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春波

作品数:71 被引量:24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肾病
  • 13篇肾脏
  • 13篇中医
  • 11篇肾脏病
  • 10篇慢性
  • 10篇慢性肾脏
  • 10篇慢性肾脏病
  • 8篇肾炎
  • 8篇疗效
  • 7篇治疗肾病
  • 7篇孙伟教授
  • 6篇肾功能
  • 6篇中医药
  • 5篇益肾
  • 5篇用药规律
  • 5篇疗效观察
  • 5篇络病
  • 4篇蛋白
  • 4篇肾病综合征
  • 4篇拾萃

机构

  • 47篇南京中医药大...
  • 24篇苏州市中医医...
  • 21篇江苏省中医院
  • 4篇复旦大学
  • 3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平舆县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盐城市第三人...
  • 1篇苏州特瑞药业...
  • 1篇苏州市药品检...

作者

  • 70篇蒋春波
  • 22篇孙伟
  • 18篇金伟民
  • 13篇倪道磊
  • 8篇任燕
  • 8篇梁国强
  • 7篇宋永亮
  • 5篇周岚
  • 4篇段星星
  • 4篇朱云洁
  • 4篇许田俊
  • 4篇张莉
  • 3篇宋欢
  • 3篇恽海峰
  • 3篇宋永亮
  • 3篇陈伟
  • 3篇郭建红
  • 2篇顾左宁
  • 2篇朱晓雷
  • 2篇卫德强

传媒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5篇第二十次全国...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江苏中医药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上海医药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年份

  • 7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8
  • 8篇200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炎1号方治疗慢性肾炎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研究肾炎1号方对慢性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探索具有治疗作用的药效标志物。方法 用阿霉素建立SD大鼠慢性肾病模型,模型评价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及肾炎1号方低剂量、高剂量治疗组。肾炎1号方灌胃给药治疗,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末次给药2 h后采集大鼠血浆,用液质联用色谱技术检测分析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对实验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并对代谢途径进行分析。结果 大鼠进行慢性肾炎造模后,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发生紊乱,经肾炎1号方治疗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筛选,得出1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5种下调、13种上调。分析得出肾炎1号方干预大鼠慢性肾炎代谢的途径涉及氨基酸代谢(羟脯氨酸、环亮氨酸和天冬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泛酸盐及辅酶A、柠檬酸、丁酸甲酯及半乳糖等代谢途径。结论 肾炎1号方可使慢性肾炎大鼠的代谢物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主要通过氨基酸、乙醛酸和二羧酸、泛酸盐及辅酶A、柠檬酸、丁酸甲酯和半乳糖等代谢途径对大鼠慢性肾炎进行调节。
陈伟梁国强蒋春波
关键词:慢性肾炎代谢组学液质联用
MiR-21介导丹参多酚酸B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 21(miR-21)介导丹参多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在肾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肾脏I/R模型,术前1 h给予小鼠尾静脉注射Sal B,分为四组:(1)假手术组(Sham组)、(2)缺血再灌注组(I/R组)、(3)丹参多酚酸B干预组(SB+I/R组)和(4)生理盐水对照组(NS+I/R组)。四组均在再灌注后24 h处死小鼠,观察Sal B预处理对再灌注后24 h肾功能、肾组织病理评分、细胞凋亡、肾脏miR-2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表达变化的影响。体外给予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低氧/复氧和Sal B干预。锁核苷酸(LNA)修饰的anti-miR-21抑制miR-21表达(体外细胞转染),观察miR-21、PDCD4 mRNA和蛋白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在体外研究中,Sal B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低氧/复氧损伤,上调低氧/复氧细胞miR-21表达,降低PDCD4蛋白表达(P<0.05)。抑制细胞miR-21表达则显著削弱Sal B的细胞保护作用,anti-miR-21明显上调细胞PDCD4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同时凋亡的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肾脏I/R小鼠模型中,与I/R组、NS+I/R组相比,SB+I/R组小鼠肾功能和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轻(P<0.01);Sal B诱导再灌注后肾脏miR-21高表达,同时PDCD4蛋白表达有所下降(P<0.01),伴有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结论:Sal B诱导的miR-21通过抑制靶基因PDCD4的表达,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对肾脏I/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耿雪梅吉俊许佳瑞陈欣蒋春波丁小强林攀徐夏莲
关键词:MIR-21细胞凋亡
益肾清利活络方治疗腹膜透析患者的效果及对残余肾功能、腹膜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络方治疗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效果及对残余肾功能、腹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2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肾病科腹透门诊就诊及住院的PD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益肾清利活络方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前白蛋白(PAB)、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均下降,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提高(P<0.05),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腹膜功能指标均显著提升,且治疗组同对照组比较提升程度明显(P<0.05)。结论:益肾清利活络方可以改善P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态,减轻炎症状况,保护残余肾功能,改善腹膜超滤功能,提高腹透充分性,延缓腹膜纤维化进程。
周丽霞蒋春波倪道磊宋欢任燕
关键词:残余肾功能腹膜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益肾通淋汤配合抗生素治疗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益肾通淋汤。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有效率、免疫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6.66%;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益肾通淋汤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单纯抗菌素治疗的临床疗效。
宋永亮金伟民蒋春波许田俊倪道磊
关键词:复杂性尿路感染益肾通淋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从“瘀”论治新思路被引量:17
2019年
慢性肾小球肾炎易伤正气,尤以肺、脾、肾亏虚多见。根据中医"久病入络""因虚致瘀"的理论,发现"瘀血"存在于疾病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主要表现为湿瘀、瘀热、瘀毒等形式,临证分别施以活血除湿、清热化瘀、祛瘀解毒法,证型若相兼亦可多法合用。
郭建红蒋春波金伟民宋永亮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瘀血活血化瘀清热除湿
基于“肾虚湿热”病机探讨自噬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被引量:7
2021年
适度自噬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干预慢性肾脏病的形成与发展,而自噬不足则会引起衰老细胞器、异常蛋白等病理垃圾累积,造成细胞损伤甚至凋亡,故细胞自噬有望成为调控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新靶点。“肾虚湿热”是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的总概括,细胞自噬异常或可看作肾虚湿热病机的微观体现。临床利用“益肾清利”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益肾清利中药具有减轻细胞损伤、改善蛋白尿、延缓肾脏纤维化等作用。现有研究存在如下问题:①起效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mTOR相关信号通路,缺乏对非mTOR信号通路的研究;②益肾清利中药对自噬水平的调控是否具有双向性,这一特性是否与药物剂量或单一中药的不同成分相关,尚未明确;③中药复方作用靶点研究难度较大,机制研究尚不充分。今后需进一步明确益肾清利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起效机制,加强对中药干预细胞自噬过程具体环节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其是否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同时加强中药复方各有效成分发挥协同拮抗作用的现代药理学证据支持。
吴静怡蒋春波
关键词:细胞自噬慢性肾脏病
基于“扶补托毒”理论探讨黄芪甲苷的足细胞保护机制
2023年
黄芪甲苷是黄芪中的三萜类化合物之一,具有保护肾脏、抗炎症、抗氧化、抗细胞凋亡、降糖、降脂等作用,尤其是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突出。从西医学而言,黄芪甲苷能稳定足细胞蛋白骨架,抗相关炎症因子、氧化自由基、凋亡分子,改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和抑制内质网应激,延缓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从中医学理论而言,黄芪具备“扶补”“托毒”的功效,“扶补”体现在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提高膜电位等方面,“托毒”体现在抑制氧化炎症反应、下调内质网应激、延缓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进展等方面。黄芪治疗肾病在中西医层面存在诸多生理病理的联系,本文基于“扶补托毒”理论,探讨黄芪甲苷保护足细胞的机制。
徐进蒋春波
关键词:黄芪甲苷线粒体
滋肾丸含药血清对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滋肾丸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4(TLR4)、Toll样受体5(TLR5)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髓样分化蛋白(MyD88),以及MYD88非依赖型途径激活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LPS(1μg/m L)刺激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株,同时分别给予滋肾丸含药血清5.54、27.7 g/(kg.U)进行干预,Western-blot方法测定TLR4,TLR5和下游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评价滋肾丸含药血清的现代药效学基础。结果滋肾丸含药血清27.7 g/(kg.U)对LPS刺激的TLR4、TLR5及其下游通路的MyD88和NF-κB有抑制作用,滋肾丸含药血清5.54 g/(kg.U)对LPS刺激的病理性升高无抑制作用。结论滋肾丸的药效学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TLR、MyD88和NF-κB蛋白表达有关,且与剂量呈依赖性。
吴酉霆梁国强倪道磊金伟民蒋春波
关键词:滋肾丸膀胱平滑肌细胞
浅议吴门医派络病被引量:4
2022年
吴门医派完善了络病理论。叶天士是清代吴门医派代表人物,他确立了络病的病机特点,即“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络病的病因包括络脉虚损、六淫外袭、内伤七情、痰瘀阻络、病久入络、跌扑金刃伤络,等等。络病具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络病属于广义血瘀证、久病血瘀的范畴,其核心观点有:“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久病入络”“久痛伤络”。基于吴门医派对络病络脉阻滞的病机特点,提出络病以通为用,通络治疗和一般意义的活血化瘀、攻积除坚不同,临床治疗络病具体分虚实论治。病证属虚者治以补虚通络为大法,具体有益气养络、养血荣络、滋阴润络、温阳煦络;病证属实者治以辛温通络、辛香通络、化痰通络、活血通络、虫蚁搜络、泄浊通络等。
任燕孙伟段星星金伟民蒋春波董宏利周丽霞
关键词:络病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卢火神”治疗子宫内膜癌遣方用药规律
2023年
分析总结卢铸之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处方用药特点,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参考。收集《卢氏临证实验录》中卢铸之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处方,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的关联规则分析常用药物组合,采用Cytoscape 3.8.0、SPSS Statistics 22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方共涉及54种药,使用515次。高频中药包括炙甘草、制附片、砂仁、白术和当归等;药性以温、热为主,药味以辛、甘为主,归经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药物用量跨度大,大剂量药物多。核心药物组为制附片-白术-砂仁-当归-煨姜-炙甘草;聚类分析得出6组聚类组;主成分分析共提取11个公因子;以制附片为因变量的决策树体现出苍术、蒲黄、煨姜、制升麻在配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有效分析出卢铸之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处方用药规律。该病的形成以阳虚内寒为本,瘀血疼痛为标,应时刻注意固中宫,调升降,以扶阳抑阴为体,气化消瘀为用。
王新鑫恽海峰蒋春波马涛傅文录
关键词:火神派数据挖掘子宫内膜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