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翠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红河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晚清
  • 1篇代议
  • 1篇代议制
  • 1篇多面性
  • 1篇虚无
  • 1篇研究范式
  • 1篇御史
  • 1篇灾荒
  • 1篇战争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制度
  • 1篇中国思想界
  • 1篇人际
  • 1篇日记
  • 1篇史事
  • 1篇士大夫
  • 1篇思想界
  • 1篇清朝
  • 1篇清朝末期
  • 1篇权力

机构

  • 9篇河北师范大学
  • 7篇中央司法警官...

作者

  • 9篇郑翠斌
  • 7篇逯慧娟

传媒

  • 3篇石家庄学院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兰台世界(上...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权力安全角度看奕黜免事件
2008年
晚清政坛,权力运作胜于政治创新。固守祖宗成法,警惕任何变化,是当时政治的基本特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表面是因慈禧贪权昏愦,实则是围绕晚清皇权安全所形成的政治结构内部的紧张性,长期作用于最高决策层的结果。这种结构性紧张状态的长期维持,使得晚清政治精力被耗尽而不能有所建树。反观奕遭黜事件,正是这一紧张状态的反映。
郑翠斌逯慧娟
关键词:慈禧奕诉
晚清政治困局与决策研究——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中心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朝统治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难局面。始于乾隆后期不断恶化的政治腐败和长期累积、不断恶化的社会矛盾,大大降低了清朝统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体表现为各地起义彼伏此起,咸同年间更是遭遇了其势难挡的太平天国起义。...
郑翠斌
关键词:晚清时期
文献传递
19世纪90年代的顺直灾荒与荒政被引量:1
2008年
19世纪90年代的顺直地区,灾害频繁。由于这一地区处于政府统治的中心,因此,对它的救治显得尤为重要。从当时的情况看,灾害发生后,政府的救治手段主要有:蠲缓、赈济、调粟、以工代赈、赈捐等。从救济的实际效果分析,大多数灾民在政府的帮助下,渡过了难关,来年的农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19世纪末顺直地区,尽管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救济的方式以及效果来看,政府灾荒的救治仍然局限在传统的窠臼中,并没有根本的方式的改变与制度的创新。
逯慧娟郑翠斌
关键词:灾荒荒政
清末政治漩涡中的御史(1894-1911)
在中国古代制度中,用御史做官称,当源于政治制度最初形成时的职事划分。秦汉时,御史发展为职负专责的监察官员,御史制度随之建立起来。在清代制度中,御史的监察功能虽有所收束,但其护持君权的制度本质却并未改变。随着台谏合一的实现...
郑翠斌
关键词:清朝末期政治制度
历史解释与历史虚无被引量:2
2012年
客观真实性是历史的根本属性,也是历史解释的根本纪律性。历史研究者身处一定社会意识及政治因素中,使得历史解释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印记,从而在历史结论与历史真实之间,构建起一个适应时代的解释体系。历史解释随时代主题转换作适应性调整的特点,却给了一些不求甚解者篡改历史结论的机会。他们在割裂史料和缺乏严密论证的情况下,依据假设,甚至猜想,强行推导出某种选择性结论,进而实现其特定价值观念的传递。但不顾历史真实的任何妄断和猜想,因缺少了材料和学理的支撑,便难免滑向历史虚无主义。
郑翠斌逯慧娟
关键词:历史解释历史虚无主义历史事实研究范式多面性
晚清对外观念中的变与不变
2011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上下保持一贯的"华夷观念",将鸦片战争的失败合理化为"招抚"夷人的结果,而不顾国力强弱的对比。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战败的结果,统治者被迫接受彼强此弱的现实,调整观念中的"华"、"夷"区隔,对外采取注重信义的"和戎外交"政策。而在观念的最末处,仍保留着一块修护尊严的居所。
郑翠斌逯慧娟
关键词:晚清
1920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恢复科道制的讨论
2013年
民国肇始,代议制初历实践,已然弊端尽显。章太炎在《华国》刊文主张恢复科道制,寻求消除代议制弊端的办法。《甲寅》复刊,在章士钊主导下,有关恢复科道制的讨论持续数月之久。在说明恢复科道制主张时,阐释者专注制度功能,呈现政治功利的一面,暴露出系统性思考不足的问题。持异议者,虽以政治理想主义立论,质疑恢复科道制主张的动机和可能性,但在代议制实现的途径上,却转求当政者的政治自觉,不免落入一场政治空论。
郑翠斌逯慧娟
关键词:代议制
1877年一个士大夫的强弱观感——光绪三年《郭嵩焘日记》解读
2011年
郭嵩焘是晚清时期熟悉洋务、主张对外"以和待之"的代表人物。出使英国期间,他以老弱多病之躯,日日奔波考察于英伦各地,从而对英国和西方世界有了广泛且深入的了解。在此期间,郭嵩焘通过对比,既发出诸如"此邦民风之厚"、"技术精益求精"的溢美、称羡之语,同时又为中国人才凋零、枢臣反"好为虚言"的状况焦忧,展示了一个为国分忧、希图振作的士大夫的爱国情怀。
郑翠斌逯慧娟
关键词:郭嵩焘日记
论甲午年战和分野中的人际对抗
2013年
1894年,中日战争伊始,清军便处于不利境地。战局颓势难振,清廷被迫遣使求和。消息传出,言战者义愤惋愕不可遏止。战败而和在言战者,不啻投敌卖国。他们指责当事者的推诿、阻挠,并从道德层面剖析主和动机。战和之争,不免纠缠于人际、政潮之中。安维峻自始主战,情绪随战局恶化而激烈,最终,"以命拼一疏"[1]3,获遣流放。
郑翠斌逯慧娟
关键词:人际甲午年分野中日战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