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志刚

作品数:51 被引量:320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篇儿童
  • 9篇视网膜
  • 9篇屈光
  • 9篇网膜
  • 8篇近视
  • 8篇病变
  • 7篇早产
  • 7篇早产儿
  • 7篇视网膜病
  • 7篇视网膜病变
  • 7篇角膜
  • 7篇产儿
  • 6篇新生儿
  • 6篇眼底
  • 6篇早产儿视网膜
  • 6篇早产儿视网膜...
  • 6篇早产儿视网膜...
  • 6篇斜视
  • 5篇视力
  • 4篇屈光不正

机构

  • 44篇湖南省儿童医...

作者

  • 44篇肖志刚
  • 22篇陶利娟
  • 13篇王曦琅
  • 13篇杨俊芳
  • 13篇王平
  • 12篇杨慧玲
  • 12篇邓姿峰
  • 10篇郭燕
  • 9篇熊师
  • 6篇漆争艳
  • 6篇唐璟
  • 5篇周立军
  • 5篇郭艳
  • 5篇罗俊
  • 5篇谭艺兰
  • 5篇向剑波
  • 4篇漆争燕
  • 3篇罗瑜琳
  • 3篇谢利华
  • 3篇高喜容

传媒

  • 21篇国际眼科杂志
  • 4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药与保健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对儿童高度近视的矫治效果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儿童高度近视的矫治作用。方法:对20例40眼14岁以下高度近视的儿童验配RG-PCL,同时将20例40眼戴框架眼镜高度近视的儿童作为对照组,1a内定期复查其眼的屈光度、角膜屈折力及眼轴长度。结果:RGPCL组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框架眼镜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a后的近视屈光度平均增加,RGPCL组为0.59±0.42D,框架眼镜组1.07±0.53D,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角膜屈折力平均减少,RGPCL组为0.22±0.19D,框架镜组为0.02±0.10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眼轴平均增长,RGPCL组为0.29±0.20mm,框架眼镜组为0.49±0.25mm,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GPCL可能由于提供了更好的视觉质量及更好地矫正了散光,在一程度上使角膜变平且减缓眼轴增长,从而起到阻止高度近视快速发展的作用。
肖志刚陶利娟郭燕王平
关键词: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儿童高度近视
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状况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状况及危害,为提高临床弱视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21例在我院门诊确诊为不同类型弱视的儿童,应用同视机随机点立体图行远立体视觉检查,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行近立体视觉检查,分别检测其近零视差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立体感知度,并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与斜视性弱视组及形觉剥夺性弱视组比较,患儿的近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及远立体视存在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斜视性弱视组及形觉剥夺性弱视组患儿的立体视觉存在率最低,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患儿立体视觉存在率最高,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儿立体视觉存在率较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低。结论:不同类型的弱视均可导致儿童立体视觉的发育障碍,其中斜视性弱视及形觉剥夺性弱视对立体视觉影响最大,屈光不正性弱视影响较小,重视立体视觉的重建是巩固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
罗瑜琳陶利娟杨俊芳罗俊杜芬肖志刚邓姿峰唐璟
关键词: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形觉剥夺弱视立体视觉
儿童睑板腺囊肿与血清维生素水平、饮食习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儿童睑板腺囊肿与血清维生素水平及饮食习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睑板腺囊肿术前患儿9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斜视或者是倒睫术前患儿98例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儿静脉血,并检测血清维生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65±0.13)μmol/L,对照组为(0.71±0.1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儿血清维生素B1、C、D、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囊肿多发者血清维生素A水平显著低于单发患儿(P<0.05);2组高热量食物摄入比例、主食与零食摄入偏好、荤素摄入偏好、是否偏食等饮食习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睑板腺囊肿,尤其是多发囊肿的发病与低维生素A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患儿饮食习惯不是儿童睑板腺囊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邓姿峰肖志刚王滔
关键词:睑板腺囊肿维生素饮食习惯儿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发展特点、危险因素及冷冻治疗疗效,探讨其合理的筛查时机及治疗模式。方法采用间接检眼镜合并巩膜压迫器加压的方法对829例胎龄≤35周,体重≤2000g的早产、低体重儿进行ROP筛查;对32例阈值前病变Ⅰ型及阈值病变患儿行视网膜冷冻手术治疗。手术后随访3~16个月,以附加(plus)病变消退,血管嵴消退,冷冻斑形成,玻璃体视网膜出血吸收及无视网膜不良结构出现作为病情控制指标;若有病变遗漏区、血管嵴发展或附加病变不消退甚至加剧者则再次冷冻;若玻璃体积血不吸收,病情仍进展,发展为视网膜皱襞或脱离者则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结果发现ROP86例172只眼。ROP各组与未发生ROP组吸氧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出生体重≤1000g、1001~1500g、1501-2000g的早产儿ROP发病比例分别为69.56%、16.38%、4.14%;出生胎龄≤30周、31~32周、33~35周的早产儿ROP发病比例分别为37.14%、10.43%、2.91%;单生子早产儿中ROP患病率为7.52%,双生子及多生子早产儿中ROP患病率为20.22%。32例接受视网膜冷冻手术治疗的患儿,30例病情控制满意,2例病情发展为视网膜脱离,伴有后部附加病变,周边视网膜出血。32周内发病患儿冷冻手术成功机率高。结论吸氧时间长、出生体重≤1000g,胎龄≤30周ROP发病风险显著增高,建议加强筛查。32周内发病或伴后部附加病变、周边视网膜出血的ROP患儿要严密随访;阈值前病变Ⅰ型及阈值病变行视网膜冷冻手术效果满意且安全。
王平陶利娟高喜容谢利华杨慧玲王曦琅熊师肖志刚郭艳唐小容杨俊芳漆争燕
关键词:冷冻疗法新生儿筛查
RetCamⅡ在新生儿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眼底病变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12-01-01/12-31采用RetCamⅡ广域视网膜成像系统检查的2836例新生儿眼底病变的情况。其中早产儿1625例(57.30%),第一次检查时间为出生后1~4wk,矫正胎龄32~40wk。足月儿1211例(42.70%)。第一次检查时间为生后4wk内。结果: 筛查出454例眼底异常,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207例(占早产儿比例12.74%),包括ROPⅠ期118例(57%),ROPⅡ期58例(28.02%),ROPⅢ期23例(11.11%),ROPⅣ期8例(3.86%),ROPV期0例;足月新生儿眼底病变247例(占足月儿比例20.40%),其中发育性、遗传性疾病68例,占27.53%;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占0.40%;视网膜出血102例,占41.30%;视网膜渗出68例,占27.53%;视神经萎缩5例,占2.02%;视盘水肿3例,占1.21%。结论: 新生儿眼底病变多样且危害严重,应重视早期筛查,早产儿及伴有高危因素的足月儿应该是眼底筛查的重点人群,使用RetCamⅡ数字视网膜照相机进行新生儿眼底病变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手段。
肖志刚陶利娟何芝香吴九菊向剑波
关键词:新生儿眼底病
儿童眼保健与临床结合模式探讨与推广
陶利娟王曦琅罗瑜琳王平杨俊芳王可为肖志刚郭燕谭艺兰罗俊杨慧玲漆争艳熊师
该项目通过建立以儿童眼保健为基础,临床诊断治疗相结合的儿童眼病防治体系。利用医院眼科的资源,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临床与保健相结合,探讨儿童眼病防治的最佳模式,加强了基层医疗妇幼保健机构儿童眼保健网络建设,其成果属...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眼保健眼病防治
不同月龄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及时机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选择我院2010-01/2014-12收治的180例207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月龄分组,即〈3月龄组(41例45眼)、3~6月龄组(75例91眼)、6~12月龄组(64例71眼),分别给予泪囊按摩联合抗生素、泪道加压冲洗、鼻泪管探通等治疗,比较不同月龄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效果,统计治愈率,记录其治疗平均次数,总结治疗最佳时机。结果:(1)不同月龄患儿均以Hasner瓣阻塞常见,所占比例高于鼻泪管骨性部位阻塞(P〈0.05),6~12月龄组鼻泪管骨性部位阻塞比例高于〈3月龄组与3~6月龄组(P〈0.05),Hasner瓣阻塞比例低于〈3月龄组与3~6月龄组(P〈0.05);(2)〈3月龄组治愈眼数高于3~6月龄组与6~12月龄组(P〈0.05),3~6月龄组治愈眼数高于6~12月龄组(P〈0.05);(3)〈3月龄组、6~12月龄组泪道冲洗有效率相近,均低于3~6月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儿鼻泪管探通术治疗有效率均高于9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6月龄组、6~12月龄组治疗次数多于〈3月龄组(P〈0.05),6~12月龄组治疗次数多于3~6月龄组(P〈0.05)。结论:对〈3月龄泪囊炎患儿应首选泪道按摩保守治疗,无效者再予泪道冲洗及探通;对3~6月龄患儿首选泪道冲洗;对6~12月龄患儿则多建议予鼻泪管探通术处理。
肖志刚
关键词:新生儿泪囊炎按摩
阈值和阈值前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电流图随访观察
目的 用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观察曾经患阈值或者阈值前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儿童的视网膜功能.方法 既往患阈值或者阈值前期ROP的患儿24例48只眼,其中已行冷冻或者激光手术18例36只眼,未进行手术治...
王平陶利娟王曦琅肖志刚谭艺兰唐景田蜜
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03-01/2007-07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3例V型外斜视患者,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4~27(平均13.2)岁,术后随访时间为6mo~4a,V征向上向下注视的斜视度之差最小为15△,最大相差100△,其中15~50△者85例,>50△者8例,第一眼位斜视角在-20~-110△,术前行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者18例。手术根据有无斜肌异常和V征的程度,在水平斜视矫正的同时,选择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及下斜肌部分切除并水平直肌垂直移位三种术式。结果:采用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和水平直肌附着点移位均取得满意效果,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适应于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型,垂直肌移位术适应因无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征,术后第一眼位正位者84例,V征消失者87例,双眼视功能恢复者达49例。结论:V型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常合并水平斜视,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可根据病因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手术不仅可以矫正眼位,而且有利用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
陶利娟王平王曦琅杨慧玲郭燕肖志刚
关键词:手术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斜视症状治疗的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斜视症状治疗的有效率8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下斜肌功能治疗的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下斜肌功能治疗的有效率7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肖志刚
关键词:小儿斜视临床疗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