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世安
-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情况初步调查被引量:23
- 2010年
- 2009年5月对江苏省5个地区的22个县市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76份含根系和根际土壤的样本,经分离与鉴定表明,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CCN)在徐州、连云港、宿迁和盐城等地区都有分布,检出率为35%。徐州的沛县、丰县、邳州和睢宁等4个县市的小麦孢囊线虫病检出率超过90%。其中,丰县华山镇、沛县河口镇和丰县城东的田块孢囊密度较大,每100 mL土壤的平均孢囊数分别为161、159个和112个,每个孢囊的平均含卵量分别为187、190粒和174粒。这是小麦孢囊线虫病在江苏省发生的首次报道。
- 李红梅王暄裴世安乐秀虎梁中伟
- 关键词:小麦孢囊线虫病
- 不同杀线剂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2
- 2012年
- 小麦孢囊线虫病目前已在中国13个省(市区)的小麦种植区有发生与分布,其扩散与蔓延将直接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安全,系统开展小麦孢囊线虫病的防治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5%涕灭威颗粒剂(aldicarb)、3%克百威颗粒剂(carbofuran)、5%硫线磷颗粒剂(cadusafos)、10%苯线磷颗粒剂(fenamiphos)和0.5%阿维菌素颗粒剂(abamectin)等5种杀线剂各3个不同剂量在小麦返青期使用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对土壤中孢囊线虫的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各处理间的校正孢囊减退率差异并不显著;不同药剂处理后的小麦株高、单株根重和单株鲜重均优于对照,且小麦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有增加。其中0.5%阿维菌素颗粒剂30kg/hm2处理后的校正孢囊减退率最大值为55.13%,且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为18.54%;而0.5%阿维菌素颗粒剂60kg/hm2处理后小麦株高平均值最大,为59.32cm,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明显。由于0.5%阿维菌素颗粒剂能够明显抑制土壤中孢囊线虫的繁殖,同时促进植株生长并减少产量损失,因此,在小麦孢囊线虫重病田于小麦返青期施用0.5%阿维菌素颗粒剂30kg/hm2进行土壤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小麦孢囊线虫造成的损失。
- 裴世安王暄耿立新迟元凯刘炳良孙成刚乐秀虎李红梅
- 关键词:小麦孢囊线虫病杀线剂
-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鉴定及其化学防治研究
- 小麦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 CCN),是一类主要危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和牧草等禾谷类作物的植物病害,在全球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都有分布。目前CCN在中国已经蔓延到13个省(市)。全面了...
- 裴世安
- 关键词:小麦孢囊线虫化学防治
- 文献传递
- 江苏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核糖体DNA-ITS区序列分析被引量:26
- 2010年
- 对采集自江苏省徐州、宿迁、连云港和盐城4个地区的15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进行核糖体DNA-ITS区的RFLP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所有群体均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既具有与国外"B"型群体(印度群体)相同的AluⅠ和RsaⅠ酶切图谱,同时也具有中国群体独特的HinfⅠ和Tru9Ⅰ酶切图谱("C"型)。采用Neighbor-Joining法(MEGA4.0)构建的ITS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15个江苏群体均聚在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组(Heterodera avenae group)下的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复合种群(H.avenae complex)分支内,且多数江苏群体与草地孢囊线虫(H.pratensis)德国和俄罗斯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通过江苏群体与其他近源群体的ITS序列分析比较,河南郑州群体与澳州孢囊线虫(H.australis)的遗传距离较近,青海群体和河南郑州群体在分子遗传水平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江苏省和我国其他省份的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王暄梁中伟裴世安乐秀虎李红梅彭德良
- 关键词:禾谷孢囊线虫核糖体DNAITS区序列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