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杨婕
- 作品数:3 被引量:5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海南岛红树林群落及其景观格局演变
- 本文以海南岛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群落种群和结构与生态(干扰)角度,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红树林群落现状基础上,结合环境基础推演红树林演变格局和过程,对今后红树林管理和保护具有...
- 蒲杨婕
- 关键词:自然演替自然保护区
- 文献传递
- 近50年海南岛红树林群落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关系分析--以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32
- 2010年
- 选取海南岛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1959年和2008年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海南岛红树林种类、群落和面积的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50年内,三地的红树植物相对灭绝种类比例小,只有三亚河种类变化较大,从26种减少为20种(另有2个引入种),东寨港和青梅港则分别仅减少1种。从群落类型面积变化分析可知,50年来三地主要群落的损失率均在41﹪以上,所毁灭的群落以近岸的内缘种为优势的群落为主,主要是海莲,尖瓣海莲,木榄群落和角果木群落等,并存在单优种群落向多种混合的多优种群落的演替,种群濒危,矮化和面积碎化现象突出。50年来三地红树林总面积也大为减小,东寨港和青梅港减少53﹪左右,而三亚河则减少92﹪。近50年来红树林的变化与环境关系表明,自然环境要素梯度变化形成了红树林群落空间分布和群落垂直分层的分异性。而社会(生产)环境要素的发展过程不但改变了红树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还影响群落种群和外貌的趋同性。
- 王丽荣李贞蒲杨婕廖文波张乔民余克服
- 关键词:红树林环境因素东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