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超群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IGRT技术的宫颈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及其外放边界
- 郑超群
- 应用KV-CBCT测定胸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摆位误差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应用Elekta Synergy加速器的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分析胸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摆位误差情况,为设计胸部肿瘤放疗计划时PTV到CTV的外放数据提供参考。方法 2 6例均为胸部肿瘤患者,均采用真空垫固定体位,每次摆位后利用KV-CBCT进行扫描,共扫描1 2 6次,获取1 2 6组CT数据,利用XVI软件将CBCT扫描图像与参考图像做在线匹配,测定六维方向的摆位误差。根据van Herk等推导的摆位扩边公式MPTV=2.5Σ+0.7δ,推算出PTV到CTV的外放边界值。结果计算出X,Y,Z轴PTV到CTV的Margin分别为7.2 mm,5.8 mm,6.2 mm。结论应用CBCT做在线匹配和校正,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六维方向的误差值,为临床医生制定计划时提供扩边数据;旋转误差不容忽视。
- 郑超群刘利彬傅万凯林发生
- 关键词:摆位误差IGRT锥形束CT
- 不同配准方式对鼻咽癌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在高能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MVCT)引导下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中两种自动图像配准技术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22例,每例患者治疗前均行MVCT扫描,将扫描获取的MVCT图像与定位图像行骨配准、骨与软组织配准,分别记录患者左右(X轴)、头脚(Y轴)、腹背(Z轴)方向的线性误差以及绕此3个方向形成的旋转误差(U、V、W)这6个方面的配准数据,分析两种配准方式之间的差异。结果 22例患者共150组MVCT扫描图像数据,所选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其中骨配准在X轴、Y轴、Z轴方向的平移误差与绕此3方向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946±1.701)mm、(0.937±1.059)mm、(0.077±1.161)mm与(-0.127±1.201)°、(-0.217±1.104)°、(-0.280±0.897)°;骨与软组织配准在X轴、Y轴、Z轴方向的平移误差与绕此3方向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920±1.397)mm、(1.045±1.167)mm、(0.386±1.212)mm与(-0.156±1.079)°、(-0.142±0.648)°、(-0.169±0.685)°。将6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计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骨配准、骨与软组织配准两种配准方式在Y轴、Z轴方向上的平移误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4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进行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时,为降低患者摆位误差,建议首选骨配准,必要时辅以手动微调直至满意为止。
- 郑超群黄家文傅万凯杨海松
- 关键词:鼻咽癌配准摆位误差
- IGRT技术的宫颈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及其外放边界
- 目的:应用Elekta Synergy加速器的千伏级CBCT研究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情况,为设计宫颈癌放疗计划时临床靶区(CTV)外放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数据提供参考.方法:入组23例均为宫颈癌患者,均采用体...
- 郑超群刘利彬付万凯陈新
- 关键词:宫颈癌摆位误差
- 胸段食管癌精确放疗摆位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癌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方法应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36例食管癌患者每周拍摄1次正侧位验证片,与CT定位重建影像DRR进行对比,并测量出X轴(左右),Y轴(头脚),Z轴(前后)的摆位误差。结果误差主要发生在头脚,其次是左右,前后误差最小。结论通过36例食管癌患者摆位误差数据,分析食管癌体膜摆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摆位准确度。
- 吴建东郑超群
-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摆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