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雄

作品数:113 被引量:970H指数:19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0篇关节炎
  • 23篇类风湿
  • 23篇风湿
  • 20篇类风湿关节炎
  • 20篇风湿关节炎
  • 14篇细胞
  • 9篇性关节炎
  • 9篇药理
  • 9篇治疗类风湿关...
  • 8篇动物
  • 8篇中医
  • 7篇药理学
  • 7篇溃疡
  • 7篇教学
  • 6篇中药
  • 6篇子机
  • 6篇佐剂性
  • 6篇佐剂性关节炎
  • 6篇分子
  • 6篇分子机制

机构

  • 86篇湖南中医药大...
  • 1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0篇澳门科技大学
  • 10篇湖南中医药大...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顺德职业技术...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怀化市第一人...
  • 1篇广东华润顺峰...

作者

  • 86篇蔡雄
  • 36篇宋厚盼
  • 30篇李鑫
  • 18篇余黄合
  • 17篇黄惠勇
  • 14篇王炜
  • 12篇魏艳霞
  • 10篇刘良
  • 10篇彭彩云
  • 10篇李如意
  • 9篇曾嵘
  • 8篇谢梦洲
  • 8篇张婷
  • 8篇江星明
  • 7篇王莘智
  • 7篇盛文兵
  • 7篇戴宗顺
  • 7篇刘平安
  • 6篇廖菁
  • 6篇李斌

传媒

  • 11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中草药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成药
  • 3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高教学刊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中药材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15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以方测证”的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证动物模型的构建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基于以方测证理论建立与类风湿关节炎(RA)病变特征、发病机制相符的中医“痹证”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风寒湿痹证模型组、风寒湿痹证模型+乌头汤组(乌头汤组)、风寒湿痹证模型+四妙丸组(四妙丸组),每组10只大鼠。空白组大鼠无任何干预措施,余各组大鼠均先予以风寒湿环境刺激14 d,再诱导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模型,同时乌头汤组与四妙丸组分别给予乌头汤和四妙丸灌胃治疗,直至实验结束。记录各组大鼠发病时间和发病率;动态检测大鼠足肿胀体积和评价关节炎指数积分;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变化;CT检测大鼠骨关节破环情况。结果与风寒湿痹证模型组比较,乌头汤明显延迟大鼠发病时间并降低其发病率,显著减轻大鼠关节肿胀率及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抑制滑膜组织增生及骨破坏程度(P<0.01),而四妙丸组大鼠病变程度与风寒湿痹证模型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基于以方测证思路,成功复制了与RA病变特征和发病机制相符的RA风寒湿痹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为系统深入研究治疗RA方证对应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林也戴宗顺张婷张逢胡胜涛张二兵宋厚盼陈聪蔡雄廖菁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证方证对应四妙丸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动物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动物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动物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N天后,采用雾化式给药装置向所述大鼠的肺部推注博来霉...
蔡雄林也张钧岚胡明月郑蕾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中医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而证候体系的复杂性使得其难以用还原论指导下的现代医学方法来揭示其科学内涵,代谢组学以其系统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医证候的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论治思维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揭示疾病的证候本质方面代谢组学具有巨大优势。本文从临床疾病及亚健康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代谢组学分析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疾病证候本质研究中的代谢组学应用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推动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李鑫谷捷王宝新刘良蔡雄黄惠勇
关键词:中医证候本质代谢组学
基于表观遗传调控的中药防治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9年
表观遗传修饰(epigenetic modifications)代表了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使人体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应用表观遗传学修饰研究方法是自身免疫疾病机制研究的前沿领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然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与方法。中医药治疗RA具有独特优势,新近研究发现中药单体成分和复方通过作用于表观遗传修饰而治疗RA。该文拟对表观遗传学在RA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以及中药通过调控表观遗传防治RA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治疗RA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林也李鑫杨珍唐琳张婷余黄合丁长松廖菁蔡雄刘良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药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
血筒素在制备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药,公开了血筒素在制备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血筒素能有效的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增生,有效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FLS的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产生,升高IL‑...
王炜余黄合刘斌蔡雄李斌彭彩云江星明
黄芪多糖调控多胺介导的Ca^(2+)-RhoA通路促进小肠上皮细胞迁移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考察黄芪多糖对小肠上皮细胞(IEC-6)迁移及迁移过程细胞内多胺水平、细胞质游离钙离子([Ca2+]cyto)的量、细胞骨架蛋白Rho A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修复胃肠黏膜损伤的疗效机制。方法黄芪药材经水提醇沉、Sevage法去蛋白后得到黄芪粗多糖,运用DEAE纤维素柱分离得到黄芪多糖I、II、III、IV,黄芪多糖I以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得到黄芪多糖V。Tips划痕法建立IEC-6细胞损伤迁移模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胺的量,流式细胞仪检测[Ca2+]cyto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ho A蛋白表达。考察黄芪多糖对正常IEC-6细胞[未加α-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和多胺耗竭IEC-6细胞(加入DFMO)迁移、多胺水平、[Ca2+]cyto的量及Rho 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芪粗多糖、黄芪多糖I、黄芪多糖V(50、100、200 mg/L)均能促进IEC-6细胞迁移(P<0.01),并且可逆转多胺合成抑制剂DFMO所致的细胞迁移抑制效果(P<0.01);在正常(未加DFMO)或多胺耗竭情况(加DFMO),黄芪多糖V均可提高迁移过程细胞内多胺的量(P<0.01);黄芪多糖V可提高细胞迁移过程[Ca2+]cyto水平(P<0.01),并且可逆转DFMO所致的[Ca2+]cyto水平下降(P<0.01);黄芪多糖V(100、200 mg/L)可明显提高Rho A蛋白表达,同时可逆转DFMO所导致的Rho A蛋白表达抑制作用。结论黄芪多糖可加速胃肠黏膜损伤早期修复过程,其机制可能与增加黏膜上皮细胞多胺的量,提升[Ca2+]cyto,从而提高Rho A蛋白表达,进而促进胃肠黏膜上皮细胞迁移有关。
宋厚盼李如意魏艳霞余黄合李鑫李茹柳袁振仪秦裕辉蔡雄刘平安黄惠勇
关键词:黄芪多糖小肠上皮细胞RHOA多胺
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 深化药理学教学改革被引量:3
2015年
为深化药理学教学改革,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在药理学教学体系中,积极将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不断深化药理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蔡雄彭彩云刘强刘文彬王炜盛文兵傅榕赓李鑫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改革多元化教学
土家药物血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余黄合杨珍李鑫王炜蔡雄曾嵘
关键词:土家医药佐剂性关节炎凋亡
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Pub Med等数据库中正清风痛宁治疗RA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按Cochrane协作员手册(5.0.1)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ger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476例研究对象。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西药相比,口服正清风痛宁单独或辅助治疗RA在改善血沉方面具有效果(P<0.05),在改善晨僵、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方面效果不明显(P>0.05);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基于目前证据,正清风痛宁治疗RA疗效尚未证实,但能降低西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评价所纳入的文献存在质量缺陷及异质性,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双盲、双模拟的随机对照试验全面评价正清风痛宁治疗RA的临床疗效。
王宝新李鑫谷捷黄惠勇王建国范伏元蔡雄
关键词:正清风痛宁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用于制备虎杖苷靶向载药体系的组合物、虎杖苷靶向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靶向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虎杖苷靶向载药体系的组合物、虎杖苷靶向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中包括虎杖苷、中空介孔普鲁士蓝、壳聚糖银、生物仿生膜和磷脂化透明质酸;所述虎杖苷、所述中空介孔普鲁士...
蔡雄苏昭丽林也朱俊平唐媛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