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明明
- 作品数:93 被引量:42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高渗液复苏对休克状态组织灌注及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聂明明闻兆章华积德
- 关键词:休克组织灌注微循环
- 端粒、端粒酶及胃癌
- 2002年
- 聂明明华积德
-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胃癌毒副作用
-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被引量:45
- 2003年
- 聂明明华积德
-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转运医院急救院前急救
- 糖尿病足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和研究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并且针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为提升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4月—2014年10月之间收治的64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性治疗办法,对于两组患者在临床的治疗效果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了积极的治疗之后,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治疗效果,对照组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为84.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属于一种常发性疾病,在治疗方式上,应该对于患者进行内外结合性治疗,加强对患者全身的综合性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病痛,对于足部取得有效的保护作用。
- 周晓佳井慧珠聂明明
- 关键词:糖尿病足
-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271例早期胃癌手术患者。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类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通过对淋巴结转移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肿瘤浸润至黏膜层时,对于<3.0cm且病理学分类为分化型的患者并未出现淋巴结转移;同样在<2.0cm病理学分类为未分化型的患者中也未出现淋巴结转移;而当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时,所有分类中均存在淋巴结转移。结论建议早期胃癌患者通过术前超声胃镜及病理筛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严格把握内镜切除术治疗指征。
- 郑瑞聂明明张新魏国毕建威
- 关键词:淋巴转移内窥镜检查胃肠道
- 胃癌患者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行胃癌根治术且术中清扫第14v组淋巴结的214例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第14v组淋巴结阳性与阴性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TNMⅢ、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14例患者中有34例(15.9%)发生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远处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长径、神经侵犯、脉管内癌栓与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OR=2.749,95%CI 1.947~3.882,P<0.01)、年龄(OR=2.773,95%CI 1.140~6.745,P=0.025)及第3组(OR=5.430,95%CI 1.643~17.949,P<0.01)、第6组(OR=10.244,95%CI 2.830~37.081,P<0.01)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是年龄≤65岁的TNMⅢ、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4.065,95%CI 1.469~11.249,P=0.007)。结论对于TNM分期较晚尤其N分期较晚或有第3组、第6组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建议术中清扫第14v组淋巴结。
- 史征袁士杰印慨聂明明
-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清扫术预后
- 中晚期胃癌手术中腹腔内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的疗效观察
- 目的:评价中晚期胃癌病人术中腹腔内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进行腹腔化疗的疗效.方法:对81例Ⅲb期胃癌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6例进行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腹腔内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治疗组1),28例进行术中...
- 魏国毕建威申晓军聂明明薛绪潮方国恩
- 关键词:胃癌腹腔化疗外科
- 文献传递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以及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我院体检的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骨质疏松发生率和骨密度;治疗3个月后,比较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和骨密度;分析观察组血清IL-6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7.50%(30/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0%(12/80);观察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的血清IL-6水平和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水平与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间呈明显负相关(r=-0.573,P=0.014)。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且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IL-6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 聂明明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介素-6骨密度骨质疏松
- 恩格列净联合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联合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在医院诊疗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利格列汀组(46例)和恩格列净组(50例)。利格列汀组口服利格列汀片治疗,恩格列净组联用恩格列净片治疗,监测两组血糖、肾功能、体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恩格列净组治疗后空腹血糖(5.36±1.03)mmol/L、餐后2 h血糖(6.86±1.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5±1.67)%指标水平低于利格列汀组(6.59±1.34)mmol/L、(7.98±1.11)mmol/L、(7.75±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格列净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均低于利格列汀组(P<0.05)。结论恩格列净+利格列汀联合治疗,可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有助于防控相关并发症,该方案疗效可靠,且安全性较高。
- 聂明明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疗效
- 内皮抑素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2002年
- 聂明明华积德
- 关键词:内皮抑素肿瘤治疗生物活性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