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琳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大学生
  • 2篇英语
  • 1篇大学生英语
  • 1篇电影
  • 1篇电影改编
  • 1篇学生英语
  • 1篇学习者
  • 1篇演讲语篇
  • 1篇英语句法
  • 1篇英语学习
  • 1篇英语学习者
  • 1篇语句
  • 1篇语篇
  • 1篇中国大学生
  • 1篇忠实性
  • 1篇主题内涵
  • 1篇外语
  • 1篇文本
  • 1篇小说
  • 1篇小说文本

机构

  • 8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作者

  • 8篇薛琳
  • 2篇官群
  • 1篇吕婷婷
  • 1篇乔娇
  • 1篇潘猛

传媒

  • 2篇Sino-U...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on the basis of embodied philosophy: Take "experiencing English" as an example
2010年
Language teaching is a highly complex phenomenon so that 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science. The language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adopting a series of cognitive strategies within human beings' experiences. On the basis of outlook of experience,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can be regarded as a process of prediction, perception, reasoning and retrieving, in which the reader is an experiencing individual. Thus, experience is a clue in the reading process.
薛琳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cy strategies and English vocabulary strategies被引量:1
2009年
There is a positive transfer from native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to that of the second languag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shows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 learning strategies have profound effect o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y, lexicon as well as discourse categories. If the mutual effect can be applied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effectively, positive transfer emerges.
薛琳
大学生英语演讲语篇程式语使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程式语理念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理论为基础,围绕学习者演讲写作语篇中程式语使用受写作前任务变量影响的问题展开,指出解释程式语输入显性学习任务对学习者言语产出的影响。实验一描述了使用强化任务对介绍类语篇产出的影响,实验二描述了该任务对说解类语篇产出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该任务能够促进学习者程式语使用意识的形成和语篇能力的提高,对说解类演讲语篇程式语的使用影响更显著。
薛琳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演讲语篇
谈外语交际教学中任务设计的真实性被引量:10
2004年
对外语交际学习任务的研究是目前二语习得和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非目的语环境下外语学习者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真实语言环境的缺乏。真实性是外语交际教学中任务设计的重要理据之一。从真实性的定义、原则、应用等方面做出探讨 。
薛琳
关键词:交际教学课堂环境
公式语理念和汉语研究的关联问题探究
2011年
公式语研究在理论上有三个特点:词汇单位的再认识,语言研究的整体观,语法模式和心理模式的融合。公式语并不是静止的由若干词和短语组成的语料,而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公式化是语言的一个内在特征。受到近代西方语言哲学尤其是语料库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公式语的概念是围绕人脑处理言语过程提出的。公式语的界定和识别是开放式的,语法规则被淡化,词汇和语法的界限被模糊化,语言单位的边界也趋于模糊。而汉语的词语组合确定整体结构和语义的特点与这一理论核心相契合。公式语理念和汉语研究中的词组观及短语观的思想存在关联,体现在对语言单位的感知和整体结构语义的处理两个方面。以汉语为背景的公式语研究有很大潜力。
薛琳
中国学生英语句法启动效应:来自及物和与格的证据被引量:3
2017年
以词汇为基础的语言习得观认为学习者能够习得词汇,但是不能将词汇的使用规则归纳扩展到类似句法结构的其他词汇使用中;与之对立,以句法为基础的语言习得观认为学习者能够将听到的句法规则运用于类似的词汇所在的句子中。在这一对立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利用结构启动的范式验证动词的及物性和与格结构的启动是以词汇还是以句法为基础。实验一建立无启动的及物和与格结构生成的基线水平;实验二采用单向启动范式,受试单听启动句不重复,再描述图片;实验三采用双向启动范式,受试听完启动句后立刻重复,然后再描述图片。研究发现:第一,实验结果验证了句法启动是一种验证抽象句法能力的有效手段;第二,二语抽象表征与句法产出能力在低水平的学习者中已形成,语言能力高的受试语言习得能力吻合以句法为基础的习得观;第三,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受试都具备基本的词汇习得的抽象能力,但英语水平高的自主抽象能力强;第四,提升低水平学生的英语关键在于提升其句法的自主抽象能力。
薛琳潘猛官群
关键词:句法启动
坚毅和刻意训练与中国大学生英语成就的关系被引量:23
2015年
本研究考察了10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跟踪了他们一个学期英语刻意训练的情况,同时获取他们坚毅精神的指标变量,学期中利用期中考试成绩和英语四级水平考试分数作为衡量英语成就的标准,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坚毅指标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刻意训练的维度中对于英语学习策略的冥想和用英语思维能够显著预测学业成绩的高低。这启示我们应不断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反思修改提高,坚持每天既定的学习目标持之以恒,坚持用英语思维,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最终成就。
官群薛琳吕婷婷
关键词:坚毅刻意大学生
电影《暮色》改编对小说文本的忠实性与创造性
2016年
经典名著以及畅销小说都具有着独特的艺术吸引力与庞大的读者群,在以这些文学作品为基础开展电影改编的过程中,过度改动势必会导致作品原有艺术魅力的流失,但是事实上,电影艺术与文学艺术在故事的呈现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电影改编对文学文本做出的再创造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决定了在电影改编作品的创作中,如何实现忠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是电影改编者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乔娇薛琳
关键词:忠实性电影改编贝拉主题内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