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芬
- 作品数:54 被引量:472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东北半干旱区大豆水肥耦合效应试验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案,在盆栽控制条件下,对大豆水肥耦合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建立了水肥耦合数学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各因子的主因素和单因素效应,两因素间交互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大豆产量均有影响,其作用大小顺序是:水分>钾肥>氮肥>磷肥,且钾肥是负效应。
- 郭亚芬滕云张忠学魏永霞王孟雪
- 关键词:东北半干旱区大豆水肥耦合
- 高分子树脂在部分蔬菜上的增产效果被引量:3
- 2000年
- 在常规施肥基础上 ,施用高分子树脂 (俗称“保水剂”) ,可使供试盆栽菜豆增产 4 .75%~8.94 % ,盆栽尖椒增产 3 .53 %~ 8.82 % ,树脂施用量以每盆 3~ 7g为宜。 667m2 施用 1 0 0 0~ 1 50 0 g高分子树脂 ,可使马铃薯增产 1 1 .2 %~ 1 3 .2 % ,并可延迟菜豆萎蔫 2~ 6d,改善尖椒和马铃薯的生长状况。
- 张忠学郭亚芬周军栾非时
- 关键词:高分子树脂蔬菜保水剂
- 硼对小麦体内碳水化合物同化与运输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3年
- 用溶液培养及14 C标记等方法研究硼对小麦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同化与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无硼 (B0 )和严重缺硼 (B0 .3)处理茎秆水溶性糖的含量高 ,不是由于缺硼而导致的糖分运输受阻 ,而是对雄蕊结构异常的一种适应 ,造成糖在茎秆的积累。 ( 2 )无硼影响小麦总糖的积累 ;营养生长阶段缺硼不影响总糖的积累 ,生殖生长阶段影响总糖的积累 ,主要表现为籽粒不能形成 ,糖的积累降低。
- 严红李文雄郭亚芬刘大森
- 关键词:硼小麦碳水化合物同化
- 小兴安岭典型森林土壤中外源丙氨酸的潜在周转差异被引量:1
- 2022年
- 以小兴安岭白桦林、蒙古栎林、白桦+红松+五角槭混交林、红松林和长白落叶松林5种典型森林为对象,研究林型(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和土层(0~10、10~20和20~30 cm)对土壤中外源丙氨酸周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丙氨酸在不同林型土壤中的周转存在时间差异和剖面异质性,总体表现为阔叶林周转较快,混交林次之,针叶林最慢,外源丙氨酸在3种林型的半衰期依次为2.6~4.2、3.6~5.5和4.3~7.0 h。随着土层的加深,各林型外源丙氨酸的潜在周转速度均变慢,半衰期变长,土壤对丙氨酸的吸附性变弱。加入外源丙氨酸后,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铵态氮分别增加了83.8%~95.3%、80.9%~94.6%和73.7%~93.2%,硝态氮分别增加了82.9%~94.7%、82.3%~93.8%和78.1%~92.5%。不同林型土壤净氨化作用速率和净硝化作用速率均呈先激增后缓慢降低的趋势,且均为正值。土层和林型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外源丙氨酸的周转、半衰期、氨化作用、硝化作用。
- 郝静郭亚芬高雷
- 关键词:半衰期氨化作用硝化作用
- 海伦市光荣小流域贫困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1999年
- 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黑龙江省海伦市光荣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诊断,找出了制约光荣小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发展小流域生态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 张忠学郭亚芬任玉东
- 关键词:小流域生态经济
- 菜园土壤氮磷钾硫养分状况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9年
- 试验对哈尔滨市7 个重点蔬菜产区共 59 个耕层土样进行分析有机质, 全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和有效硫的含量。结果表明: 菜园土壤有机质, 全氮、磷, 速效氮、磷和硫的含量高于相邻粮田。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与相邻粮田相比, 增加的幅度很小, 并有一半反而下降。粮田土壤的有效硫指数 ( S A I) 大部分属于低级。菜田土壤的 S A I大部分属于中级。
- 郭亚芬张忠学许修宏
- 关键词:菜园土壤养分钾
-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不同水层下CH_4、N_2O的排放及影响因子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野外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6—9月不同水层下CH4、N2O的排放进行了同步对比研究,并探讨了影响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水层下的CH4和N2O排放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CH4排放高峰期在7、8月,N2O主要排放期在6、7月。40 cm水层下的CH4排放强度最高,平均为34.54mg.m-2.h-1;20、60 cm水层下的CH4排放强度居中,平均分别为17.18、13.02 mg.m-2.h-1;0 cm水层下的CH4排放强度最低,平均7.69 mg.m-2.h-1,N2O排放强度最高,为0.072 mg.m-2.h-1;20、40 cm水层下的N2O排放强度相似,平均分别为0.053、0.050 mg.m-2.h-1;60 cm水层下的排放强度最小,平均为0.026 mg.m-2.h-1。相关分析表明,CH4的排放通量与40 cm水深及5 cm地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各土壤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因水层不同有所差异;N2O排放通量与地表0、40 cm水深呈显著负相关,20 cm水层下的N2O排放通量与5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CH4、N2O的排放通量与大气温度及地表温度均不相关。
- 王振芬张忠学郭亚芬朱士江
- 关键词:CH4N2O水层沼泽湿地三江平原
- 不同施肥对保护地番茄土壤性状及番茄筋腐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8
- 1999年
- 试验选用我省番茄主栽品种中杂9 号, 采用4 种施肥处理, 在早春大棚内采取随机区组设计, 地膜复盖, 4 次重复。分别取定植前及番茄生长旺盛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 对其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 A3 处理的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最高, A2 处理的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最高,而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较低;对生长旺盛期不同施肥处理的番茄正常株及筋腐病株叶片的全碳、全钾、全碳/全氮、全钾/全氮、果实中有机酸、总糖含量分析结果表明: 各施肥处理前期筋腐病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后期, 其中 A2 处理筋腐病发生率最高, A3、 A1 较低, 说明前期低温, 加之偏施氮肥, 钾肥较少会造成土壤中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较低, 番茄全钾/全氮、全碳/全氮较低, 叶片光合作用形成产物较少, 同时贮存到果实中的总糖、有机酸较少、褐变物质聚集形成筋腐。
- 栾非时郭亚芬崔喜波
- 关键词:番茄施肥筋腐病土壤性状
- 节水灌溉水稻水氮生产函数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在控制灌溉条件水肥耦合试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水分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水稻水氮生产函数——Jensen模型和水稻水肥动态生产函数——修正Morgan模型,二者模拟效果均较好,但以Jensen模型拟合度较高。该研究可为当地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提供参考。
- 孙爱华华信朱士江张忠学郭亚芬
- 关键词:JENSEN模型
- 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制度的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效应被引量:38
- 2010年
- 通过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的大田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条件对玉米生物量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适量的灌溉会促使玉米协调营养器官和经济器官的比例,从而提高经济产量。相同的灌溉定额不同的灌溉次数对产量有一定影响。膜下滴灌与传统种植相比,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较高的水分利用率。
- 刘一龙张忠学郭亚芬王忠波
- 关键词:膜下滴灌玉米不同灌水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