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新

作品数:79 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3篇耐药
  • 23篇耐药性
  • 13篇杆菌
  • 11篇药性分析
  • 11篇耐药性分析
  • 11篇抗体
  • 9篇阴性杆菌
  • 9篇革兰
  • 9篇革兰阴性
  • 9篇革兰阴性杆菌
  • 8篇呼吸道感染
  • 8篇关节炎
  • 6篇药物
  • 6篇染色
  • 6篇细胞
  • 6篇下呼吸道
  • 6篇下呼吸道感染
  • 6篇老年
  • 6篇类风湿
  • 5篇血液流变

机构

  • 70篇新乡医学院第...
  • 23篇新乡医学院
  • 6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78篇赵永新
  • 28篇张铁汉
  • 14篇王伟
  • 12篇王伟娟
  • 11篇王妍妍
  • 8篇王东霞
  • 8篇刘晓军
  • 8篇张菁菁
  • 7篇张莉
  • 7篇李晓芳
  • 7篇许彩青
  • 7篇王侠
  • 6篇郑辉
  • 5篇郭庆合
  • 5篇秦静
  • 4篇范文艳
  • 4篇靳隽
  • 4篇许娜
  • 4篇李敏
  • 3篇张卫群

传媒

  • 8篇新乡医学院学...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中国民康医学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乡村医药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康复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12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1篇1999
  • 2篇1998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流变学变化对脂肪肝的影响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对脂肪肝的影响。方法脂肪肝患者4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脂肪肝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0.001)。血沉和血沉K值较正常对照组低(分别为P<0.01和0.02)。
张莉赵永新桂新
关键词:脂肪肝血液流变学超声检查
免疫印迹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对照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欧蒙免疫印迹法不同项目阳性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不同核型的相关性。方法对比分析251例欧蒙印迹法不同项目阳性病例的抗体谱类型与其ANA阳性核型。结果欧蒙印迹法抗体类型不同,ANA荧光核型有很大差别,规律不明显。结论依据荧光核型来推断抗ENA等抗体不可靠。
张铁汉赵永新郑辉王伟娟
关键词:抗核抗体自身抗体免疫印迹
关节炎患者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活性及抗原含量检测
张铁汉王春燕王伟娟王伟赵永新刘小军许彩青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等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05年
目的 探讨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WBC、中性粒细胞、ESR等指标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1 4 1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CRP、NAP、WBC、中性粒细胞、ESR测定 ,结果通过统计学处理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5项指标均有异常 ,CRP增高较显著。细菌感染CRP增高较非细菌感染增高显著。结论 血清CRP是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快速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
赵永新李倩张莉
关键词: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沉降率
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析
赵永新王侠王辉张铁汉
免疫金银染色法测定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免疫金银染色法,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以中性粒细胞基质片为抗原,以胶体金标记的羊抗人IgG为第二抗体,加银染液,普通光镜镜检判断结果;用此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28例正常人和69例相关疾病的患者血清标本共97例。结果两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差异,两法符合率为100%。结论免疫金银染色法可替代ⅡF法,便于基层单位应用。
张铁汉赵永新郑辉王伟娟刘晓军许采青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免疫金银染色中性粒细胞
关节炎患者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活性及抗原含量检测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抗原含量和酶活性水平的差异,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G6PI抗原含量和活性是否有相关性,探讨RA患者G6PI抗原含量升高机制。方法:对172例临床已确诊的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和20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速率法分别测定各例患者血清中G6PI抗原含量和酶活性。结果:56例RA患者血清中G6PI抗原含量为3.009μg/ml,活性为164.575U/L;116例非RA关节炎患者血清中G6PI抗原含量为0.019μg/ml,活性为65.6U/L;健康对照组血清中G6PI抗原含量为0.0135μg/ml,活性为67.72U/L。结论:RA患者与其他关节炎患者相比,G6PI抗原含量显著增高,有诊断价值;RA患者G6PI抗原含量和活性之间无相关性,r=0.007;G6PI活性:SLE>AS>RA>其他关节炎;用免疫方法检出的G6PI可能是具有酶活性G6PI的互补蛋白。
张铁汉王春燕王伟娟王伟赵永新刘小军许彩青
关键词:关节炎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蝎素组分Ⅲ对Jurkat细胞NF-кB通路的调节作用
2011年
目的:研究蝎素组分Ⅲ(SVC-Ⅲ)对Jurkat细胞NF-кB通路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0.1、1.0、10、100ng/mL)SVCⅢ刺激Jurkat细胞,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KK1和IкBa mRNA表达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NF-κB活化情况。结果:低剂量的SVC-Ⅲ(0.1、1.0 ng/mL)对IKK1、IкBa及NF-кB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0ng/mL促进作用最强,中、高剂量SVC-Ⅲ(10 ng/mL、100 ng/mL)对IKK1、IкBa及NF-кB则有抑制作用。结论:不同剂量的SVC-Ⅲ对NF-кB呈现活化或抑制作用,因此对T淋巴细胞中NF-кB通路的调节具有剂量依赖性。
赵永新宋向凤郭继强王辉
关键词:JURKAT
IGF-1、PGRN、miR-922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中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颗粒蛋白前体(PGRN)、微小RNA-922(miR-922)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儿血清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月救治中心和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初诊ALL患儿为观察组,根据ALL危险度分层将ALL患儿分为标危(29例)、中危(45例)、高危(36例),另选取同期11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危险度分层ALL患儿血清IGF-1、PGRN、miR-922水平,分析三项血清指标与ALL患儿危险度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及与ALL患儿病情中、高危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IGF-1、PGRN、miR-92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LL患儿不同危险度分层血清IGF-1、PGRN、miR-922水平比较:标危<中危<高危(P<0.05);血清IGF-1、PGRN、miR-922水平与ALL患儿危险度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危险度分析显示,血清IGF-1、PGRN、miR-922为高值时会增加患儿中、高危风险,RR值分别为4.337、3.139、4.475,95%CI分别为2.249~8.364、1.803~5.467、2.189~9.151(P<0.05)。结论:血清IGF-1、PGRN、miR-922水平与ALL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在评估ALL危险度方面具有良好价值。
王平赵永新田鹏飞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危险度
2009-2011年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肠球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2009-2011年我院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特点及流行分布,为合理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连续分离的、不重复的肠球菌92株,以2010CLSI纸片扩散法为判断标准,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3年来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粪肠球菌52株,屎肠球菌23株。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41%)和腹腔引流液(24%)。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高水平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均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肠球菌。结论:屎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应加强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监测,防止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传播。
王伟马冰王妍妍李闯赵永新
关键词:肠球菌抗生素耐药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