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博
- 作品数:8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囊腺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卵巢囊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22个病变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囊腺瘤的MR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个病变中,病理证实浆液性囊腺瘤12个;粘液性囊腺瘤9个;混合性囊腺瘤(局灶交界性)1个。与病理结果相对照,MRI诊断良性囊腺瘤的准确率为100%(7/7),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1.8%(18/22)。结论 MRI成像能很好的显示肿瘤的形态及信号特点,对卵巢肿瘤定位、定性有很大的帮助,为卵巢囊腺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充分的影像学依据。
- 乔敏霞时惠平秦丹杨帆董世博田雨王萍庞明浩
- 关键词:MRI卵巢囊腺瘤病理
- 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一站式成像技术探讨被引量:12
- 2012年
-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急性ICVD占脑卒中患者的50%~80%.有效时间窗内溶栓治疗对临床康复,降低致残率十分重要.溶栓治疗[1]的核心是抢救缺血半暗带,及时、快速地获取缺血半暗带和供血动脉血管信息,可指导早期、有效地进行临床干预.CT灌注(CT perfusion,CTP)是评价脑血供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既往多采用单层或数层脑CTP成像,由于Z轴覆盖范围的局限性,无法对全脑作出整体血流动力学评价,容易造成脑干及半卵圆中心病变漏诊.随着CT技术的发展,宽探测器CT已经可以实现低剂量全脑CTP[2-3],显示全脑组织血流灌注状态,并可同步进行动态脑CTA,这两种技术的有效结合对评价脑组织整体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对ICVD进行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320排动态容积CT低剂量全脑CPT联合CTA一站式扫描技术进行探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方法学依据.
- 杨帆时惠平郭薇马晓璇史文倩石进方红董世博乔敏霞
- 关键词:全脑灌注成像容积扫描一站式动脉期
- 踝关节骨髓损伤的MRI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髓损伤性病变的MRI表现及其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2月至9月期间采用最新引进的GE公司3.0T磁共振设备MR750行踝关节MRI(Magnetic R...
- 董世博
- 关键词:磁共振检查踝关节骨髓损伤
- 文献传递
- 全脑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低剂量灌注(P)联合技术在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I)患者脑组织微循环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20排容积,对26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狭窄或闭塞的I患者进行低剂量全脑P成像,同时获得M责任区患侧的血流量(F)、血容量(V)、平均通过时间(M)、达峰时间(P)、延迟时间(DLY)等灌注参数和动态4D—图像。采取镜像测量技术测得M责任区健侧对应部位脑组织上述灌注指标的具体量化值,并计算不同程度M狭窄或闭塞患者患侧/健侧的半定量值;采用动态4D.图像观察血管狭窄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状况;轻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或闭塞组间各参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z检验。结果(1)2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全脑P及成像。(2)26例M狭窄或闭塞的I患者中,M轻中度狭窄17例(1例合并同侧大脑前动脉轻度狭窄、1例合并同侧大脑后动脉轻度狭窄),M重度狭窄或闭塞9例(2例合并同侧大脑后动脉轻度狭窄,l例合并同侧大脑前、后动脉轻度狭窄);Willi环后循环开放14例,软脑膜吻合支形成16例。(3)M供血区患侧与健侧各灌注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侧F、V均明显低于健侧,健侧M、P、DLY均明显低于患侧。M轻中度狭窄组MY、P、DLY患侧/健侧比值明显低于M重度狭窄或闭塞组,轻中度狭窄组分别为1.06±0.06、1.05±0.07、1.42±0.66,重度狭窄或闭塞组为1.12±0.09、1.10±0.04、1.98±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798、-1.583、-1.536,P值均〈0.01)。结论-站式全脑P联合成像技术在直观显示病变血管与异常灌注区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还可反映脑组织的微循环状况,能够很好地评估单侧M狭窄或闭塞I患者的脑血氧供应和脑血流动力学。
- 杨帆时惠平史文倩石进乔敏霞董世博毕永民方红王萍孙鹏飞
-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价值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MRI影像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Ⅰa期17例,Ⅰb期18例,Ⅱ期11例,Ⅲ期5例,Ⅳ期1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诊断Ⅱ,Ⅲ,Ⅳ期的特异度、敏感度均为100%,诊断Ⅰ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35%,77.78%;52例患者MRI显示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厚35例,结合带不完整24例,宫外转移4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诊断符合率为82.69%(43/52)。结论 MRI可较好显示子宫内膜癌浸润情况,可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诊断、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 乔敏霞时惠平董世博杨帆郭薇马晓璇童英李春东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MRI组织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