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麾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2篇多模式
  • 2篇血性
  • 2篇溶栓
  • 2篇肾上腺
  • 2篇尿管
  • 2篇脐尿管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卒中
  • 2篇卒中
  • 2篇胃癌
  • 2篇细胞
  • 2篇静脉溶栓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缺血
  • 2篇急性缺血性
  • 2篇急性缺血性卒...
  • 2篇恶性
  • 2篇磁共振
  • 1篇蛋白

机构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3篇贾麾
  • 6篇孔垂泽
  • 6篇刘涛
  • 2篇高连波
  • 2篇毕建斌
  • 2篇荆宏伟
  • 2篇郭潇繁
  • 2篇田沈
  • 1篇刘千朔
  • 1篇孙婷婷
  • 1篇李琳
  • 1篇刘磊
  • 1篇徐岩
  • 1篇于长江
  • 1篇李晓瑛
  • 1篇周环
  • 1篇宋永喜
  • 1篇王正则
  • 1篇张晓宇
  • 1篇李泽良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式磁共振指导下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目的:   评价多模式磁共振指导下超时间窗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A组)、强化抗栓治疗组(B组)...
贾麾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卒中
文献传递
原发性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男6例,女10例,年龄平均47岁,肿瘤直径平均9.5cm。16例患者相关内分泌检查均提示无异常。B超显示肿瘤内回声和形态多不规则,MRI,CT总体表现为肿瘤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周边明显强化。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6例;Ⅲ期6例;Ⅳ期3例。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癌。术后随访4例至今存活。结论:B超、CT、MRI可帮助诊断原发性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癌。积极手术是确切的治疗手段。50岁以上人群应以B超等影像检查监测肾上腺,以便早期发现。
刘涛贾麾孔垂泽
关键词:肾上腺恶性肿瘤
脐尿管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的诊断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该例恶性嗜铬细胞瘤病例的研究,探讨脐尿管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该例脐尿管副神经节细胞瘤77岁老年男性患者进行有无高血压病史排查、常规血生化、尿培养及腹部超声影像学等检查,并应用哌唑嗪控制血压及全麻下行部分膀胱电切术和脐尿管韧带切除术等治疗。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组织为副神经节细胞瘤。随访8个月,患者因肿瘤复发而死亡。结论脐尿管副神经节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刘涛孔垂泽贾麾
关键词:副神经节细胞瘤脐尿管恶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微量元素被引量:1
2010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l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随着DM病程的延长而增加,严重程度也随之进行性加重,目前已经成为导致成年人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然而,对于DR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多种说法,尚未有任何一种理论得到公认。大量实验性研究和临床研究显示,DR的确切发病机制与多元醇通路异常,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的堆积、蛋白激酶C激活、氧化应激学说、细胞因子等作用有关。在诸多机制中,有关微量元素的作用成为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微量元素是人体内各种酶,核酸和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参与人体细胞代谢及各种生理活动。本文将从DR发病机制的角度,对几种微量元素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以下综述。
贾麾李晓瑛郭潇繁刘磊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微量元素
RNA干扰下调p53抑制因子iASPP表达对膀胱癌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RNA干扰使p53抑制因子iASPP表达下调对膀胱癌细胞的影响。方法iASPP siRNA慢病毒感染人膀胱癌细胞株5637和T24,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ASPP的表达;噻唑盐法测定细胞生长;集落形成测定法检测集落形成比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iASPP siRNA慢病毒感染后细胞iASPP mRNA为0.60±0.02,低于阴性对照慢病毒组(1.00±0.03,P〈0.05)。膀胱癌细胞iASPP蛋白表达降低。iASPP下调能抑制人膀胱癌细胞5637和T24的生长和增殖(P〈0.05),每个集落中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集落数目也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iASPP siRNA慢病毒5637细胞培养中的G1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慢病毒组,分别为(51.94±0.98)%和(46.00±0.77)%;T24细胞结果与之类似,分别为(60.04±0.45)%和(53.62±0.6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NA干扰能够使膀胱癌细胞iASPP表达下调,从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刘涛李琳贾麾荆宏伟孔垂泽
关键词:RNA干扰IASPP肿瘤抑制蛋白质P53膀胱肿瘤
抚顺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及知晓率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抚顺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知晓率,为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取489名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知晓率普遍偏低。结论:抚顺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仍有很大改善空间,政府应积极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郭潇繁孙婷婷贾麾张晓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知晓率
外伤后肾上腺迟发性出血的诊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外伤后肾上腺迟发性出血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外伤后肾上腺迟发性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6例外伤后肾上腺迟发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后肾上腺迟发性出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1例出现肾上腺功能下降。CT及MRI无增强改变,3例手术后病理显示肾上腺血肿,手术清除血肿后恢复佳。结论外伤后肾上腺迟发性出血无特异性诊断方法,易误诊,B超、CT和MRI对诊断有一定价值,清除血肿时应尽量保存健康肾上腺组织。
刘涛贾麾荆宏伟孔垂泽毕建斌
关键词:创伤肾上腺出血
肾癌根治术中副损伤的防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术中副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对46例肾癌根治术中副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中脾脏损伤29例、结肠浆肌层裂伤3例、胰尾损伤1例、肝脏损伤10例、十二指肠肌层损伤1例、下腔静脉损伤2例。均行手术治疗并治愈出院。结论副损伤是肾癌根治术中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主要是手术。
刘涛孔垂泽贾麾李泽良毕建斌
关键词:肾肿瘤肾癌根治术脏器损伤
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应用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对患者发生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并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153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等),其中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72例、单纯药物治疗81例。治疗48个月后,对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后24个月时,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发生率显著高于动脉支架成形术组(P<0.05)。48个月后153例患者中共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7例,单因素分析表明嗜烟(吸烟>10年,每日>20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侧颈内动脉轻度狭窄、房颤、支架成形术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支架成形术(OR=0.44,95%CI:0.21~0.88,P=0.01)是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性因素。高血压病史(OR=1.79,95%CI:1.22~2.01,P<0.01)、房颤(OR=1.57,95%CI:1.01~1.98,P=0.03)是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支架成形术可显著降低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与高血压病和房颤相关,且与高血压病相关性较高。
刘千朔于长江贾麾王正则田沈高连波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认知功能障碍
胃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在于广泛的侵袭和转移。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受多因素调控、多种基因参与的多步骤、多阶段、连续复杂的主动过程,很多机制现在还不清楚。但是目前很多研究表明肿瘤间质中的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步骤。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这两个步骤基因水平上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并发现了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多种基因通过不同方式调控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导致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贾麾宋永喜王洪
关键词:胃癌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