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哲

作品数:26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X线
  • 5篇图像
  • 4篇影像
  • 4篇图像质量
  • 4篇放射摄影
  • 4篇放射摄影术
  • 3篇髋关节
  • 3篇股骨
  • 3篇关节
  • 3篇X线检查
  • 3篇成像
  • 2篇影像诊断
  • 2篇增生
  • 2篇诊断与鉴别诊...
  • 2篇数对
  • 2篇肿瘤
  • 2篇髌骨
  • 2篇髌骨轴位
  • 2篇细胞
  • 2篇骨折

机构

  • 2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郭哲
  • 12篇吴文娟
  • 8篇孟辉
  • 7篇吴慧钊
  • 6篇王竹海
  • 5篇于宝海
  • 5篇钟志伟
  • 3篇宋岩
  • 2篇张泽坤
  • 2篇李玉清
  • 2篇马荣珍
  • 1篇刘记存
  • 1篇暴云锋
  • 1篇李乃喆
  • 1篇卢军丽
  • 1篇张均
  • 1篇王红光
  • 1篇张宁
  • 1篇史亮
  • 1篇曹磊

传媒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髋关节功能位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观察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相关征象的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功能位下行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成像观察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相关征象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数字X线摄影(DR)前后位平片表现均符合FAI诊断的42例患者在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功能位下行DTS检查,以配对四格表χ2检验比较DR前后位和DTS功能位对FAI各个相关征象检出的差异。结果 DTS功能位对股骨颈疝窝、股骨头颈交界处骨质突起、髋臼盂唇骨化、髋臼囊变4个征象的检出率(24%、43%、22%、19%)高于DR前后位(13%、22%、7%、6%)(二项分布确切概率法P=0.031、0.001、0.008、0.016);两种检查方法对髋臼骨赘、深髋臼、关节间隙狭窄、后壁征的检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DTS:72%、57%、11%、13%,DR:67%、57%、11%、13%,二项分布确切概率法P=0.25、1、1、1)。结论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功能位下行DTS可细致地观察撞击试验阳性患者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异常及继发性骨质改变,并对相关征象进行精确定位。
吴慧钊宋岩吴文娟郭哲王竹海钟志伟于宝海
关键词: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锥形束CT和多层螺旋CT对寰枢椎成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差异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BCT)和多层螺旋CT(MSCT)应用于寰枢椎成像的检查剂量和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使用普兰梅卡CBCT扫描仪的30种曝光条件和东芝320排MSCT的15种曝光条件对头颈部体模进行扫描。基于蒙特卡罗算法剂量评价软件PCXMC计算CBCT的有效剂量(E);以剂量长度乘积(DLP)乘以成人颈部特异性转换系数得到MSCT的E值。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用于比较两种成像方式的辐射剂量和主、客观图像质量。采用双盲法对图像的边缘清晰度、对比度、软组织层次、伪影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测量感兴趣区(ROI)的信号与噪声,计算对比信噪比(CNR)。结果 CBCT容积剂量指数、E值分别为2.9 mGy、27.61 μSv,均低于MSCT的8.8 mGy、433.16 μ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5、-5.25,P<0.05);CBCT组的噪声和CNR分别为27.74 HU和3.69,MSCT组为7.84 HU和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9、-5.42,P<0.05);CBCT组的总体图像质量、对比度、伪影评分分别为3.5、3.0、5分,均高于MSCT组2.0、2.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2.46、-3.31,P<0.05)。结论寰枢椎CBCT和MSCT扫描均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与MSCT相比,CBCT寰枢椎扫描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符合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韩晓楠张均钟志伟吴文娟郭哲许慧吴慧钊
关键词:寰枢椎锥形束CT多层螺旋CT图像质量
双足旋转定位X线检查辅助装置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2019年
目的:设计一种便于在髋关节X线摄影中精准确定下肢足踝内旋角度,且方便固定患者体位的双足旋转定位X线检查辅助装置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双足旋转定位X线检查辅助装置包括双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脚套,以及设置于脚套上的量角定位机构和限位定位机构,使患者足踝部置于脚套内用固定带固定,通过调节上下伸缩件,确定内旋角度后固定,再进行投照。本研究纳入120例髋关节骨病下肢内旋均受限的患者进行髋关节正位X线摄影,由2名高年资影像医师对其图像进行评价,并对主要解剖结构显示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使用双足旋转定位X线检查辅助装置进行髋关节正位X线摄影,首次成功率为95.8%,优级片率为91.7%,能够清晰显示股骨颈、大转子等解剖结构,符合影像学标准显示。结论:使用双足旋转定位X线检查辅助装置拍摄髋关节正位片,首次摄影成功率高,可达到固定角度准确、易于保持体位的目的。适用于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外伤等疾病引起的下肢内旋受限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郭哲张祖卓于宝海洪革王竹海吴文娟孟辉王明轩
关键词:髋关节放射摄影术
DR摄影小儿胸片体会被引量:1
2005年
马荣珍李乃喆郭哲王竹海
关键词:DR摄影儿童胸片软组织
胸骨的X线计算机检查
2003年
马荣珍王竹海郭哲
关键词:胸骨CT摄影体位
爱伤意识对于骨科患者放射投照工作的重要作用
目的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出发,探讨爱伤意识在以骨科患者为检查对象的放射投照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以接受放射检查的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放射科技术组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放射科满意度调查表及患者所提...
吴慧钊王竹海苏宏远郭哲孟辉
关键词:放射科X线投照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总结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9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13例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X线、CT和MRI,分析影像学表现包括:发病部位、骨质破坏情况、病变内的骨质密度、病变区的MR信号特点及周围侵袭性特点。结果13例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为2~52岁,中位年龄27岁。本组13例的发病部位是长骨8例,髂骨3例,椎体及跟骨各1例。长骨常见于干骺端,可累及骨干及骨端。丝瓜瓤型6例,溶骨型3例,混合型3例,骨旁型1例。病变区内的CT值30~60 Hu(6例CT值大于45 Hu)。具有MRI检查的8例患者中5例表现为T1WI呈不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或高信号,其内可见T1WI、T2WI均为低信号区域;3例病变区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13例DFB中9例病变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结论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具有侵袭性,以丝瓜瓤型多见,病变区存在T1WI、T2WI均为低信号,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钟志伟马洁琳王勇郭哲陈伟吴文娟
关键词:骨肿瘤纤维瘤结缔组织增生影像诊断
移动DR后处理参数对床旁胸片影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移动数字化X摄影(DR)不同后处理参数对床旁胸片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0幅床旁胸片图像进行多频拉普拉斯变换(MLT)、图像处理(IP)等后处理参数调整,分析总结后处理参数的优化方案。测量肺部相关区域光学密度值,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出厂设置默认参数与后处理参数优化肺部相关区域光学密度值的差异和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亮度、对比度以及动态范围中的低密度参数对床旁胸片图像质量影响较大。调整并优化后处理参数后,胸部第2肋间区域密度值为1.68±0.04,肺门密度值为0.77±0.46,肺周边部密度(近胸壁1cm处与单肋骨重叠处)值为0.62±0.06,心影密度值为0.44±0.04,膈下密度值为0.37±0.04,两肺野外带纹理清晰显示,脊柱和心影后区肺纹理可见,符合诊断学要求。第2肋间、肺门、肺周边部、心影部、膈下部均为调整前密度值小于调整后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调整后的密度值均较调整前接近参考密度值;优化后处理参数后所得影像质量评分为(3.53±0.14)分,高于优化前(3.02±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合的后处理参数值是保证移动DR床旁胸片肺部各区域合理密度值的关键,优化后处理参数可提高移动DR床旁胸片的影像质量。
郭哲吴文娟于宝海张祖卓袁玉玲孟辉吴慧钊
关键词:胸部疾病图像质量放射摄影术
X线检查股骨颈蛙式侧位体位设计改良体会
张祖卓孟辉郭哲
颌面骨骨折时间窗动态影像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颌面骨骨折随时间变化的影像特征,为临床判断病人受伤程度、受伤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进行CT检查,且受伤时间及受伤原因明确的500例颌面骨骨折病人,男369例,女131例。平均年龄(40.24±18.71)岁。按CT扫描距受伤时间间隔分为6组:超早期(<3 d)、早期(4~7 d)、中早期(8~14 d)、中期(15~21 d)、中晚期(22 d^2个月)、晚期(>2个月)。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受伤时间组的骨折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统计额骨骨折共42例,均为高能量暴力骨折,均伴多发伤。骨折线1周内清晰、锐利,2~3周后骨折边缘部分吸收圆钝、硬化,2个月以上仍常见骨折线。伤后1~2周内均存在明显的软组织肿胀和鼻旁窦窦腔积液。骨折涉及额窦和/或其他含气窦壁时,伤后3 d内邻近软组织和/或颅内可见积气。12例(28.6%)伴颅内血肿,5例(10%)出现硬膜下积液。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多在1周内,硬膜外血肿吸收在3周以上。观察期间除伴随的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硬膜下积液征象,其他征象的动态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眶内壁骨折40例,早期骨折线锐利,均伴有筛窦积液,2~3周后骨折处出现平滑的凹陷征象,筛窦积液吸收。观察期间,除内直肌增粗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征象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鼻骨骨折50例,早期骨折线锐利,伴邻近软组织肿胀,1周后肿胀逐渐消失,3周后常可见光滑的骨折边缘。鼻骨骨折伴随的软组织肿胀及骨折边缘随时间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以上组观察可见长期存在的鼻骨骨折线。结论认识颌面骨骨折动态变化的规律,有助于临床判断骨折程度和骨折时间。
于宝海曹磊韩殊曼史亮张晓飞史云恒郭哲吴慧钊吴文娟
关键词:颌面骨骨折影像征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