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瑾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CDH1
  • 6篇胶质
  • 5篇缺血
  • 5篇脑缺血
  • 4篇星形
  • 4篇星形胶质
  • 4篇胶质细胞
  • 3篇蛋白
  • 3篇氧糖剥夺
  • 3篇神经元
  • 3篇全脑
  • 3篇全脑缺血
  • 3篇慢病毒
  • 2篇星形胶质细胞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周期
  • 2篇周期蛋白
  • 2篇细胞反应

机构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邱瑾
  • 12篇姚文龙
  • 12篇张传汉
  • 7篇钱巍
  • 4篇张雪
  • 4篇祁月红
  • 3篇张玥
  • 3篇邹姮婧
  • 2篇燕琳
  • 2篇万里
  • 2篇桂伶俐
  • 2篇祝畅
  • 2篇柳璐
  • 1篇罗爱林
  • 1篇李大佳
  • 1篇田玉科
  • 1篇陈志则
  • 1篇李平
  • 1篇李艳
  • 1篇石小云

传媒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noN蛋白在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中转录共轭因子SnoN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手术1、3 d组各10只。手术组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结扎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第一椎间孔及颈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及Sno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noN及TGF-β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1、3 d海马CA1区部分神经元缺失,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术后1、3 d海马区SnoN、TGF-β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组织SnoN表达增高,可能通过激活TGF-β通路参与神经元缺血性凋亡过程。
张玥姚文龙邱瑾张雪邹姮婧燕琳张传汉
关键词:脑缺血转化生长因子Β神经元
细胞周期末期促进复合物及其调节亚基Cdh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认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细胞周期成分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及胶质细胞增殖活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周期末期促进复合物(anaphase promoting complex,APc)及其调节亚基Cdh1是联系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细胞周期成分的中间枢纽,是细胞周期进程调控的关键蛋白。现就APC-Cdh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邱瑾钱巍张传汉
关键词:脑缺血胶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
慢病毒过表达Cdh1蛋白对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慢病毒过表达Cdh1蛋白对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1)随机分为Cdh1慢病毒组及空病毒组,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dh1及Skp2蛋白表达的变化;(2)随机分为单纯氧糖剥夺/复氧组、Cdh1慢病毒干预组、空病毒干预组,氧糖剥夺1h复氧48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与空病毒组相比,Cdh1慢病毒组Cdh1蛋白表达总量增加,Skp2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单纯氧糖剥夺/复氧组相比,Cdh1慢病毒干预组细胞反应性增殖受到抑制(P<0.05),空病毒组没有变化(P>0.05)。结论慢病毒过表达Cdh1蛋白对氧糖剥夺再复氧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邱瑾姚文龙张玥邹姮婧石小云李大佳张传汉
关键词:增殖氧糖剥夺慢病毒
大鼠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CDH1小干扰RNA真核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构建大鼠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INPC)CDH1小干扰RNA(siRNA)真核载体。方法根据大鼠CDH1基因的编码序列设计3个小发夹RNA(shRNA)干扰序列及1个阴性对照序列,根据pENTR/H1/TO中间载体说明书设计并合成相应的DNA单链,退火后分别连接到pENTR/H1/TO线性载体上,形成完整载体,提取CDH1 siRNA真核载体后(分别为CDH1 siRNA1、CDH1 siRNA2、CDH1 siRNA3和CDH1 siRNA对照),进行DNA测序鉴定。采用Lipofectamine 2000法,分别将成功构建的CDH1 siRNA真核载体转染大鼠INPC,于转染24h和48h时计算INPC转染效率=INPC成功转染数/细胞总数,于转染48h时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INPC CDH1 mRNA的表达。结果经DNA测序鉴定构建的3个CDH1 siRNA真核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载体所插入的RNA干扰序列均正确,无碱基突变或缺失;INPC转染24h与48h时转染效率分别为(54±5)%和(36±4)%;CDH1 sinNA2转染INPC 48h时INPC CDH1 mRNA表达水平较CDH1 siRNA3降低,且两者均低于CDH1 siRNA1(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大鼠INPC CDH1 siRNA真核载体。
姚文龙张传汉柳璐祝畅邱瑾桂伶俐田玉科
关键词:干细胞
氧糖剥夺对Cdh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出现了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殖这一病理过程。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殖对于神经元甚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而言,都是有利有弊的,其综合效应更倾向于有害的方面。研究脑缺...
邱瑾
关键词:氧糖剥夺慢病毒糖酵解
文献传递
舌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困难气道管理:2例病例报道及文献总结
2024年
舌扁桃体肥大(LTH)是导致未预料困难气道的原因之一。由于常规的气道评估难以发现,易被忽视,目前国内相关文献报道极少。文章回顾性总结了2022年5月、2023年3月发生的2例LTH患者在全麻诱导期间出现困难气道及其处理经验,并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相关的文献报道,分析LTH患者气道管理的注意事项及风险,为临床上处理LTH引起的困难气道提供参考。
李艳姚文龙邱瑾万里罗爱林
关键词:舌扁桃体肥大困难气道气管插管
原代缺氧缺糖损伤神经元模型Cdh1及其下游底物的表达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课题组前期实验已证实Cdh1在大鼠海马、皮质均有大量表达,且体外实验发现神经元中Cdh1表达高于神经干细胞,可能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有关。但细胞周期末期促进复合物调节亚基Cdh1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体外构建原代缺氧缺糖损伤神经元模型,观察Cdh1及其下游底物表达变化。方法:取出生24 h内乳鼠大脑皮质,体外培养原代神经元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使用无糖Earle’s液替代细胞培养液,利用三气培养箱充以氮气建立原代神经元缺氧缺糖模型,缺氧处理1 h后复氧。于缺氧前、缺氧缺糖损伤后6 h、1 d,3 d,7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神经元Cdh1及其下游底物Skp2、Cyclin B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体外缺氧缺糖损伤后,原代神经元Cdh1及其下游底物Cyclin B1表达上调(P<0.05),Skp2表达均下调(P<0.05)。提示,体外缺氧缺糖损伤后神经元Cdh1表达升高,可能通过泛素化降解Skp2参与缺氧性神经元凋亡等病理过程。
钱巍邱瑾祁月红姚文龙张雪张传汉
关键词:CDH1缺氧缺糖SKP2
氧糖剥夺对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Cdh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对星形胶质细胞内Cdh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体外纯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1h复氧组、氧糖剥夺6h复氧组,Western blot检测Cdh1及Skp2蛋白的表达变化;②将体外纯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6h组、单纯缺氧6h组,Western blot检测Cdh1蛋白的表达变化,血糖仪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氧糖剥夺1h复氧组、氧糖剥夺6h复氧组Cdh1蛋白表达均下降,Skp2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氧糖剥夺1h复氧组与氧糖剥夺6h复氧组组间Cdh1、Skp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对照组相比,氧糖剥夺6h组Cdh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单纯缺氧6h组没有明显变化,氧糖剥夺6h组与单纯缺氧6h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缺氧6h组细胞外液葡萄糖摄取率低于对照组(即常氧组)[(21.43±6.74)%vs.(26.98±9.21)%,P<0.05]。结论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内Cdh1蛋白表达减少,其变化与细胞外液中缺少葡萄糖有关。
邱瑾姚文龙张玥邹姮婧燕琳张传汉
关键词: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脊髓部分横切损伤后APC-Cdh1在损伤脊髓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部分横切损伤后损伤脊髓组织中APC-Cdh1 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APC-Cdh1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成年SD大鼠脊髓部分横切模型(T_(10)~T_(11)),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按实验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综合评分标准进行CBS评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损伤区脊髓组织APC-Cdh1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h1表达的部位。结果对照组和模型组术后不同时间点CB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天Cdh1 mRNA表达减少(P<0.05),术后第7天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14天又降低(P<().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在脊髓前角和后角中有大量APC-Cdh1表达。结论 APC-Cdh1在损伤脊髓组织中大量表达,表明其可能参与脊髓损伤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祁月红钱巍李平姚文龙邱瑾张传汉
关键词:脊髓损伤
APC-Cdh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分布特点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末期促进复合物(APC)-Cdh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分布特点.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h1的表达部位;免疫荧光双标检测Cdh1表达的细胞定位情况.取出生24h内乳鼠,原代培养神经元及神经干细胞,免疫组化检测NeuN进行神经元鉴定;Nestin染色进行神经干细胞初步鉴定;采用GFAP,MAP2免疫组化染色鉴定NSC分化特性.分别提取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元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APC2个调节亚基Cdh1与CDC20的表达.结果:大鼠脑片免疫组化DAB染色显示Cdh1在海马、皮层均有大量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显示Cdh1表达主要定位于神经元中,星形胶质细胞表达较少.与神经干细胞相比,神经元中Cdh1 mRNA表达升高[(1.00±0.05)vs(2.10±0.07),P<0.05],但CDC20 mRNA几乎没有表达(1.00±0.04,0.02±0.01,P<0.05).结论:APC-Cdh1在大鼠脑组织中有大量表达,主要定位于神经元,且神经元中Cdh1表达高于神经干细胞.
姚文龙张传汉钱巍邱瑾柳璐祝畅桂伶俐
关键词:神经元神经干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