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萍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聚氰胺对SD胎鼠肾脏致病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三聚氰胺在SD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对胎鼠肾的致病性。方法:将40只SD孕鼠随机分为4个三聚氰胺组和1个对照组,用浓度分别为360、480、600、720 mg/(kg.d)三聚氰胺悬液连续灌胃,对照组灌胃2 ml蒸馏水。生产后采用ELISA法检测新生鼠血液和肾脏中三聚氰胺含量,常规HE染色观察新生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各组新生鼠血液中均可检测到三聚氰胺;600、720mg/(kg.d)组新生鼠肾三聚氰胺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600 mg/(kg.d)组肾小球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髓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720 mg/(kg.d)组肾小管和肾盂扩张,未见结石和明显黄色沉淀物。结论:三聚氰胺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鼠体内,沉积在肾脏,对胎鼠肾生长发育具有损伤作用,损伤主要集中在肾小管和肾间质。
- 蔡仕彬吴玉冯洋刘智涛苏萍王继红杜永洪
- 关键词:三聚氰胺胎肾酶联免疫吸附法
- 三聚氰胺妊娠期给药对胎鼠肾发育影响的病理学观察
- 2011年
-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三聚氰胺对初生大鼠肾的影响.方法 56只雌鼠随机分成7组.实验组(M1-M6)从妊娠第一天开始每天灌服浓度为120、240,360、480、600、720 mg/kg三聚氰胺,对照组(M0)同期灌服蒸馏水,大鼠出生12 h后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对照组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实验组:M1与M2组肾组织病理变化不明显,M3组以肾小球和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出血为主;M4组有明显的组近曲小管严重水肿;M5组集合管和肾盂中有大量血细胞;M5和M6组仔鼠肾髓质间质中出现纤维增生,M6组仔鼠肾髓质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结论 三聚氰胺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导致孕期初生大鼠肾病理性改变,且存在剂量依赖性.
- 苏萍冯洋吴玉刘智涛蔡仕彬王继红杜永洪
- 关键词:三聚氰胺病理学
- 三聚氰胺对孕鼠毒性作用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为研究三聚氰胺对孕鼠的毒性作用建立动物模型。方法以120、240、360、480、600、720 mg/kg.d剂量的三聚氰胺给孕鼠灌胃,对照组等量蒸馏水灌胃,观察孕鼠的生长及生产情况,采用ELISA检测新生鼠血液和肾脏中的三聚氰胺、检测新生鼠肾脏功能、HE染色观察新生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灌胃剂量为720 mg/kg.d的实验组出现明显变化:孕鼠体重增长率降低(P<0.05);新生鼠产量降低(P<0.05);新生鼠血液和肾脏内三聚氰胺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鼠肾脏功能下降;肾脏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变化。结论灌胃720 mg/kg.d浓度的三聚氰胺对孕鼠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成功建立了三聚氰胺对孕鼠毒性作用的动物模型。
- 吴玉苏萍蔡仕彬刘智涛冯洋王继红杜永洪
- 关键词:三聚氰胺孕鼠动物模型
- 增强MRI和超声造影评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研究
- 研究背景: 子宫肌瘤是育龄女性生殖系统中的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约占妇科良性肿瘤的52%[2]。其治疗方法各具优势,包括药物(类固醇),手术治疗(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宫腔镜及子宫动脉栓塞术,但均...
- 苏萍
- 关键词:增强磁共振成像超声造影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 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子宫肌瘤治疗现状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子宫肌瘤的治疗现状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主城区10家"三甲"医院72例症状性子宫肌瘤住院患者及58名妇科医师,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临床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治疗现状,采用SAS8.2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72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现状显示,54.17%为单发;58.56%的肌瘤生长在肌壁间;44.44%采用子宫全切术,12.50%采用子宫部分切除术;受访患者首次发病平均年龄为(40.23±6.19)岁,其中29.17%首次发病年龄为40~44岁,5.56%首次发病年龄为25~29岁。结论:目前治疗子宫肌瘤多采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首次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向;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有集中性。
- 苏萍廖铃周文陈锦云李镜杜永洪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切除术药物治疗发病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