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儿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胎盘植入者25例(研究组),仅单纯为前置胎盘者83例(对照组),比较相关危险因素及母儿结局。结果:产妇流产史、产次、剖宫产史、前置胎盘类型是引起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的单危险因素(P<0.05),年龄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流产史、产次、剖宫产史、前置胎盘类型均是引起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失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产、多次流产、有多次剖宫产史及中央性前置胎盘存在时容易发生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率更高。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变化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浙江省中医院产科就诊的并确诊为子痫前期的孕妇143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9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孕中晚期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中维生素A和25-羟维生素D含量,并记录其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湿肺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孕中晚期血清维生素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35±0.07 vs 0.49±0.08,t=13.981,P<0.001),且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2.58±5.31 vs 39.47±7.10,t=33.537,P<0.001)。此外,病例组早产(15/143 vs 2/97)、胎膜早破(13/143 vs 1/97)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37、6.835,均P<0.05),但两组间新生儿窒息(5/143 vs 1/97,χ~2=1.441,P>0.05)和湿肺(2/143 vs 1/97,χ~2=0.063,P>0.05)的发生率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脂溶性维生素与子痫前期疾病密切相关,监测孕期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可能对早期控制子痫前期具有预防意义,对改善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可能有潜在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