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卓伟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药
  • 2篇药物
  • 2篇药制剂
  • 2篇益肾
  • 2篇有效药物
  • 2篇制剂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病
  • 2篇中药制剂
  • 2篇苡仁
  • 2篇菟丝
  • 2篇菟丝子
  • 2篇薏苡
  • 2篇薏苡仁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肾脏
  • 2篇慢性肾脏病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机构

  • 4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4篇苏卓伟
  • 2篇梁晖
  • 2篇蔡寸
  • 2篇苏镜旭
  • 2篇许苑
  • 2篇刘旭生
  • 2篇张蕾
  • 2篇林俊杰
  • 2篇黄璟
  • 2篇侯海晶
  • 2篇刘惠
  • 2篇徐鹏
  • 2篇左琪
  • 2篇邓丽丽
  • 2篇杨霓芝
  • 2篇马伟忠
  • 2篇马红岩
  • 2篇王立新
  • 2篇赵代鑫
  • 2篇邹川

传媒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左颈内静脉和右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左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和右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血透中心2011年4月-2014年2月行颈内静脉长期置管患者共18例次,其中右颈内静脉长期置管10例次,左颈内静脉长期置管8例次。观察两组患者血流量、并发症(包括感染致拔管率、管路堵塞致拔管率、放射条件协助插管率)及spKt/V值等指标。结果:右颈内静脉置管组血流量为(243.75±12.81)mL,而左颈内静脉置管组血流量为(211.25±38.34)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感染致拔管率、管路堵塞致拔管率、放射条件协助插管率、spKt/V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不能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置管是良好的血管通路,右颈内静脉更优于左颈内静脉。
苏卓伟
关键词:右颈内静脉长期置管血液透析
刺络疗法与中药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临证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刺络疗法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调理气血之功效。刺络疗法能使局部毛细血管内环境的血容量及血液成分发生变化,从而调整血压,改善血液黏滞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刺络疗法与中药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一方泻实、一方补虚,一方治标、一方治本,疗效显著。并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减少或抵消一方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梁晖苏卓伟
关键词:刺络疗法中药肾性高血压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北芪、党参、白术、茯苓、淮山、何首乌、菟丝子、薏苡仁、丹参,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粉碎后,加水浸泡,煮沸后再煎煮,过滤,向滤渣再加水,重复煎煮,过...
刘旭生毛炜杨霓芝邹川黎创张蕾吴一帆卢富华林启展王立新包崑赵代鑫高燕翔梁晖徐鹏彭钰侯海晶左琪黄璟马红岩许苑苏镜旭马伟忠蔡寸苏卓伟杨敏林俊杰林书洲邓丽丽刘惠
文献传递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北芪、党参、白术、茯苓、淮山、何首乌、菟丝子、薏苡仁、丹参,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粉碎后,加水浸泡,煮沸后再煎煮,过滤,向滤渣再加水,重复煎煮,过...
刘旭生毛炜杨霓芝邹川黎创张蕾吴一帆卢富华林启展王立新包崑赵代鑫高燕翔梁晖徐鹏彭钰侯海晶左琪黄璟马红岩许苑苏镜旭马伟忠蔡寸苏卓伟杨敏林俊杰林书洲邓丽丽刘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