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审计
  • 3篇政府
  • 2篇预算执行
  • 2篇政府财务
  • 2篇政府财务报告
  • 2篇审计署
  • 2篇审计制度
  • 2篇财务
  • 2篇财务报告
  • 2篇财政
  • 1篇地方审计
  • 1篇地方审计机关
  • 1篇行情
  • 1篇预算执行情况
  • 1篇政府部门
  • 1篇审计对象
  • 1篇审计机关
  • 1篇审计内容
  • 1篇审计人
  • 1篇审计人员

机构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种金睿
  • 1篇戎梅
  • 1篇崔孟修
  • 1篇李宗彦
  • 1篇张爱华
  • 1篇杨亚军

传媒

  • 3篇中国审计
  • 1篇中国证券期货
  • 1篇审计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深化财政决算草案审计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按照国务院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的审计要求,从2011年开始,审计署对中央财政决算草案进行审计。地方审计机关也根据情况探索地方财政决算草案审计。本文在实务框架下,从审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决算草案审计是否合法的困惑出发,探讨财政决算草案审计的审计对象和法律依据,提出深化决算草案审计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决算草案审计近期和远期的任务目标。
种金睿
关键词:审计署预算执行情况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法律依据审计对象
从财政分权理论看我国当前政策性支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
财政分权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的规范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讨论了政府职能如何在不同级次政府间进行配置,进而各项财政工具分配的内容。本文在财政分权理论的框架下,从公共物品提供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得出对于没有外溢性的公共物品,地方政府的提供效率要优于中央政府的结论。结合这一论断,本文重点研究了我国上级政府影响地方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影响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主要工具,即政策性支出的效益性和效果性。文章的主体部分对我国的政策性支出进行了总体评价。一是梳理和总结了当前政策性支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包括政策性支出的描述性定义、我国政策性支出的分类,并大致介绍了全国性政策性支出的内容和主要特点。二是结合财政分权理论的要点,从影响地方预算自主性和公共物品提供效率的角度分析了这些政策性支出中存在的弊端,主要包括:各级财政的投入责任和实际需求不够匹配;运行机制难以有效应对实际情况变化;绩效考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和执行细则不明确等。最后,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提出了清理规范支出政策、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种金睿
关键词:财政分权
澳大利亚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及启示被引量:1
2018年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澳大利亚在政府财务报告及审计制度建设上已取得较有特色的实践经验。本文介绍参与澳大利亚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部门和机构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澳大利亚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准则、审计内容及组织情况等具体制度要素,结合我国现阶段政府财务报告改革任务与目标,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建设提供具体的建议。
种金睿
关键词: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建设财务报告审计审计准则审计内容
新西兰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的发展及启示
2017年
1992年,新西兰财政部发布了第一份经审计的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报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的国家。作为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重要推进者及参与者,新西兰审计署在政府财务报告改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围绕新西兰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的改革历程,
李宗彦种金睿
关键词:政府财务报告权责发生制审计制度财政部参与者审计署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开展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回顾了审计机关进行的决算草案审计的实践探索,辨析了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认为政府决算草案应该包括政府财政决算草案和政府部门决算草案,决算草案审计则包含预算执行审计,相应的审计项目名称和相关报告的名称也予以调整,以充分体现决算草案审计的特点。在财务报告审计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与决算草案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组织安排和力量配备上的有机衔接。然后,提出要从完善预决算管理制度、完善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完善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制度保障,建议审计机关要着力于推动健全审计相关制度规定、研究出台决算草案审计的实施意见、优化相关法律法规等决算草案审计外部环境。
崔孟修种金睿戎梅杨亚军张爱华
关键词:预算执行政府部门审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