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烁
- 作品数:2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2003年
- 杜耀武董烁
-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心理问题
- 点状掌跖角化病一家系遗传分析
- 2011年
- 本文报道一个点状掌跖角化病家系。该家系4代10人患有点状掌跖角化病,3人同时伴有多汗,高血压。经过遗传分析,认为该疾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且并具有遗传异质性、遗传早现现象。
- 王艳鸽赵昆朋董烁
- 关键词:家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纳米SiO_2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巯基纳米二氧化硅(SiO_2-SH),随后在其表面修饰亚氨基二乙酸基团(-IDA)得到了SiO_2-SH/IDA,利用-SH和-IDA双官能团更多的吸附溶液中的Ni^(2+),从而得到SiO_2-SH/IDA-Ni^(2+)纳米亲和吸附剂.制备的亲和吸附剂可直接用于六聚组氨酸为标签的(His-tagged)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利用TEM、FT-IR、TG、SDS-PAGE等大型仪器表征了样品的形貌、结构及亲和分离能力.结果表明制备的SiO_2-SH/IDANi^(2+)纳米亲和吸附剂平均粒径为60nm,对His-tagged蛋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低的检测限(约为1.9×10^(-5)mol/L),且该吸附剂再生能力较强,再生3次后对目标蛋白仍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 邹雪艳张于涛王朋董烁郭静玉何建英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化
- 医学遗传学综合性实验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5
- 2013年
- 遗传学的快速发展给医学遗传学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内容以及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从这几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设立医学遗传学综合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考能力,探索一条适合医学院校遗传学实验教学发展的道路。结果显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王艳鸽都景芳闫文艺董烁耿旭
-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
- 提高医学生物学教学水平的体会
- 2008年
- 根据医学生物学教学的发展要求,从素质教育、学科交叉及"回归"和"拓新"教学三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医学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为医学生物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 谢振兴耿旭董烁
-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 本科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提高本科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效果,本文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四个方面谈了笔者的教学体会和思考,以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 耿旭董烁叶文凌王艳鸽赵昆鹏林波
-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 基于天空教室软件平台的人体解剖学双语网络课程建设被引量:2
- 2008年
- 构建人体解剖学双语网络课程,利用网络课程的开放性、时空性、互动性等优点在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活动,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和信息获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于东明董烁文曙光李明善
- 关键词:网络课程人体解剖学天空教室
- 开封地区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细胞遗传学的关系。方法对2873例有自然流产史、胚胎停止发育、生育畸形儿史等患者,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873例患者中染色体异常124例,异常率为4.32%。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之一。
- 冯杏琳董烁申华
- 关键词:不良孕产史染色体异常核型
- 生物功能化纳米SiO_2微球的构建及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捕获分离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一步水解法制备了表面带有巯基(—SH)的纳米SiO2微球(nSiO2-SH),探讨了水/醇体积比、反应温度、MPS初始浓度及反应时间对nSiO2-SH微球形貌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机理.制备的nSiO2-SH微球进一步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中的—SH反应生成双硫键(—S—S—),在微球表面键合上GSH分子,得到了生物功能化的纳米nSiO2-GSH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仪(TG)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尺寸和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检测样品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nSiO2-GSH微球能从混合蛋白中特异性吸附GST,达到了分离GST的目的.
- 邹雪艳褚留杰董烁赵彦保李宾杰
- 点状掌跖角化病伴高血压-家系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一伴高血压的点状掌跖角化病家系进行分析。方法:对患者家系进行家系调查和分析,观察患者症状,对患者进行医院常规检查。结果:家系中有11人为点状掌跖角化病患者,所有患者皮损均局限于手足部位,发病年龄28岁到55岁,5人伴有高血压及多汗。结论:点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具有高度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发病年龄10~55岁,该病以双掌跖部角化过度为特征,呈现典型的遗传早现现象,并可伴有高血压发生,存在遗传异质性。
- 王艳鸽赵昆朋董烁
- 关键词:点状掌跖角化病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