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山
- 作品数:108 被引量:1,742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论社会主义和谐体育的构建被引量:83
- 2006年
-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和谐体育”进行了探讨。认为:和谐体育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关键词”,构建和谐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和谐体育并非是无矛盾的体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和谐体育的3大特征;和谐体育的目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和谐体育构建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和体育系统自身等方面。提出坚持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优化整合体育资源,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等构建和谐体育的途径。
- 胡庆山郭敏王健
-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体育科学发展观
- 非均衡视域下的农村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被引量:18
- 2013年
-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非均衡的视角对农村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农村体育基本公共产品的非均衡供给主要表现在城乡非均衡供给、总量非均衡供给和结构非均衡供给,同时伴有总量不足与"过剩"。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体育事业投入结构失衡,导致农村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自上而下式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基层政府对农村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动力不足。要使农村体育基本公共产品得到均衡供给,要加大农村体育公共投入,建立农村居民体育需求表达机制,建立和推行体育行政部门绩效管理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实现农村体育基本公共产品均衡供给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 秦小平夏青王健胡庆山
- 关键词:公共产品农村体育财政制度
- 体育赋权:社会性别视域下农村妇女主体性的建构研究
- 研究目的:男女平等作为我国基本国策,已完成从立法确认到执政党意志全方位认证的保障力度提升,党和国家的立法与实践皆体现出对妇女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妇女体育研究的开启,凸显地域特殊性的农村妇女体育研究也...
- 赵素莹胡庆山
- 关键词:农村妇女体育参与主体性赋权
- 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组织演进理论提出假设,依据假设从心理归属、交往意愿、距离临近、社团领袖变量建立演进路径初始模型,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模型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由5个测量模型和1个结构模型组成。鉴于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路径不同,建议体育管理部门在培育或管理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时应合理引导,村委会应从农村体育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角度,对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发展等进行调控。
- 谭延敏张铁明黄银华秦更生韩斌胡庆山
- 关键词:农村演进路径
- 后奥运时期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认知与态度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运用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不同地区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情况进行地域上的横向对比分析,并就部分人口学变量下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程度尚处于较低水平;从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来看,男性较女性更积极,在年龄结构上,青少年态度最积极,老年次之,中年最消极,在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年收入上,文化程度越高态度越积极,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态度也越积极。
- 郭敏刚刘同员胡庆山
-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
- 论北京奥运会与“和谐体育”的构建被引量:4
- 2006年
- 胡庆山王健
-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体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与自然关系
-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体育发展之策被引量:2
- 2024年
- 基于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之需,探讨“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体育核心要义、价值所在、现实之困及纾解之策。认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体育是全体学生、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新育人的“一个都不能少”;其价值体现为人民至上主体性的初心如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频共振、共同富裕防分化的普惠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要求、扶贫脱贫精准化的制胜法宝;其困囿主要有认识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建议:凝聚相关者共识,营造“一个都不能少”的全新育人生态;瞄准精准化短板,改善“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部薄弱环节;增强校内外循环,形成“一个都不能少”的全员复合动力;借势数字化枢纽,助推“一个都不能少”的全程优质均衡;推动一体化进程,督促“一个都不能少”的全域责任落实。
- 胡庆山张恒波张恒波冯菲颜若菡曲鲁平
- 关键词:学校体育中国式现代化
- 我国私营企业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运用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对我国私营企业开展员工体育文化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私营企业员工体育文化方面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从私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等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企业管理中普遍实行涵盖员工体育文化活动内容的企业员工支援计划和员工保健计划的对策。
- 贺光伟邓和彩胡庆山
- 关键词:体育文化活动
- 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及其对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启示被引量:28
- 2007年
-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我国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认为,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给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启示在于: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在思想上应形成和谐体育的思想观;政策上应实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策略上应鼓励和扶植农村建立民间体育组织,兴修体育场地设施;方法上应发挥民族体育多元化优势,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 郭敏刚胡庆山王健
-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体育
-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被引量:222
- 2006年
-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发展现时期的农村体育,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发展新农村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体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制约“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社会因素、机构变迁和投入力度因素、导向机制因素、主体力量因素、农民文化素质因素、农村贫困文化因素等。针对上述制因,提出要大力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立农村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多方培育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等建议。
- 胡庆山王健
- 关键词:农村农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