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旭光

作品数:23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细胞
  • 5篇小鼠
  • 5篇病毒
  • 4篇乙型肝炎
  • 3篇蛋白
  • 3篇胚胎
  • 3篇教学
  • 3篇骨骼肌
  • 2篇大学生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医学免疫
  • 2篇医学免疫学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实验教学
  • 2篇昼夜节律
  • 2篇转录
  • 2篇转录激活

机构

  • 2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国家纳米科学...
  • 1篇太原钢铁集团...
  • 1篇临汾市中心医...

作者

  • 23篇罗旭光
  • 8篇曹锡梅
  • 7篇樊卫平
  • 5篇王艳红
  • 5篇王桂琴
  • 4篇崔慧林
  • 4篇杨艳萍
  • 4篇李海荣
  • 3篇邓志华
  • 3篇王姝月
  • 3篇田锋
  • 3篇藏好晶
  • 3篇郭海秀
  • 2篇姚红
  • 2篇王亮
  • 2篇郭大玮
  • 2篇刘玲玲
  • 2篇张潮
  • 2篇于培霞
  • 2篇孔令文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甲双胍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缓解伴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小鼠急性爆发型肝炎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对伴刀豆球蛋白A(ConA)所致急性爆发型肝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ConA组、Met组,每组8只。后两组分别灌饲0.2 mL生理盐水和100 mg/kg Met连续5 d后,尾静脉注射0.1 mL ConA(25 mg/kg)建立小鼠急性爆发型肝炎模型,18 h后处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及其中淋巴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磷酸化的AMPK蛋白表达。结果与ConA组相比,Met组小鼠血清ALT、AST及TB明显下降,肝病变减轻,巨噬细胞浸润减少,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其中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脾脏中Th17淋巴细胞比例下调,IL-1β、IL-6及TNF-α的水平降低,凋亡下降,磷酸化的AMPK的表达升高。结论Met通过激活AMPK,降低Th17细胞比例,抑制肝脏炎细胞浸润和炎细胞因子产生,减轻ConA诱导的肝损伤。
刘青青田海霞杨昊康行刘海霞刘海霞罗旭光罗旭光
髓样抑制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模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S-100建立C57BL/6小鼠AIH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从模型组和对照组C57BL/6小鼠的肝脏和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数量变化。结果 CD11b+MDSCs在模型组小鼠的肝脏和骨髓中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骨髓中增高的比例显著大于肝脏,CD14+的细胞数量在模型组小鼠低于对照组的数量(P<0.05)。结论 AIH发生发展中MDSCs参与了局部的免疫调节作用。
范舒萍王艳红赵永华米洋侯星生王姝月邓志华罗旭光王桂琴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CD11BCD14
miR-24对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中乳腺癌FE1.2细胞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
2021年
目的探究乳腺癌FE1.2细胞高表达miR-24对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高表达miR-24的载体及空载体分别转染大鼠乳腺癌FE1.2细胞,分别设为FE1.2-miR-24 hi组及FE1.2-v组,自身高表达miR-24的大鼠乳腺癌FE1.3细胞设为FE1.3组,采用qPCR实验检测各组miR-24的表达。将转染后的细胞分别接种于雌性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的第4对乳腺脂肪垫,构建免疫缺陷鼠移植瘤模型,分别设为FE1.2-miR-24 hi组及FE1.2-v组,经免疫缺陷鼠移植瘤实验检测各组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情况。结果qPCR实验结果显示,与FE1.2-v组及FE1.3组比较,FE1.2-miR-24 hi组miR-2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免疫缺陷鼠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与FE1.2-v组比较,FE1.2-miR-24 hi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减小,肺部转移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miR-24能显著抑制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中乳腺癌FE1.2细胞移植瘤生长和肺转移。
高媛媛李琳樊卫平罗旭光藏好晶杨姣姣胡杨
关键词:移植瘤生长肺转移
筛选适合酸中毒小鼠骨骼肌组织蛋白提取的裂解液
2019年
背景:RIPA Buffer对不同组织细胞总蛋白的提取效率有差异,并不通适于所有的组织样本。目的:筛选适合酸中毒小鼠骨骼肌组织蛋白提取的裂解液,为研究骨骼肌萎缩奠定基础。方法:3月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0只,体质量25-30 g,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麻醉后脱臼处死小鼠,分离获取下肢腓肠肌。实验分为2组:HCl诱导酸中毒组每日定时供给10 g混合10 mL 0.4 mol/L HCl的饲料;对照组饲料中混合同等量的H2O,连续7 d。比较RIPA Buffer、Original Buffer和JP Buffer对酸中毒小鼠骨骼肌组织蛋白的提取效果;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AKT、p-AKT(Thr308)、rp S6和p-rp S6(Ser235/236)的表达;RT-qPCR定量分析GLUT4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3种裂解液对骨骼肌组织蛋白的提取能力有差异,JP Buffer提取蛋白产量高,但是目的蛋白信号并不强;RIPA Buffer提取蛋白产量相对偏低;Original Buffer提取足量骨骼肌组织蛋白,蛋白免疫印迹显示目的蛋白条带清晰;②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评分显示,Original Buffer总分高于其他2种裂解液;③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酸中毒组和对照组AKT、rpS6磷酸化程度均无变化;④RT-qPCR定量分析显示,酸中毒组和对照组RNA水平GLUT4表达无变化; ⑤结果提示,OriginalBuffer是提取骨骼肌组织蛋白的最佳裂解液;短期HCl诱导酸中毒组AKT信号通路未激活,延长酸中毒时间是否会激活该信号通路值得研究。针对不同实验样本选择合适的裂解液是保证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可信度的前提。
罗旭光藏好晶孙鹏曹锡梅
关键词:BUFFERBUFFERJPBUFFER骨骼肌小鼠酸中毒
利用ChIP技术研究SAF基因编码区组蛋白修饰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录激活因子(serum amyloid A-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SAF)编码区外显子e4A和e4B区域的组蛋白表观遗传学信息,为进一步研究SAF自身的转录调控机制和该基因转录与前体mRNA剪接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实验(Ch IP)分析SAF基因编码区组蛋白修饰的变化。首先收集LPS刺激不同时间的THP-1细胞,终浓度为1%甲醛交联蛋白质和DNA,利用超声波将其染色体随机断裂成适当大小的片段,选用Ch IP级别兔多克隆抗组蛋白H3抗体、兔多克隆抗组蛋白H3K36三甲基化抗体、兔多克隆抗组蛋白H3K9单甲基化抗体和兔多克隆抗RNA聚合酶II CTD重复区5号丝氨酸磷酸化抗体实验,以富集得到的DNA样品为模板进行半定量PCR和定量q PCR分析。结果:LPS刺激作用下SAF基因编码区组蛋白H3富集信号减弱、外显子e4A区域单个核小体上H3K9单甲基化(H3K9me1)水平减弱、H3K36三甲基化(H3K36me3)修饰富集水平增加、RNA pol II CTD重复序列第5号丝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LPS刺激导致SAF基因编码区组蛋白H3离散,该区域核小体解散、凝聚的染色体重塑呈开放构象;含SAF编码区基因信息的DNA暴露,利于RNA pol II转录延伸。
曹锡梅罗旭光梁俊红张潮白丽娟郭大玮
关键词:组蛋白修饰THP-1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性细胞(MDSCs)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筛选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14例健康体检者,采集其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MDSCs频率,同时对病例组血清标本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MDSCs频率[2.10%(1.23%~3.3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54%(0.43%~0.76%)](P〈0.01);HBsAg高含量组的MDSCs频率[3.30%(2.40%~5.30%)]显著高于低含量组[1.20%(0.90%~1.60%)](P〈0.01);不同HBeAg含量间MDSCs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B患者外周血MDSCs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且MDSCs频率与HBsAg含量有关。提示CHB患者外周血中MDSCs募集增多,从而介导机体免疫耐受机制,参与乙型肝炎慢性迁延的病理过程。
周海峰王健珍王姝月王艳红罗旭光赵龙凤张缭云邓志华王桂琴
关键词:髓源性抑制细胞免疫耐受
一种检测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的ELISA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抗原的ELISA方法,它是一种检测HCMV活动性感染指标的临床检测方法。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HCMV活动性感染检测方法存在的敏感性或特异性低、费时费力、操作繁琐和使用不便...
樊卫平孔令文罗旭光刘玲玲王亮
文献传递
LPS炎性刺激对SAF基因编码区外显子e4B保留和剪切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LPS刺激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录激活因子(SAF)外显子e4B保留和剪切的影响。方法 LPS刺激不同时间THP-1细胞和去除刺激后放线菌素D处理THP-1细胞的cDNA作模板进行半定量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 LPS刺激2h SAF基因外显子e4B保留的转录子表达下降、e4B剪切的转录子表达增高,延长刺激至24h,二者的表达呈下降趋势。LPS刺激12h和24h后去除刺激给予放线菌素D初始,上述转录子表达增高;延长放线菌素D作用至2h,二者表达下降。结论延长LPS刺激SAF基因外显子e4B保留和剪切的转录子表达下降可能和RNA降解有关。
曹锡梅罗旭光张潮郭大玮
关键词:RNA降解LPSTHP-1细胞
骨骼肌昼夜节律分子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目前关于外周组织昼夜节律的研究相对较少,如骨骼肌和心脏。骨骼肌昼夜节律分子钟机制将有助于明确分子钟基因在骨骼肌发育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对骨骼肌功能和代谢的影响,为维持骨骼肌的健康提供一个新思路,对研究因为昼夜节律紊乱引发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骨骼肌昼夜节律分子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闫银弟罗旭光杨艳萍李海荣曹锡梅
关键词:骨骼肌昼夜节律分子机制
小剂量顺铂通过下调Th17细胞频率缓解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索小剂量顺铂对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Th17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AIH+顺铂组(AIH+Cisplatin group)和AIH+生理盐水组(AIH+NS group)。后2组利用S100/FCA建立小鼠AIH模型后,分别腹腔注射0.2 ml含1 mg/kg的顺铂和生理盐水,每周1次连续3周。检测小鼠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Th17细胞频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IL^(-1)7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STAT3和磷酸化STAT3的表达。结果与AIH+NS组相比,AIH+Cisplatin组转氨酶明显下降、肝组织病理好转、IL^(-1)7A表达及Th17细胞比例下调、磷酸化STAT3的表达下降。结论小剂量顺铂可能通过抑制STAT3信号下调Th17细胞频率并减少IL^(-1)7A的分泌,缓解小鼠AIH。
刘青青田海霞康行田艳杨昊罗旭光樊卫平
关键词:顺铂自身免疫性肝炎TH17细胞STAT3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