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
- 作品数:40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开启“十四五”奋斗新征程: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 2021年
-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的动员令。“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是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改革的方向性规律的实践遵循,是把握新发展阶段时代特征、统筹“两个大局”的现实选择,是坚持底线思维、主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实践要求,是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根本旨归。
- 王硕肖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策略探论——以话语体系建构为视角
- 2024年
- 自主话语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工作全过程,话语体系建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中具有基础性意义。因此,以话语体系建构为视角,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策略是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需要夯实话语基础,增强国际传播的话语影响力;诠释好话语内容,增强国际传播话语引领力;优化话语叙事,增强国际传播话语亲和力;打造多元话语平台,增强国际传播的话语传播力。由此达成话语基础性建构、话语内容有效性阐释、话语叙事多维度展开和话语实体性传播的联动与贯通,从话语体系建构之维助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
- 刘芳肖芳
- 关键词:话语体系
-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与经验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是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展开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党为唤起其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围绕着阶级斗争、土地革命两大问题,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铺开。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应该以解决不同时代的中心任务为目标;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制定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和传播方式;必须将维护和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肖芳聂家华周健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五位一体”总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研究——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时代两大时间维度被引量:1
- 2020年
- “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质上是全面与重点的有机统一。二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主题,在理论基础上都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在方法论上都遵循实事求是,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者始终具有一致性。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者在地位作用、时间定位和建构范式上呈现出鲜明的互补性。
- 刘姝昕肖芳
- 农民合作:农民利益困局的破解之道被引量:8
- 2011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农民利益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遮掩不住当前农民利益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停驻于原子化状态的个体农民而言,其自身利益是难以保障的。惟有促成农民合作,才能不断增进农民利益。我国现存的丰富多样的农民合作现象,并不意味着农民合作易于实现。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农民合作行为和合作关系的常态化、制度化形成,有利于实现更广泛、更紧密、更持久的农民合作。
- 孙迪亮肖芳
- 关键词:农民利益农民合作农民合作组织
- 历程、特征与动力: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演进
- 2024年
-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禀赋和精神气质,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重大成就的精神法宝。回眸中国共产党历史,党的百余年奋斗赶考之路亦是历史主动精神演进之路,其内塑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丰富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第二次革命”,升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砥砺奋进。历史主动精神的百余年演进,在历史承继与创新发展中实现接续性跃升,在目标导向与意义形塑中实现价值性超越,在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中实现统合性建构。人民立场的坚守、历史创造的推进、科学理论的指导与实践之问的求解作为历史主动精神演进的逻辑主线,构成其实现承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 田然肖芳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演进
-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被引量:1
- 2016年
- 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从全方位的角度看,全面从严治党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承接、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统一、严要求与重规范相协调、全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坚定性与常态化相统筹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质在实践中的外在表现,认真理解这些特点,有利于加深人民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从而在实践中能更加自觉地贯彻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方略。
- 颜清肖芳
- 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 中国这个超大社会是以农村为主体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整个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农村社会无疑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场域,农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受众,推进农村当...
- 肖芳
- 关键词: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境遇
- 文献传递
- 弘扬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
- 2015年
- 抗战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精神动力,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对今天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努力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 肖芳颜清
- 关键词:政治参与意识抗战期间民族信仰阶级阶层
- 融合与共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第六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综述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推动和发展中国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于2015年10月25日召开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第六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
- 肖芳李安增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