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瑜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从“想象的共同体”到“巴厘剧场国家”被引量:4
- 2006年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一书可谓当今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之作.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他是从一种富有“哥白尼精神”的方向上,对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进行新的阐释,提出充满创意的“民族”定义:“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安德森,2005:6)这个定义中极富冲击力的是“想象”一词.何谓想象?想象何以可能?如何进行想象?
- 舒瑜
- 关键词:民族主义政治共同体哥白尼
- 发须爪中的“迷信”与“道德”——读《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被引量:1
- 2009年
- 江绍原的名字,为民俗学界所熟知,但在人类学界,被了解得不够。有必要强调,江先生又是20世纪中国少有的受过系统训练、有创新的比较宗教学家。他早年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预科,后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求学,因病回国后,曾于1917~192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旁听。1920年,江绍原赴美国,到芝加哥大学攻读比较宗教学,毕业后,到伊利诺大学研究院哲学专业学习一年。1923年回国,此后,一直在国内工作。受过芝加哥大学著名的宗教学专业训练的国内学者,尤其地少,而该系又出过如伊利亚德这样的大师。江绍原的作品,独到之处甚多,除了有民俗学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人类学与宗教学价值。此处,选取他的三部作品加以读评,愿有助于我们借重新认识江绍原,“另眼看待”20世纪中国学术。
- 舒瑜
- 关键词:迷信民俗学价值道德大学预科中国学术宗教学
- “民族识别”的分类学术与公共知识建构——斯坦福大学墨磊宁(Thomas S.Mullaney)博士专访被引量:6
- 2008年
- 墨磊宁博士在访谈中从自己对语言的持久和专业兴趣出发,回顾了他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考察过程。他认为,对西南民族的探索应超越单一民族的研究模式,走向民族史和民族学学科史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对中国民族识别工程的认识也应具有历史的深度,在认识50年代苏联民族定义影响的同时,需进一步扩大到对20世纪初期西方的西南语言分类体系继承的探讨,而且应分析民族分类如何被自然化、成为公共常识的过程。
- 刘琪舒瑜张思思何文海墨磊宁(Thomas S.Mullaney)(答)
- 关键词:民族识别苏联模式公共知识
- 微“盐”大意——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 在人类学中,物是与时间、空间、人观相并列的重要研究范畴。本文是一份关于物的历史民族志。田野地点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我的调查是围绕着对当地仪式中的“马料盐米碗”的关注而逐步深入的,仪式中的盐米是作为“马料”被使用的,...
- 舒瑜
- 物的生命传记——读《物的社会生命:文化视野中的商品》被引量:28
- 2007年
- 舒瑜
- 关键词:社会生命文化视野传记历史学家人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