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峰

作品数:28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电影
  • 6篇电影批评
  • 6篇中国电影
  • 3篇艺术
  • 3篇鸳鸯
  • 3篇鸳鸯蝴蝶
  • 3篇鸳鸯蝴蝶派
  • 3篇蝴蝶
  • 2篇导演
  • 2篇电影研究
  • 2篇新感觉
  • 2篇新感觉派
  • 2篇中国电影批评
  • 2篇文人
  • 1篇代人
  • 1篇当代人
  • 1篇当代中国人
  • 1篇导演艺术
  • 1篇电影本体
  • 1篇电影本体论

机构

  • 11篇浙江传媒学院
  • 10篇上海大学
  • 7篇武汉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28篇薛峰
  • 1篇孙燕
  • 1篇曲春景
  • 1篇石川
  • 1篇崔文东

传媒

  • 6篇电影艺术
  • 5篇当代电影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2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电影新作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汉字文化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丝路视野
  • 1篇中华文化与传...
  • 1篇”国家形象的...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4
  • 7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法更改的情怀——从《女足九号》看谢晋导演21世纪的艺术追求被引量:3
2007年
在家庭与国足、男性与女性、真实与虚构的纽结、缠绕与对抗中,谢晋将一个新中国老一代女足队员的故事嵌入历史与现实之间,再次写就了一个已经完成,并试图重新确认的历史叙事。在新世纪、后革命时代的语境下,《女足9号》可以引发对于中国"第三代"电影人集体呈现的革命时代国足情结的追溯;并且,在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的思潮中,性别叙事间或也给出了与"第五代"中国电影中曾经有过的"女性电影"的一个比对文本。
薛峰曲春景
关键词:女性电影
纪念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
2008年是法国伟大的电影批评家安德烈·巴赞(1918~1958)诞辰90周年、逝世50周年纪念。巴赞为人类留下了丰厚的电影理论遗产,尤其是他通过电影评论探索人类对于"真实"的原始渴望的努力。
石川薛峰
关键词:电影批评电影本体论
影乐交融与通感共生:中国电影里的琵琶音乐被引量:1
2020年
琵琶是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琵琶音乐被广泛运用到中国电影的配乐之中,其功能与特色可谓异彩纷呈。本文对不同曲风的琵琶音乐在中国类型电影中所产生的交融效果进行分析,认为琵琶音乐在电影中的循环运用不仅可以促成通感,也能对情感进行深层解构,琵琶音乐的田园风情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衬现实的残酷,而琵琶武曲更增添了中国武侠电影在"预言"和"呐喊"层面的独特魅力。琵琶音乐与电影制作的交融共生,从视听层面强化了中国电影作为一种民族艺术的集体文化想象。
李锦璐薛峰
关键词:电影音乐琵琶
印象散文:战前中国电影批评被引量:2
2012年
谈论现代中国电影批评,尤其是抗日战争前的中国电影批评,"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是绕不开的两个文人流派。包天笑、周瘦鹃、徐卓呆、范烟桥、郑逸梅、刘呐鸥、穆时英等人的诸多影评书写,默默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小品散文"的潮流,在电影书写领域拓展出一条"印象散文"的新脉络:富涵"诗意"与"理趣"的电影小品散文。这些电影"印象散文"是中国古典文艺批评之"抒情传统"在现代新兴文艺批评领域中的有效承传。现代中国电影批评史脉络中的"印象散文",根植于"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中的佼佼者自身"智"与"情"兼长并美、理性与感性交融互渗的"知性品格",更与他们的启蒙心态("市井启蒙"、"审美启蒙")紧密相连。
薛峰
关键词:电影批评小品散文鸳鸯蝴蝶派战前新感觉派
逃离与新生:上海影人南下香港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集中考察1937至1949年间上海影人南下香港的几次潮流,追溯影人行踪,探讨影人批量流徙及个体迁移的深层原因,更力图从几个侧面追问影人离沪、到港前后对于沪港电影的繁复影响,希望引起研究者对那段严酷时代中"影人南下"、"影人离散"议题的关注。
薛峰崔文东
关键词:逃离中考
关于损害股东优先购买权中股权变动的效力问题探讨
2018年
关于损害股东优先购买权股权变动效力问题既是一个实务难题,也是一个《公司法》上的理论争点。本文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相关规定,并结合案例来进行探讨。股权对外转让时履行通知义务的是转让股东,如果股东单方未履行公司法及司法解释固定的义务时应衡量其他股东和善意受让人的利益,同时应严格区分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与股权变动效力。另外,在相应条件构成时应适用股权善意取得。
薛峰
关键词:优先购买权股权变动善意取得
当代中国的“三种电影”与电影批评方法论被引量:3
2012年
什么是好电影,这是一个关于电影艺术的终极命题。"三种电影"的概念及一套标准可以试着探讨当代中国电影史和电影批评方法。"通俗电影"以娱乐宣泄、满足好奇梦幻、疏通道德情感为功能;"社会电影"以经世致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集体意识为使命;"探索电影"以形式实验、叩审人生哲理、揭示社会问题为追求。在当前中国电影多元并存、分化互渗的格局中,笼统区分优劣高下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真正确立电影功能"多元分工意识",分清电影批评标准,给予电影以"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的定位解析,才能有效过滤无序争论,从学理思考的源头上减少率性粗鄙的攻讦谩骂。
薛峰
关键词:电影批评
论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
本篇博士论文从中国电影批评的源头做起,以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思想文化和文艺批评上的特色与价值。同时,在总体上追问:传统文脉如何在“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
薛峰
关键词:电影批评
文献传递
韩愈赠序之突变及赠序之传播与接受被引量:6
2007年
文章主要探讨韩愈赠序在文体美学上的个性化突变,初步阐释唐代赠序的生存土壤和传播路径,并点出赠序在接受与再接受的过程中所给予自身以及读者的新生。
薛峰
关键词:文体赠序
华语历史电影的言情边际与当代想象被引量:2
2014年
华语历史电影源远流长,然而,从电影史的书写传统来看,"写实主义"很大程度上遮盖了"历史演义"。百年来的林则徐原型电影是考察华语历史电影的良好入口。《万世流芳》以社会言情传统翻新"刻板印象",履行的恰恰是电影关怀个体人生的通俗文化功能;《林则徐》以红色形象巩固了革命叙事;《鸦片战争》以"世界主义国家"的理念,传达出普世性的公理价值和理想目标。从吉奥乔·阿甘本阐释的"当代性"来看,《万世流芳》,尤其是《鸦片战争》,堪称"当代人"的时代想象。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正承传了华语历史电影作为"当代人"想象的优良传统。
薛峰
关键词:言情演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