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伟华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淀粉废水
  • 2篇酸化
  • 2篇废水
  • 1篇淀粉废水处理
  • 1篇水处理
  • 1篇水解酸化
  • 1篇酸化反应器
  • 1篇膜法
  • 1篇膜法工艺
  • 1篇光合细菌
  • 1篇反应器
  • 1篇废水处理
  • 1篇高浓度
  • 1篇PSB

机构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郑伟华
  • 1篇孔秀琴

传媒

  • 1篇河北工业科技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光合细菌(PSB)膜法工艺处理高浓度淀粉废水
本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COD为8940mg/L的高浓度淀粉废水首先采用厌氧水解酸化进行预处理,当废水在酸化反应器中水解酸化6h时,挥发性有机酸(volatilefattyacid,简称VFA)达到了最大值6140mg/...
郑伟华
关键词:光合细菌淀粉废水处理膜法工艺酸化反应器
文献传递
高浓度淀粉废水水解酸化强化工艺的探讨
2008年
通过对高浓度淀粉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挥发性有机酸(VFA)随反应时间(HRT)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一种新型的水解酸化强化工艺,为高浓度废水的进一步有效处理提供实验基础。分别对加入10%(体积分数)的生活污水且ρ(COD)为8 940 mg/L的高质量浓度淀粉废水和100%(体积分数)的ρ(COD)为10 000 mg/L的高质量浓度淀粉废水进行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并对其中的COD和VFA进行即时监控。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体积分数为10%的生活污水的淀粉废水可以快速有效地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简单小分子有机物,此种工艺强化了水解酸化的效果,为后续废水进一步处理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环境。
孔秀琴郑伟华
关键词:水解酸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