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坤
- 作品数:233 被引量:734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人工控制自然交尾条件下中国对虾父本的微卫星识别被引量:10
- 2007年
- 人工控制自然交尾条件下,在保持中国对虾雌、雄5∶1的交配比率下,获得了两尾交尾并产生子代的雌虾,同时有4个疑似父本需要识别。利用3个微卫星引物及其组成的三重PCR技术对4个疑似父本进行了鉴别,准确的找到了相应的与雌虾交尾的雄虾。这为建立半同胞家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和思路。
- 高焕孔杰于飞王伟继罗坤孟宪红刘萍张天时
- 关键词:中国对虾亲子鉴定微卫星
- 一种凡纳滨对虾高繁殖力的分子标记X1W1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凡纳滨对虾高繁殖力的分子标记X1W1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X1W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中第300位碱基T在凡纳滨对虾群体中的等位基因频率≥51.67%。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分子标记...
- 隋娟栾生孔杰代平孟宪红罗坤曹家旺谭建陈宝龙
- 文献传递
- 基于454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的中国对虾抗WSSV相关SNP筛选及基因克隆
- 采用Roche454GS FLX测序系统,对中国对虾'黄海2号'新品种进行了WSSV抗性和敏感个体(各3尾)转录组的高通量测序。共获得451,637条高质量序列,平均长度212bp。利用CAP3软件对序列进行拼装,共获得...
- 孟宪红孔杰逄锦菲李旭鹏史晓丽罗坤栾生
- 关键词:中国对虾SNP基因克隆
- 上海白莲泾沿岸水生植物资源调查及三种大型挺水植物净化水质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调查了上海白莲泾沿岸世博园区段生长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并对3种大型挺水植物的氮磷吸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莲泾沿岸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主要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等10种。应用芦苇、水薄荷(Mentha aquatica)和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等3种大型挺水植物对白莲泾河道的水质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挺水植物的净化能力依次为芦苇>水薄荷>伞草。其中芦苇对氨氮的吸收率为21%,水薄荷为18.7%,伞草为11.6%;芦苇对硝态氮的吸收率为20.12%,水薄荷为12.1%,伞草为10.2%;芦苇对活性磷的吸收率为13.7%,水薄荷为10.4%,伞草为12.33%。
- 罗坤张饮江徐姗楠杜佳沐何培民
- 关键词:水生植物白莲泾氮磷吸收上海世博园
- 罗非鱼选择育种个体标记方法
- 一种罗非鱼选择育种个体标记方法,首先选取合适的胶针、吊牌枪和闭环塑料标签等;其次以浓度为0.33g/L的Tricaine methane sulphonate来麻醉罗非鱼;然后对鱼体进行标记。标记时要保持鱼游泳的姿势,面...
- 张天时孔杰王伟继栾生罗坤张庆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鉴定凡纳滨对虾WSSV抗性的分子标记10W6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凡纳滨对虾WSSV抗性的分子标记10W6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10W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分子标记10W6的第301位点基因型CC为WSSV抗性基因型。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
- 孟宪红隋娟代平栾生孔杰罗坤 傅强
- 利用高密度基因芯片发掘中国对虾与WSSV侵染相关基因
- 以1355尾"黄海2号"中国对虾为实验对象,进行WSSV人工口饲感染(专利ZL201210107377.8),分别在感染初期(48-96 h)、高峰期(168-192 h)和后期(264-288 h)对病毒含量低的存活对...
- 孟宪红史晓丽孔杰罗坤栾生卢霞
- 关键词:WSSV基因芯片
-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被引量:6
- 2018年
- 为评估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家系间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差异,本文利用10个凡纳滨对虾家系为材料,开展了在盐度为30、15和1条件下的60天养殖生长和存活,测试。研究显示: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平均体重存在一定差异,平均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各家系收获体重存在显著差异,30、15和1盐度条件下增重最快家系比增重最慢家系的绝对增重率分别高出69.23%、35.29%和27.78%,但不同盐度梯度下各家系收获体重排序并不相同。盐度30、15和1下凡纳滨对虾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6.67%、82.33%和52.67%,盐度1的存活率与其它2个盐度下的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盐度梯度下各家系存活率排序也不相同。不同盐度下各家系间生产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盐度30、15和1下家系产量最高值比最低值分别高出60.78%、61.70%和86.59%,家系2和家系8的产量在3个盐度中均排名在前三位,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性能。本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不同盐度下的家系选育提供了数据支撑。
- 罗坤杜学芳陈宝龙栾生栾生曹宝祥孟宪红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家系盐度存活率
- 蚯蚓与蝇蛆对中国对虾生长及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以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分别投喂配合饲料、蚯蚓、蛤蜊、蝇蛆等四种饵料,利用生长和抗病性指标综合评价蚯蚓和蝇蛆作为中国对虾饵料的可行性。生长实验前测定每个实验组的初始体长和体重,养殖40 d后再次测定生长指标,之后,分别投喂不同毒饵量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方差分析表明:投喂4种饵料后,蛤蜊组生长最快,其次是蚯蚓,再次是蝇蛆,最后是配合饲料,各组之间对虾体长增长差异显著(P<0.05),体重增长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线性固定模型分析不同饵料及不同病毒量感染下对中国对虾存活率的影响,其中蚯蚓组存活率最高,配合饲料组存活率最低,并且蚯蚓组存活率显著高于蛤蜊组和配合饲料组(P<0.05),蝇蛆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和蝇蛆可显著提高中国对虾的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中国对虾的抗病性,是很好的对虾饵料。
- 张洪玉张天时孔杰罗坤常亚青
- 关键词:中国对虾蚯蚓蝇蛆白斑综合征病毒
- 5-溴尿嘧啶对中国明对虾受精卵的处理条件被引量:1
- 2008年
- 利用化学诱变剂5-溴尿嘧啶(5-Bromouracil,5-BrUra)处理不同发育时期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胚胎,统计孵化率,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获得最佳处理条件,并探讨温度、盐度和pH对5-溴尿嘧啶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5-溴尿嘧啶对中国明对虾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5-溴尿嘧啶诱变中国明对虾的最佳起始处理阶段为原肠期,达到接近半致死效果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分别为0.5mg/mL6h、0.3mg/mL15h和0.1mg/mL24h;(2)温度和盐度对5-溴尿嘧啶诱变中国明对虾胚胎的效果可产生显著影响,而pH影响不显著;(3)5-溴尿嘧啶能影响中国明对虾幼体前期(无节幼体N→溞状Ⅲ)发育,而对溞状Ⅲ至仔虾期间的幼体发育没有显著影响诖私锥危?5-溴尿嘧啶处理后孵化出的幼体能够正常变态。
- 赖光艳孔杰王清印张天时罗坤黄雪芹
- 关键词:化学诱变中国明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