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利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DC-CIK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
- 2021年
-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Karnofsky(KPS)评分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6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包括止痛、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不包括免疫治疗),观察组给予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KPS评分、SCL-90评分,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有效率(32.00%vs.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6,P=0.333),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72.00%vs.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3,P=0.04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KPS提高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4.00%(χ^(2)=3.947,P=0.047);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状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评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可在24 h内消失,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强免疫杀伤功能,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临床疗效较好,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安全性及耐受性好,可适用于晚期不能接受放、化疗的NSCLC患者。
- 贾霖高飞贾利陈宓钟昆王允韩建军何君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DC-CIKKPS评分SCL-90评分
- 癌症病人的心理治疗被引量:6
- 2006年
- 贾霖贾利王允高飞韩建军于长湖
- 关键词:癌症心理治疗
-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卵巢癌伴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卵巢癌伴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共42例卵巢癌伴腹腔积液患者分为热疗组和非热疗组。热疗组21例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静脉化疗。非热疗组21例采用腹腔灌注化疗+静脉化疗,剂量与对照组相同。每组治疗均为3个周期。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腹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热疗组有效率80.95%,明显高于非热疗组的66.67%。结论热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卵巢癌伴腹腔积液具有协同作用,增强抗癌效应。
- 王允贾霖高飞贾利韩建军
- 关键词:内生场热疗化疗疗效观察
- 干扰素调节因子-5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的表达,探讨其在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迁移与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鼻咽癌旁组织与鼻咽癌组织中IRF-5的表达水平。随机将CNE-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病毒组和病毒转染组,分别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划痕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测定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IRF-5、金属蛋白酶-2(MMP-2)、E-cadherin、趋化因子-12(CXCL-12)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鼻咽癌组织中IRF-5 mRNA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P<0.05);(2)病毒转染组细胞在培养24h、48h和72h时OD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和空白病毒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病毒转染组细胞的划痕宽度较正常对照组和空白病毒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4)病毒转染组穿膜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和空白病毒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5)病毒转染组细胞的IRF-5和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空白病毒对照组显著升高,而MMP-2、CXCL-12和CXCR-4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空白病毒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IRF-5的低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过表达IRF-5能够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IRF-5可能通过增加E-cadherin表达而抑制MMP-2、CXCL-12和CXCR-4表达而发挥作用。
- 高飞贾霖韩建军王允贾利陈宓何君刘小军代红春
- 关键词:鼻咽肿瘤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 替吉奥联合腹腔灌注顺铂热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腹腔灌注顺铂热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组Ⅲ~Ⅳ期胃癌42例,其中低分化腺癌18例,黏液腺癌15例,印戒细胞癌5例,管状腺癌4例。其中,有腹腔积液的12例。治疗方案为替吉奥40mg bi...
- 韩建军贾霖高飞贾利王允何君陈宓
- 文献传递
- 替吉奥联合腹腔灌注顺铂热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腹腔灌注顺铂热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共入组Ⅲ~Ⅳ期胃癌42例,其中低分化腺癌18例,黏液腺癌15例,印戒细胞癌5例,管状腺癌4例.其中,有腹腔积液的12例.治疗方案为替吉奥4...
- 韩建军贾霖高飞贾利王允何君陈宓
- 关键词:胃癌顺铂腹腔灌注
-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患者心理问题和主要照顾者心理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规范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及主要照顾者进行每周一次的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规范的抗肿瘤治疗。使用TDL生活质量测定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在心理干预前、干预8周后对两组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分别进行2次问卷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对计划治疗的完成情况。应用SPSS12.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能完成预计治疗的人数为51例,对照组为38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组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TDL生活质量测定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加入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能提高癌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癌症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心理问题和主要照顾者心理问题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 贾利王丹贾霖韩建军王允高飞陈宓苏寒
- 关键词:心理干预肿瘤主要照顾者
- 全脑放疗同步瘤床推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比较合并1~4个脑转移灶的肺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age-guid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G-IMRT)技术行全脑放疗(wholebrain radiotherapy,WBRT)同步瘤床推量及序贯瘤床推量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最佳放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确诊为肺癌脑转移患者共98例,选取接受WBRT+同步瘤床推量放疗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接受WBRT后序贯瘤床推量放疗的4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两组患者均采用IG-IMRT,治疗过程中每天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校对摆位误差。结果观察组的放疗总有效率、肿瘤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7.80%(43/49)、95.92%(47/49)、65.31%(32/49)高于对照组的61.20%(30/49)、81.60%(40/49)、44.90%(2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生存期观察组(15月)高于对照组(12月)。安全性评价:无3、4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恶心、呕吐、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损伤。结论图像引导下适形调强全脑放疗同步瘤床推量可能是临床治疗肺癌脑转移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何君张成大贾霖韩建军高飞王允贾利贾冬陈艳
-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瘤全脑放射治疗大分割
- 结直肠癌患者DHRS9表达下调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探讨
- 目的 脱氢酶/还原酶家族成员9(DHRS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异常,但其在患者疾病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组织DHRS9表达对疾病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63...
- 贾利
- 关键词:结直肠癌生存率预后标志物
- 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比较常规放疗(CR)、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疗(IMRT)治疗食管癌的照射体积、近期、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R组42例,3D-CRT组45例,IMRT组40例,分析近期、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3组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和临近危及器官(OAR,双肺、脊髓、心脏)的照射体积。结果:靶区比较发现,GTV、CTV及PTV平均值在CR组、3D-CRT组和IMRT组逐渐增加,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GTV、CTV及PTV最小值在CR组、3D-CRT组和IMRT组逐渐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AR比较发现,GTV、CTV及PTV的最大值在CR组、3D-CRT组和IMRT组逐渐减小,3D-CRT组显著低于CR组,IMRT组显著低于3D-CRT组(P<0.05)。3D-CRT组和IMRT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CR组(P<0.01),但3D-CRT组和IMRT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和IMR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R组(P<0.01),但3D-CRT组和IMR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1年生存率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但3D-CRT组和IMRT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CR组(P<0.05)。结论:3D-CRT和IMRT能显著提高食管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减轻患者的放射性损伤,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 韩建军贾霖贾利何君刘小军
- 关键词: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