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华元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科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切除
  • 2篇切除
  • 2篇外科手术
  • 2篇显微手术
  • 2篇显微手术切除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脑膜
  • 2篇脑膜瘤
  • 1篇岩斜坡区
  • 1篇岩斜区
  • 1篇岩斜区脑膜瘤
  • 1篇预后
  • 1篇预后相关
  • 1篇植入
  • 1篇入路

机构

  • 4篇长沙市中心医...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邹华元
  • 2篇刘定阳
  • 2篇赵子进
  • 2篇罗端午
  • 2篇彭泽峰
  • 2篇袁贤瑞
  • 2篇刘庆
  • 2篇廖艺玮
  • 2篇李学军
  • 2篇姜维喜
  • 1篇杨治权
  • 1篇李长罗
  • 1篇谢明
  • 1篇张俊美
  • 1篇杨转移
  • 1篇王延金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坡区脑膜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坡区脑膜瘤后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至2010年4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71例岩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53例;年龄15 ~ 68岁,平均(47±11)岁.病程1周至180个月,平均(32±30)个月.肿瘤最大径15 ~72 mm,平均(44 ±11)mm.主要表现为头痛、平衡功能障碍、轻偏瘫、饮水呛咳或声嘶、面部麻木或疼痛、面瘫及听力下降等.采用Karnofsky生存质量评分(KPS评分)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术前KPS评分40 ~ 100分,平均(69±11)分.手术主要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天幕)入路共65例(91.5%).采用组内x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肿瘤全切除48例(67.6%),术后死亡1例.术后KPS评分20~ 100分,平均(73±16)分.术后主要神经功能障碍为不同程度的颅神经麻痹及偏瘫等.获得随访64例,随访时间4~132个月,平均(61±48)个月.末次随访KPS评分50~ 100分,平均(83±13)分,死亡7例,肿瘤复发6例,进展8例.肿瘤切除程度(OR=0.280,95% CI:0.081 ~0.967,P=0.044)、术前脑干是否水肿(OR =0.100,95% CI:0.027 ~0.372,P=0.001)、是否包裹神经血管(OR=0.288,95% CI:0.084 ~0.985,P=0.047)及是否侵犯海绵窦(OR =0.254,95% CI:0.061~1.057,P=0.048)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围绕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的切除程度、瘤周神经血管结构的保护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赵子进袁贤瑞邹华元姜维喜廖艺玮罗端午彭泽峰李学军刘定阳刘庆
关键词:颅底肿瘤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预后
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患者预后及影响肿瘤切除相关因素,总结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至2010年4月手术治疗的71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男:女为1.0:2.9,平均年龄(47.0±11.2)岁,病程平均(32.5±3.0)个月.肿瘤大小平均44.4 mm.手术入路主要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65例,91.5%).肿瘤全切除48例(67.6%),其中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全切除47例(72.3%),围手术期死亡1例(1.4%),术后KPS评分平均(73.2±15.6)分.随访64例,随访平均时间(60.7±47.5)个月,末次随访KPS评分平均(83.2±13.4)分.肿瘤复发6例,进展8例,死亡7例.患者术后6个月、1年、3年、5年和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91.3%、89.2%、88.5%和85.7%.肿瘤的质地(P=0.09)、类型(P=0.088)、是否侵犯海绵窦(P =0.001)及是否包裹神经血管(P=0.033)是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独立因素.结论 明确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因素,个体化地选择手术入路,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其中枕下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是一种重要而实用有效的手术入路.
赵子进袁贤瑞邹华元姜维喜罗端午彭泽峰李学军廖艺玮刘庆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手术入路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3年9月收治的74例重型颅脑外伤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颅内压下降明显,且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GOS评分情况,观察组恢复良好人数为19例(51.4%),对照组恢复良好人数为11例(29.7%),观察组恢复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减压充分,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邹华元李长罗谢明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
难治性癫痫侵袭性评估中颅内皮层电极的应用与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在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中颅内皮层电极埋藏的方法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医院功能神经外科2014年4月~2017年6月开展的65例颅内皮层电极埋置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颅内皮层电极埋置在癫痫术前评估中的经验。结果 65例患者均采用开颅埋置皮层片状电极,其中38例辅助埋置深部电极。患者术后平均监测时间为10. 8天(2~28天)。术后颅内血肿8例,其中硬膜外血肿4例,硬膜下血肿4例,有3例患者因硬膜外血肿行手术清除血肿,术后伤口脑脊液漏12例,术后颅内感染3例,均为并发脑脊液漏患者,脑水肿1例,电极脱出1例。无因并发症放弃监测病例,无埋置手术长期并发症及神经功能受损病例。结论颅内皮层电极埋置在癫痫外科中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有效的侵袭性术前评估方法,术后出血及感染是主要的并发症,适当的术中、术后处理将有助于避免相关并发症。
邹华元刘定阳杨治权王承雄杨转移王延金张俊美
关键词:癫痫外科皮层电极植入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