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凌展
- 作品数:154 被引量:2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马口鱼室内水泥池养殖试验
- 2024年
- 为初步摸索马口鱼在室内水泥池养殖效果与效益,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在南平市某养殖基地水泥池投放不同规格马口鱼苗种,对比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准备试验池面积为70米2的水泥池,养殖水深0.85米,水泥池底部呈凹形,便于残饵粪便排出。试验池配备独立进排水系统、微孔增氧设施。
- 陈家乐胡振禧李文盛陈度煌薛凌展樊海平吴斌
- 关键词:水泥池养殖效果养殖试验进排水系统
- 一种新型鱼池换水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鱼池换水器,包括有管体,管体由进水管、排水管以及连通管组成,连通管使进水管和排水管相连通,在管体置于鱼池内时,进水管位于鱼池内侧,且进水管的下端延伸到鱼池底部,排水管位于鱼池外侧;进水管的上端设有第...
- 赖铭勇薛凌展曾高雄吴妹英胡振禧
- 马口鱼室内工厂化养殖试验被引量:5
- 2021年
- 试验建立了一种马口鱼室内工厂化养殖模式。经过3个月的养殖,共产出马口鱼1550尾,成活率达到86.1%,平均全长达到11.22 cm/尾,平均体重18.17 g/尾,尾日增重为147 mg/d,规格接近商品鱼规格,饲料系数为1.41。经测算,每增长1 kg马口鱼所需饲料成本约16.92元,经济效益显著。试验表明马口鱼是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淡水品种。
- 陈度煌仲崇虎薛凌展胡振禧樊海平吴斌
- 关键词:养殖
- 盐度对栉孔扇贝多倍体胚胎与早期幼虫发育的影响
- 用0.5mg/L 细胞松弛素 B(CB)抑制栉孔扇贝第一极体(PB1)的排放,诱导多倍体,研究不同盐度下诱导后的多倍体胚胎及早期幼虫的发育。通过观察比较各个盐度组的担轮幼虫比例、胚胎畸形率与滞育率、D 形幼虫孵化率以及倍...
- 薛凌展阙华勇张国范高如承
- 关键词:盐度栉孔扇贝多倍体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人工银盾鱼亲鱼的产卵巢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人工银盾鱼亲鱼的产卵巢,包括一圆筛,所述圆筛底部连接有垂体,所述圆筛上设有提绳,所述提绳上端与浮标相连,所述圆筛呈抛物状,所述圆筛的直径为45~50cm、高为20~25cm,所述圆筛的内壁贴附有一层...
- 钟全福邓志武樊海平薛凌展秦志清
- 文献传递
- 不同生长阶段野生和养殖大刺鳅营养成分的比较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野生和养殖大刺鳅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方法]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野生和养殖大刺鳅幼鱼期、性未成熟期和成鱼期的一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结果]野生和养殖大刺鳅幼鱼和成鱼肌肉中的水分、钙含量呈下降趋势,野生大刺鳅均高于养殖大刺鳅;粗蛋白、粗脂肪和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养殖大刺鳅的粗蛋白和磷含量均高于野生大刺鳅。野生和养殖大刺鳅3个生长阶段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3.19、97.59、96.41和96.25、92.36、95.88,养殖大刺鳅的鲜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野生群体。脂肪酸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变动较大,野生和养殖大刺鳅的幼鱼期、性未成熟期、成鱼期均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52.17%、68.75%、69.23%和75.34%、74.67%、74.25%。[结论]野生与养殖大刺鳅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与食用价值。养殖大刺鳅的肌肉营养价值优于野生大刺鳅。
- 樊海平邱曼丽钟全福薛凌展秦志清
- 关键词:野生人工养殖营养成分
- “沼—萍—鱼”大宗淡水鱼类混养模式养殖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 2016年
- 总结了"沼—萍—鱼"大宗淡水鱼类混养模式养殖技术,并以2两家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该模式养鱼的成本及经济效益,每667 m^2纯收益2556~2930元。
- 樊海平陈志援秦志清薛凌展
- 大刺鳅与美洲鳗鲡肌肉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分析与比较
- 2024年
- 为了解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与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肌肉营养成分和质构差异,测定养殖的体质量分别为(386.65±30.50)g和(393.20±41.26)g的2龄大刺鳅和美洲鳗鲡肌肉的营养成分含量和质构特性,评价二者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大刺鳅与美洲鳗鲡肌肉粗蛋白(18.41%和18.11%)、磷和钙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大刺鳅水分和灰分的含量显著高于美洲鳗鲡(P<0.05),粗脂肪含量达到6.70%,比美洲鳗鲡(11.92±0.02)低5.22%,差异显著(P<0.05);二者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8种、半必需氨基酸2种;大刺鳅的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非必需氨基酸总量(ΣNEAA)、鲜味氨基酸总量(ΣDAA)和总氨基酸总量(ΣTAA)均显著高于美洲鳗鲡(P<0.05),其EAA/TAA和EAA/NEAA分别为40.3%和80.45%,属于优质蛋白鱼类;大刺鳅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值(AAS,90%~155%)高于美洲鳗鲡(82%~138%),化学评分值(CS)也是大刺鳅(55%~120%)高于美洲鳗鲡(46%~106%),美洲鳗鲡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72.59%)低于大刺鳅(82.14%)。在大刺鳅肌肉中检测到21种脂肪酸,美洲鳗鲡为26种,其中美洲鳗鲡EPA+DHA、饱和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高于刺鳅(P<0.05)。大刺鳅PUFA/SFA比值为0.72,美洲鳗鲡为0.63,二者的不饱和脂肪酸(∑MUFA+∑PUFA)与饱和酸(∑SFA)的比值均大于3。二者肌肉黏聚性、回复性数值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美洲鳗鲡的肌肉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高于大刺鳅(P<0.05)。
- 赖铭勇李文盛廖梦香黄柳婷吴妹英陈宇涵陈度煌薛凌展樊海平
- 关键词:美洲鳗鲡肌肉营养成分
- 延迟投饵对半刺厚唇鱼仔鱼摄食、生长与存活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半刺厚唇鱼( 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仔鱼为试验对象,探讨在25.4~29.5℃水温条件下延迟投饵对其摄食、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刺厚唇鱼仔鱼开口当天投饵及延迟投饵1~12 d,投饵后3 h内仔鱼的摄食率分别为0、33.33%、100%(6~11日龄)、85.71%、76.92%、46.67%和28.57%,延迟投饵12 d仔鱼的摄食率为0;仔鱼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6~11日龄,初次摄食期仔鱼的PNR发生在14日龄,仔鱼具有摄食能力的时间长达11 d;延迟投饵0~2 d的30日龄仔鱼全长无显著差异(P 〉0.05),而与其它组仔鱼的全长则差异显著(P 〈0.05);延迟投饵0~5 d仔鱼的存活率均达到100%,但延迟7 d以上仔鱼的存活率急剧下降,延迟投饵9 d仔鱼的存活率为0。综合仔鱼的摄食、生长与存活表现,开始投饵的适宜时间在仔鱼开口后的2d之内。
- 秦志清刘亚君樊海平薛凌展
- 关键词:仔鱼延迟投饵摄食存活
- 铜绿微囊藻和普通小球藻在不同pH下生长特性及竞争参数计算被引量:13
- 2010年
- 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在pH5、6、7、8、9、10、11下进行纯培养和混合培养试验,应用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和Lotka-Volterra竞争模式进行参数计算,结果显示pH对2株藻的生长及竞争关系都有显著的影响,铜绿微囊藻pH在8~11范围内生长良好,其最佳生长pH值为9,而普通小球藻则pH在7~9之间生长较好,其最佳pH值为8。共同培养的试验结果显示碱性环境中铜绿微囊藻的竞争优势强于普通小球藻,pH为8~10时β值大于α值,而pH=7时普通小球藻占优势,α值大于β值。
- 薛凌展黄种持林泽黄柳婷林学文吴妹英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普通小球藻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