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丽

作品数:109 被引量:46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专利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3篇纳米
  • 20篇污染
  • 18篇磁性
  • 15篇磁性纳米
  • 14篇污染物
  • 12篇纳米材料
  • 10篇氧化钛
  • 10篇纳米管
  • 10篇二氧化钛
  • 10篇催化
  • 9篇金属
  • 9篇环境水
  • 9篇腐殖酸
  • 8篇有机污染物
  • 8篇水质
  • 8篇水质基准
  • 7篇水环境
  • 7篇萃取
  • 7篇催化剂
  • 6篇毒性预测

机构

  • 104篇中国环境科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生...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江南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09篇赵晓丽
  • 70篇吴丰昌
  • 29篇汤智
  • 23篇赵天慧
  • 16篇白英臣
  • 15篇廖海清
  • 11篇冯承莲
  • 11篇李会仙
  • 9篇汪浩
  • 8篇魏源
  • 7篇蔡亚岐
  • 7篇王宏洋
  • 7篇穆云松
  • 6篇张瑞卿
  • 4篇朱元荣
  • 4篇符志友
  • 4篇苏海磊
  • 4篇陈曲
  • 3篇史亚利
  • 3篇牛红云

传媒

  • 18篇环境科学研究
  • 6篇生态毒理学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化学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第五届全国环...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11篇2022
  • 8篇2021
  • 14篇2020
  • 14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1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环境基准理论与方法学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被引量:16
2015年
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介质中的环境要素对特定保护对象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限值,是环境标准制修订的科学依据。环境基准理论与方法学一直是国际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也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重大科技需求。本文在总结国际和我国环境基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基准的基本概况、理论方法学及重要进展。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和环境基准科技需求,综合分析了与环境基准理论方法学密切相关的系列关键科学问题。
冯承莲赵晓丽侯红黄薇宋静李会仙孟伟吴丰昌
关键词:环境基准水质基准环境要素生物富集本地化
中国环境基准研究重点方向探讨被引量:17
2015年
环境基准是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国家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主要是依据特定对象在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数据,以及与环境要素的剂量效应关系数据,通过科学判断得出的,涉及环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前沿学科领域。国家环境基准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环境基准研究的学科特点和国际前沿,结合国家科技需求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环境基准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1)环境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2)环境基准基础数据库;3)基准目标污染物的筛选甄别和优先排序技术;4)水体营养物基准;5)生物测试与毒性评价技术;6)人体暴露评价理论与相关技术;7)环境基准的审核和校对;8)环境基准与标准转化理论及其对环境管理支撑技术。本文从环境基准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与环境基准研究紧密相关的8个重点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未来重点研究内容。同时指出,这些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环境基准研究的根本,未来环境基准的长期战略发展必将是建立在各个重要方向长足发展的基础之上,环境基准研究也必带动这些方向的共同蓬勃发展,为环境地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发展注入活力。
赵晓丽赵天慧李会仙霍守亮徐建冯承莲许宜平段小丽王铁宇侯红孟伟吴丰昌
关键词:环境基准生态功能分区风险评估
氧化铁-氧化铝复合纳米除氟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测试仪器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纳米氧化铁-氧化铝复合材料,将它作为去除水中氟离子的吸附剂,用来去除大体积饮用水中氟离子,处理过的水中的氟含量低于国家标准。与传统的除氟剂相比,该除氟剂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
蔡亚岐赵晓丽王杰明
文献传递
评价纳米金属氧化物健康效应的QSAR毒性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中有毒物质预测领域,具体为评价纳米金属氧化物健康效应的QSAR毒性预测方法,根据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结构特征与细胞毒性效应的定量关系预测未知金属氧化物的毒性终点;是综合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理化结构参数和特殊致毒机理...
穆云松吴丰昌廖海清赵晓丽白英臣刘跃丹庞成芳郄玉
文献传递
中国主要水体DDT生态风险的初步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中国主要淡水水体DDT的浓度数据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效应浓度数据的概率分布曲线,采用联合概率法和商值概率分布法对中国主要淡水水体DDT的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同时根据SSD曲线计算各类水生生物的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s for 5% the species),对各类水生生物的敏感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DDT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HC5分别为1.90和3.09μg·L-1,无脊椎动物对DDT较为敏感;对鱼类、昆虫类和甲壳类的HC5分别为3.24、1.59和2.01μg·L-1,昆虫类对DDT最敏感,鱼类最不敏感.两种概率风险评价结果一致,中国水体DDT对水生生物的风险较小;不同类别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表明,DDT对脊椎动物的风险大于无脊椎动物;DDT对无脊椎动物的风险最大,其次是甲壳类,对鱼类的风险最小.
郭广慧吴丰昌何宏平冯承莲李会仙张瑞卿赵晓丽廖海清
关键词:DDT生态风险评价概率风险评价
制备高通量、抗污染PDA/PEI纳米颗粒膜用于农村含油生活污水处理被引量:4
2022年
水处理分离膜具有纳米尺度筛分孔道,虽适合分散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油水乳化液,但膜污染严重,导致膜通量较低.因此,设计抗污染、高通量水处理分离膜可实现农村含油生活污水高效处理.本文采用真空辅助自组装技术,在高分子膜表面及内部负载聚多巴胺(PDA)/聚乙烯亚胺(PEI)纳米颗粒,制备了PDA-NP膜.由于纳米颗粒含有丰富的亲水基团,改性后膜纯水通量及农村含油生活污水通量恢复率分别高达(741.23±17) L/(m^(2)·h)及99.4%,实现了高通量、抗污染目标;另外,对农村含油生活污水TOC的去除率达45.12%,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贺斌马宇高芳赵晓丽
关键词:抗污染高通量
一种绿色改性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改性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材料由氧化石墨烯(GO)、纳米铁或氧化石墨烯、硫酸亚铁和腐殖酸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胶体态制备、还原、干燥、检测等步骤,所用还原剂纳...
王凡凡赵晓丽魏源郭飞吴丰昌
文献传递
一种磁性共价有机框架固相萃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有机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固相萃取剂的应用。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由FeCl<Sub>3</Sub>·6H<Sub>2</Sub>O、FeCl<Sub>2</Sub>·4H<S...
赵晓丽吕宏洲王珺瑜汤智吴爱明
文献传递
亚微米级Cu_3(BTC)_2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水/溶剂热法合成了铜的亚微米级有机金属框架Cu_3(BTC)_2,并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及光电子能谱仪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及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将制备的Cu_3(BTC)_2用于吸附去除水中亚甲基蓝(MB)污染物。吸附结果表明,MB在Cu_3(BTC)_2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当MB初始浓度为30mg/L时,平衡吸附量为29.5mg/g,当初始浓度提高到300mg/L时,平衡吸附量达到244.3mg/g,吸附效果优于文献中报道的大部分吸附材料。
刘双柳施春红牛红云蔡亚岐赵晓丽吴丰昌周北海
我国生态环境与健康一体防控的若干问题与战略对策
2023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扩张化,人畜共患病和食品安全等事件频发,面对人与自然日益紧张的矛盾以及复杂的、难以解释的人类疾病问题,为了进一步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的部署,提出了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一体防控”的理念,从整体视角处理复杂的生态环境与健康问题,联动不同部门、不同学科突破信息壁垒,解决当前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国在“一体防控”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包括以中山大学为依托成立One Health研究中心,在疫情防控上实施多学科的联防联控,全周期上的生物监测以及新的交叉学科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均体现了我国“一体防控”的理念,但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通过系统梳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体防控”的思想,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生物、环境与人体健康领域的共建共治,建立“一体防控”的官方机构,形成多部门联动、多学科交叉、多维度协同的治理体系和方法;推动“一体防控”理念下的基础调查研究和监测网络的建设,加强全周期的科学技术手段,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段小丽郭倩曹瑜函曹素珍王贝贝秦宁赵晓丽吴丰昌
关键词:生态健康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