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锋
-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将磷脂引入硫化聚异戊二烯橡胶中模拟天然橡胶
- 2018年
- 为了模仿天然橡胶(NR)的结构及研究磷脂的引入对硫化聚异戊二烯橡胶(IR)力学性能的影响,将磷脂改性的液体聚异戊二烯(PC-PI)和未改性的液体聚异戊二烯(UM-PI)分别混入到大分子聚异戊二烯基体中。由于UM-PI起到一定的增塑作用,IR的力学性能在其加入之后降低。相对于UM-PI,PC-PI的引入使得IR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得到改善。DSC结果表明,磷脂酰胆碱的自组装行为能够引起分子链的运动从而促进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结晶。除此之外,磷脂侧基分子间相互作用也使得改性后的硫化橡胶的储能模量有所提高。通过"引入"并非传统的"除去"方法证实了磷脂在提高硫化橡胶力学性能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叶恒褚华磊罗锋黄光速李震李洁华谭鸿
- 关键词:橡胶磷脂热性能力学性能
- 聚丙烯/埃洛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正>采用预先经过季氨盐表面处理的埃洛土对 PP 进行熔融共混改性,研究了埃洛土对 PP 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埃洛土在 PP 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且与 PP 之间具有较好的界面相互作用,但是其对 PP 力学性能并...
- 宁南英殷勤俭罗锋张琴杜荣妮傅强
- 关键词:聚丙烯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无溶剂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以聚丙二醇(PPG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乙胺(TEA)、乙二胺(EDA)为主要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一系列无溶剂水性聚氨酯,并探讨了硬段规整性对胶膜微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溶剂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呈双峰分布,胶膜力学强度普遍在35 MPa以上,具有较好热稳定性。硬段规整性的提高会形成更多有序的硬段微区,显著提高胶膜的耐水性。
- 黄仕林张冠宇洪江徽王敏李洁华罗锋谭鸿
- 关键词:无溶剂水性聚氨酯异氰酸酯预聚体法
- 糜蛋白酶敏感型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 非血管介入治疗的发展使形状记忆聚氨酯材料的研发成为热点,而消化道多种特异性的酶分泌使得酶促降解成为调控材料降解速率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合成了以聚己内酯(PCL)为软段,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羟甲基丙烷单...
- 王蓉张凡军李洁华罗锋谭鸿
- 关键词:糜蛋白酶聚氨酯形状记忆
- 文献传递
- 浅谈工科本科生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专业建设为例被引量:5
- 2020年
- 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是提高工科类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基于高分子专业建设,探索高分子专业本科生科研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即通过"启发式教学""导师制"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兴趣,通过课题组融入、科研立项、双创训练等让本科生接触和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 罗锋李震李洁华谭鸿
- 关键词:高分子
- 溶液共混中TPU/PA12相容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本研究采用了不同温度下溶液共混的方式研究热塑性聚氨酯(TPU)与聚酰胺12(PA12)的相容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调制模式下的差示扫描量热(MDSC)、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等进行相结构表征。结果表明,PA12引入能够破坏TPU硬段相的聚集结构,同时又能够有效“屏蔽”TPU软硬段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机辅助模拟的计算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猜想。同时发现,150℃的温度下,TPU与PA12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容性,这是因为在此温度下,接近TPU的熔点,TPU的硬段很大程度地被破坏,PA12的引入让体系中的氢键发生了重排,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相容。
- 邵树仁王傲唐林罗锋李震李洁华谭鸿
- 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相容性相结构氢键
- 一种聚氨酯微孔薄膜医用补片表层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本研究拟制备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聚氨酯(polyurethane, PU)薄膜的医用补片表层材料,并对PU微孔薄膜的材料学特性和生物学性能进行评价,以期提升盆底修复补片材料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采用PU预聚体发泡技术制备表面具有微孔结构的PU薄膜,通过调节最佳PU预聚体异氰酸根指数(R值)和发泡环境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RH),制备PU微孔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U微孔薄膜表面形貌,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水接触角分析PU微孔薄膜的化学结构亲水性;体外评价PU微孔薄膜浸提液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观察PU微孔薄膜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黏附和形态的影响和对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使用Sprague Dawley(SD)大鼠评价PU微孔薄膜的体内免疫反应和组织再生。结果 PU预聚体R值=1.5,发泡环境RH=70%时PU薄膜形成明显的微孔,且均匀致密;与PU薄膜相比较,PU微孔薄膜的化学结构无明显改变,其水接触角[(55.7±1.5)°]低于PU薄膜[(69.5±1.7)°]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的水接触角[(104.3±2.2)°](P<0.05),显示出较强的亲水性;PU微孔薄膜浸提液具有良好体外生物相容性,可促进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同时PU微孔薄膜表面形态有利于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黏附,细胞呈铺展生长,其表面形貌可以抑制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分泌,促进IL-10、IL-4分泌,与24 h相比较,培养72 h时PU薄膜组和PU微孔薄膜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降低,且低于PP薄膜组(P<0.05);其中,PU微孔薄膜组TNF-α和IL-10表达水平降低最明显;而IL-10、IL-4表达水平增加,且高于PP薄膜组(P<0.01),其中,PU微孔薄膜组IL-4表达水平增加最显著。PU微孔薄膜植入体内后植入微环境炎症较轻,未见明显的纤维囊形成,植入后60 d, PU微孔薄膜部分降解,膜中央出现大�
- 田晨旭罗锋李洁华何学令
- 关键词:表面形貌免疫微环境生物相容性
-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探讨了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存储长时间后,胶膜性能下降的原因。以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 2000)、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4-丁二醇(BDO)、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N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亲水基团含量的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将其于常温下放置5个月。对乳液放置5个月前后的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在放置5个月后,乳液的贮藏稳定性依旧较好,但是微相分离程度增加,使得乳液成膜后力学性能略微下降,耐水性显著降低。为今后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存放过程中性能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和实验支持。
- 洪江徽黄仕林肖柯岑李洁华罗锋谭鸿
- 关键词:磺酸水性聚氨酯微相分离稳定性
- 聚丙烯及其共聚物的结晶结构与形态调控及增韧机理
- <正>本研究工作采用一种新型的稀土β成核剂分别对聚丙烯及其共聚物的结晶结构和分相形态进行调控,分析了聚丙烯及其共聚物在该成核剂作用下的结晶结构与分相形态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基体内部分子链运动活性的变化对常温韧性及低温韧性的...
- 罗锋朱燕灵王柯傅强
- 关键词:POLYPROPYLENEMORPHOLOGY
- 文献传递
- 细乳液法合成无溶剂水性聚氨酯
- 2023年
- 以聚丙二醇(PPG-1000)、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乙胺(TEA)、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650)、1,4-丁二醇(BDO)以及液体石蜡(CS)为主要原料,PTMG650为反应型助稳定剂并改变其用量,采用细乳液法合成了一系列无溶剂水性聚氨酯(WPU),并研究了反应型助稳定剂的比例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MG650比例的增加,聚氨酯胶膜分子链的柔顺性越来越好;胶膜的拉伸强度从26.7 MPa降低到7.2 MPa,杨氏模量从144.4 MPa降低到19.8 MPa。此外,所有胶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水性。
- 王小飞张冠宇黄仕林罗锋谭鸿李洁华
- 关键词:细乳液无溶剂反应型聚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