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折
  • 7篇疗效
  • 4篇远端
  • 4篇股骨
  • 4篇关节
  • 3篇远端骨折
  • 3篇手术
  • 3篇疗效比较
  • 3篇内固定
  • 3篇钢板
  • 2篇腰椎
  • 2篇引流
  • 2篇置换术
  • 2篇头坏死
  • 2篇切口
  • 2篇椎间孔
  • 2篇桡骨远端
  • 2篇桡骨远端骨
  • 2篇桡骨远端骨折
  • 2篇髋关节

机构

  • 16篇仙桃市第一人...

作者

  • 16篇胡涛
  • 12篇许勇
  • 7篇邵泽豹
  • 6篇彭文飞
  • 5篇陈绍站
  • 4篇邓乐章
  • 4篇周荣华
  • 2篇李婧
  • 1篇刘桂秀
  • 1篇余勤武
  • 1篇李婧
  • 1篇高焕新
  • 1篇张明荣
  • 1篇陈仙
  • 1篇赵庭波
  • 1篇周薇
  • 1篇周怡

传媒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ightRope系统和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对比TightRope系统和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37例,其中TightRope带袢双钛板治疗组17例,锁骨钩钢板治疗组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后3、6、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骨折愈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但TightRope带袢双钛板治疗组手术切口更小(P<0.01)。TightRope带袢双钛板治疗组术后3和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高于锁骨钩钢板组,尤其在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和活动范围方面(P<0.01)。术后12个月锁骨钩钢板治疗组与TightRope带袢双钛板治疗组Constant-Murley评分相当,但前者的疼痛评分仍低于后者(P=0.02)。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内达到骨性愈合,术后1年内未发现严重并发症,不需要翻修手术。结论双切口结合TightRope带袢双钛板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与锁骨钩钢板治疗相比更利于早期症状改善和功能康复。
赵庭波胡涛许勇彭文飞
关键词:NEER锁骨钩钢板
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2010年10月治疗的41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中获得随访的33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按Letoumel分类方法,其中后柱加后壁12例,横行加后壁8例,T型骨折6例,前柱加后半横行4例,双柱骨折3例。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使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获得随访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6-3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骨盆拍片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按改良Merled’Aubigne-Postel标准评分,其中优20例,良7例,可6例,优良率达81.8%。结论通过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复杂髋臼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许勇余勤武高焕新张明荣邵泽豹周荣华胡涛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
手术治疗痔疮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对进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00例痔疮手术患者,回顾所有病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精细化护理作为分组依据,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用精细化护理,对比手术观察指标、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首次排便时间、排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短(P<0.05);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给予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精细化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手术观察指标,还可经缓解疼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张泽仪胡涛
关键词:手术痔疮精细化疼痛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0
2017年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n=40)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n=40)治疗。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6~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半髋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5%)高于全髋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全髋组(90.0%)优于半髋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较半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更好。
胡涛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
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39例股骨头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2组,髋关节置换组20例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带血管蒂骨瓣移植组19例给予带血管蒂的骨瓣移植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4 a,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带血管蒂骨瓣移植组髋关节评分平均为83.7±6.3,髋关节置换组为53.2±5.8;带血管蒂骨瓣移植组的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髋关节置换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Ficat骨坏死分期标准,髋关节置换组9例显示无进展,带血管蒂骨瓣移植组14例显示无进展。结论带血管蒂的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头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较好,有利于新生骨的生长,改善股骨头坏死。
周荣华许勇胡涛
关键词:股骨头骨折股骨头坏死骨移植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总结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A3型3例,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6例,C2型5例,C3型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5 d。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4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按Gartland-Werley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定:优2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无钉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3例发生关节僵硬,经积极功能锻炼后症状好转。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手术固定可靠,效果满意。
陈绍站许勇李婧胡涛邵泽豹邓乐章彭文飞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器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下双环套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总结关节镜下双环套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79例.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21例,Ⅲ型42例,Ⅳ型13例.均采用关节镜下双环套技术治疗.结果 术后X片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完全复位.平均手术时间45.6分钟(35 ~53分钟),所有患者均无止血带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两周拆线,切口均Ⅰ/甲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7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完全愈合.Lachman实验(-)79例;前抽屉实验(-)74例,4例弱阳性.Lysholm评分:术前Lysholm评分37 ~ 52分(42.7±0.3分),术后90 ~96分(95.7±0.56分),平均提高(53.0±0.4)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双环套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对移位和粉碎的撕脱性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
胡涛许勇彭文飞张泽仪周薇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总结桡骨远端骨折的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A3型3例,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6例,C2型5例,C3型2例。
陈绍站许勇李婧胡涛邵泽豹邓乐章彭文飞
关键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外固定支架
脊柱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持续闭合灌洗引流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持续灌洗加多根引流系统治疗脊柱术后早期感染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05年6月-2012年6月28例脊柱内固定术后发生早期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确认感染后,立即手术行清创处理,术后行持续灌洗,放置引流管,记录平均灌洗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白细胞(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集切口处渗液或炎症组织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耐药率;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脊柱内固定术后发生早期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培养出病原菌2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占80.0%,革兰阴性菌5株占2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患者清创术后灌洗时间(10.2±1.8)d,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1.9±2.1)d;患者清创手术后的WBC计数、ESR、CRP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引流管堵塞,其余27例均一次清创成功。结论行持续闭合灌洗加多根引流系统治疗脊柱手术后早期感染的效果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并能有效避免引流管堵塞。
胡涛许勇陈邵站彭文飞张泽仪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针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TJPF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1例,分别采用PFNA(A组,31例)和LPFP进行手术治疗(B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6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3个月。两种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1个月的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适用于转子间骨折,PFNA相对于LPF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陈绍站许勇李婧胡涛邵泽豹邓乐章彭文飞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