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霞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炎支原体诱导儿童哮喘的免疫学观察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儿童哮喘的临床免疫学特点,以阐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间的密切联系。方法:将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3组进行比较,MP伴哮喘组30例,单纯MP不伴哮喘组30例,支气管哮喘组30例。检测每组的外周血WBC及分类,胸片,痰中嗜酸性细胞计数,血清IgE定量。结果:全部病例WBC总数无显著性差异,MP伴哮喘组和支气管哮喘组在外周血和痰嗜酸性细胞计数、IgE等方面高于单纯MP不伴哮喘组(P<0.05)。结论:MP感染可以诱导患儿哮喘,发病机理与免疫机制紊乱有关,抗感染治疗MP的同时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 宋竹涛张海燕袁晓霞
- 关键词:MP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嗜酸性细胞外周血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孟莉袁晓霞吴书杭陈志友张新荣
-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浆内皮素预后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围产相关危险因素及胆红素脑病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产科出生资料完整的22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回顾性分析,回归分析其病因构成和围产相关危险因素,比较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的血清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占同期出生新生儿的11.1%,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37.9%)、感染因素(30.3%)、溶血因素(16.1%)、母乳性黄疸(7.1%).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的血清胆红素及B/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处理孕期疾病、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围产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可以有效地控制并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血清间接胆红素/白蛋白比值可评估胆红素的毒性,用来指导临床治疗.
- 王云袁晓霞李小燕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
- 两种激素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重型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比较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MP)冲击疗法和地塞米松 (DEM)常规疗法治疗儿童急性重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儿童急性重型病毒性脑炎 6 0例随机分为 MP组和 DEM组 ,每组 30例 ,MP组用大剂量 MP冲击法 (第1~ 3天 2 0 mg/ kg·d,第 4~ 6天为 15 mg/ kg· d,第 7~ 9天用 10 mg/ kg·d,静脉给药 ;第 9天后改用强的松口服维持 ) ,DEM组用地塞米松 (0 .1~ 0 .3mg/ kg· d静脉给药 )。治疗后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的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比较 ,MP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的时程明显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MP组平均住院天数也较 DEM组缩短 (P<0 .0 5 ) ;两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大剂量 MP冲击疗法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优于 DEM疗法。
- 宋竹涛张海燕袁晓霞
- 关键词:地塞米松儿童
- 肠外营养和胃肠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出生后早期全肠外营养(TPN)和胃肠喂养(EN)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疗效。方法:将3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TPN组20例经静脉给予全营养混台液;EN组15例,经管饲间歇母乳或早产儿配方乳喂养。观察两组患儿7 d内体重变化、血浆蛋白、微量元素、血.脂、胆红素等指标。结果:TPN组3 d^7 d每日热能供给低于EN组,两组患儿7 d后恢复出生体重者分别占53.3%、80%(P<0.05),平均每日体重增长18.5 g/kg±5.7 g/kg、25.5 g/kg±9.4 g/kg(P<0.05)。患儿7 d的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及微量元素等均较出生时明显改善,两细.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营养可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提供能量和氮量,但早期胃肠道喂养优点明显,可替代TPNT和部分静脉营养。
- 吴书杭袁晓霞宋竹涛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早产肠外营养胃肠喂养
- 硫酸镁溶液辅助治疗严重儿童哮喘的肺功能变化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硫酸镁溶液辅助治疗严重哮喘儿童,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常规治疗组以雾化吸入2β受体激动剂、静脉滴注激素和氨茶碱为主;镁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25 mg/kgMgSO4溶液静脉滴注和60 mg/mL MgSO4溶液雾化吸入。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 d肺功能、血镁、尿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常规组哮喘缓解、住院天数明显长于镁联合组(P<0.05),其中治疗3 d后镁联合组哮喘缓解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镁剂造成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药物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后两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量、呼气高峰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镁联合组的肺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前和3 d后的血镁变化无显著性差异,3 d后镁联合组的尿镁与肌酐浓度比值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镁离子溶液辅助治疗儿童重度哮喘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 吴书杭袁晓霞宋竹涛
- 关键词:哮喘硫酸镁肺活量儿童
-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17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7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1 a余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惊厥多发生于1-2岁婴幼儿,都集中在病程的前3d,在1次病程中可单次或多次发作,惊厥多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大多正常,电话随访患儿均未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未发现复发惊厥病例。结论: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恢复快,预后良好。
- 袁晓霞王云宋竹涛
- 哮喘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白细胞介素-18、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检测的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白细胞介素-18(IL-18)、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水平与哮喘的关系及其检测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CCSP、IL-18、Eotaxin的水平,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哮喘组患儿血清CCSP浓度为(4.5±0.6)ng/m L,低于对照组的(12.4±2.6)ng/m L;哮喘组患儿血清IL-18浓度为(786.6±69.4)pg/m L,高于对照组的(96.3±11.9)pg/m L;哮喘组患儿血清Eotaxin浓度为(147.0±43.0)ng/m L,高于对照组的(84.0±32.0)ng/m 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CSP在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损伤、修复、呼吸道重塑过程中可能起保护作用;IL-18、Eotaxin因子参与了气道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且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 吴书杭袁晓霞张蔓莉
- 关键词:哮喘儿童CLARA细胞分泌蛋白白细胞介素-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