿。术后3个月复查CDFI, 1例腓静脉和11例小腿肌间静脉DVT患者出现血管再通, 其余患者未见血栓进展。结论 针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级预防, 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早期DVT的发生;基础+物理预防措施联合应用LMWH抗凝治疗, 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能明显降低DVT和PE的发生率。
王峰杜伟雷涛王林峰李嘉孙亚澎丁文元张为马清华申勇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静脉血栓形成肝素低分子量
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治疗腰椎结核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8年9月我科共收治腰椎结核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3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B组19例采用前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脊髓神经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以及临床满意率等临床指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257min,出血量726ml。B组平均手术时间211min,出血量537mL。两组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指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无脊髓、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术前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患者术后皆有不同程度恢复。植骨融合率A组为91.3%,B组为89.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满意率A组为95.7%,B组为6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1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效果良好。
丁文元贺延雷李宝俊申勇张为董玉昌
关键词: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后路手术内固定
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目的:从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五个基点入手研究、分析、论证颈椎病前路手术的优点、临床意义、应用范围、手术时机、不同术式的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结论:1)植骨可以提高两节段颈椎间盘切除后颈椎的稳定性,但不能提供后伸稳定.前...
申勇
关键词:颈椎病前路手术生物力学动物实验早期手术
文献传递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