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崇旺

作品数:20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5篇髋臼
  • 5篇内固定
  • 4篇固定术
  • 4篇关节
  • 3篇手术
  • 3篇四肢
  • 3篇四肢骨
  • 3篇髋臼骨
  • 3篇髋臼骨折
  • 3篇外固定
  • 3篇外固定支架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入路
  • 2篇手术入路
  • 2篇四肢骨折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机构

  • 17篇福州市第二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0篇蔡崇旺
  • 13篇张怡元
  • 9篇刘毓顺
  • 8篇林焱斌
  • 5篇林葆凯
  • 5篇李超雄
  • 2篇冯尔宥
  • 2篇李仁斌
  • 2篇肖莉莉
  • 2篇林任
  • 2篇林凤飞
  • 2篇李平
  • 2篇周金水
  • 2篇庄研
  • 1篇林伟
  • 1篇林清坚
  • 1篇赵玉生
  • 1篇陈跃
  • 1篇林火斌
  • 1篇盛健

传媒

  • 10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福建中医药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建髋臼前后柱完整性对防止髖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力学研究
张怡元李超雄林焱斌蔡崇旺刘毓顺陈日齐黄攸玉
该项目来源为福州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课题)该课题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在考虑相关肌肉的加载情况下,建立合并有髋臼负重区骨折的髋关节模型,通过力学加载,从不同空间角度剖析髋臼骨折后的应力变化,了解不同髋臼骨折类型的应力分布规...
关键词:
关键词:骨折髋臼有限元
接骨散对家兔骨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1994年
运用中药制剂"接骨散"对家兔骨折进行外敷试验,通过x线检查、抗折力试验、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敷药组比对照组骨痂形成提前1/3时间;抗折力试验敷药组比对照组最大弯距强0.29046N·m,增强4.5倍;组织学检查中敷药组在骨折中期血肿的吸收、机化、骨内外膜骨痂的形成均比对照组提高。
刘毓顺周金水林葆凯蔡崇旺
关键词:骨折中医药疗法外敷疗法接骨散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38例
2004年
目的 髋臼骨折分型后进行手术,探讨其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方法 对38例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型,选用不同入路,充分暴露,合理固定。结果 按Matta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标准和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标准,本组解剖复位30例,满意7例,不满意1例;随访6个月至4年,临床标准评定为优28例、良5例、可5例(优良率86.8%);X线标准:优25例、良7例、可6例(优良率84.2%)。结论 明确髋臼骨折类型,术前充分设计、准备,术中充分暴露,可靠固定,是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李超雄张怡元林焱斌蔡崇旺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内固定手术方法
重建髋臼前后柱完整性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运用平面有限元及光弹实验原理,研究髋臼负重区前后柱骨折后的应力分布,阐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产生病理基础和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平面有限元模型,模拟单腿站立负重状态,分析髋臼负重区及近负重区在不同骨折类型和位移下的应力分布。结果 髋臼负重区的裂缝型和台阶型骨折局部应力增大;负重区内位移一致的台阶型较裂缝型骨折局部出现应力集中。近负重区较负重区内的骨折所产生的应力小。结论 髋臼负重区骨折应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尤以台阶型为著。恢复髋臼前后柱的完整性,可减少负重区的应力集中,减小髋臼病损、延缓关节退变的发生。早期的髋臼重建对后期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提供可靠骨性结构,使手术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张怡元李超雄林焱斌蔡崇旺刘毓顺陈日齐
关键词:髋臼完整性生物力学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附23例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手术中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本组共23例骶骨肿瘤,其中骶骨脊索瘤12例,骨巨细胞瘤6例,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2例。常规使用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技术,检测血压、心率变化并记录出血、输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23例肿瘤病灶均完整切除,术中、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输血,术后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出现部分皮瓣坏死。结论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技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保证肿瘤病灶切除的彻底性和安全性,且对全身及双下肢血循环不构成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肖莉莉张怡元林焱斌冯尔宥李平蔡崇旺
关键词:骶骨肿瘤腹主动脉
30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病分析
1999年
目的本文对1985~1998年30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髋病进行了临床病历及X线片或CT扫描分析。结果继发性髋骨性关节炎占首位62.9%(193例),原发性髋骨性关节炎占23.4%(72例),新鲜股骨颈骨折仅占1.3%(40例)。继发性髋骨性关节炎的病因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常见占44.6%(86例),其次为创伤性关节炎占24.4%(4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先天性髋发育不良10例,强直性脊柱炎、陈旧性髋关节感染少见。结论 本组显示晚期髋病病因构成与日本的先天髋发育异常及美国原发性髋骨性关节炎为主的报告有显著不同,与国内张氏报告原发性关节炎少见亦有较大差异。
蔡崇旺张怡元林凤飞郭伟刘毓顺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手术后并发症
交锁髓内钉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结合自体髓内取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自体髓内取骨植骨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36例新鲜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8例,女48例;年龄19~81岁,平均37.1岁;均为单侧股骨骨折;根据AO分型:A型46例,B型52例,C型38例;开放性骨折23例(均为Gustilo I型)。均采用牵引床牵引下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结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扩髓时收集股骨近端的转子部髓内松质骨及骨髓组织,并经小切口通过一工作通道植入骨折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58个月(平均26.7个月)随访。骨折均一期愈合,4例延迟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5.5个月。X线片示骨折端对位对线佳,绝大部分骨折端外骨痂明显,呈竹节状。无伤口感染,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主钉断裂。结论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取骨植骨技术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血供,直接感触到骨折端协助复位,减少术中闭合复位穿钉时的X线照射量;又可以充分利用髓内钉术中扩髓取骨并通过小切口向骨折端植入自体松质骨,促进骨折愈合。
林焱斌李仁斌张怡元庄研熊国胜林任林伟蔡崇旺
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2001年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 - D(Cathepsin- D)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5 6例结肠癌样本 (其中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2 4例 )及 30例结肠息肉样本中 Cath- D的活性 ,研究其预后价值。结果  (1)结肠癌样本中的 Cath- D的活性明显高于结肠息肉样本及对照组织样本 (P<0 .0 1)。 (2 ) 5 6例结肠癌样本中 ,淋巴结阳性样本中的 Cath- D活性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者 (P<0 .0 5 )。结论  Cath- D的活性增高与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 ,可作为临床上判断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陈瑜蔡崇旺李明仁盛健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D结肠癌预后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2例
2000年
自1995年2月以来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总优良率达90%。作者认为通过关节韧带牵引复位原理,外固定支架能较稳固地维持已复位的骨折直至愈合,比传统的石膏固定在解剖上及功能上均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对开放性骨折更是无法比拟的优点。
张怡元蔡崇旺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
三维CT重建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张怡元林焱斌李超雄蔡崇旺刘毓顺
关键词:三维CT重建髋臼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