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忠
-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外周性病变78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外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78例肺部外周性病变患者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统计其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8例均获取足够合格的组织标本,穿刺成功率100%;72例经穿刺得以确诊,总确诊率92.3%(72/78),其中恶性病变52例,50例为穿刺证实;良性病变26例,其中穿刺证实22例。未能确诊的6例,其中3例经手术后证实恶性病变2例、结核1例,另3例经试验性治疗后诊断为良性病变。并发症3例均为气胸。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肺部病变诊断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诊断准确性高的特点。
- 郭永忠秦志强吕劲龙胜泽王毅王作泉
- 关键词:肺疾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报告
- 2007年
- 郭永忠秦志强韦玉秀
- 关键词:淋巴瘤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 单纯睡眠打鼾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压变化的临床研究
- <正>目的:分析单纯打鼾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压变化,探讨睡眠打鼾对于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睡眠打鼾患者300例,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38...
- 郭永忠刘航刘建红雷志坚梁碧芳
- 文献传递
- 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点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探讨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40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呼吸泵衰竭改善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支持脱机;对照组以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式脱机。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序贯组21例,对照组19例,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为(2.6±0.7)d和(16.5±6.3)d,住ICU的时间为(3.0±0.8)d和(19.3±7.5)d,VAP发生率为14.29%(3/21)和36.8%(8/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再插管率为19.1%(4/21)和15.8%(3/19),病死率为14.3%(3/21)和26.2%(5/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COPD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有创通机械气时间及住ICU的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 龙胜泽秦志强胡克黄国兰韦彩周郭永忠陆爱玲黄桂香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
- 肺血栓栓塞症18例临床观察
- 2006年
-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临床急症之一,与临床各科有关联,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及呼吸疾病。但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表现形式多样,常常造成误诊、漏诊,以至于认为是一少见或罕见病。随着认识的提高及重视,各种综合技术的合理运用,发病及确诊率明显增加。2005年以来广西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诊治20例,现将经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血管造影及核磁共振确诊的PTE患者18例报告如下。
- 黎莉黄从新秦志强吕劲龙胜泽王武韦彩周郭永忠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CT肺动脉造影动脉血管造影临床急症呼吸疾病呼吸内科
- 48例肺栓塞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
- 2007年
- 龙胜泽秦志强黄国兰黎莉郭永忠韦彩周
- 关键词:肺栓塞深静脉D-二聚体
- 单纯睡眠打鼾患者血压变化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目的分析单纯睡眠打鼾患者血压变化,探讨睡眠打鼾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单纯睡眠打鼾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观测两组血压变化。结果单纯鼾症患者睡前及醒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升高,单纯鼾症患者醒后舒张压较睡前明显升高。结论睡眠打鼾可影响患者血压变化,尤以舒张压为著,可能为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郭永忠刘航刘建红雷志坚梁碧芳
- 关键词:睡眠打鼾高血压血压多导睡眠图
-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切换时机探讨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切换时机。方法以49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呼吸泵衰竭改善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支持脱机;对照组以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式脱机。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序贯组24例,对照组25例,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为(2.8±0.9)d和(20.5±6.5)d,住ICU的时间为(3.3±0.8)d和(22.3±8.5)d,VAP发生率为16.67%(4/24)和44.00%(11/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两组再插管率为20.83%(5/24)和16.00%(4/25),病死率为12.50%(3/24)和28.00%(7/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COPD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以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的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 龙胜泽秦志强黄国兰郭永忠韦彩周王武陆爱玲黄桂香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6例睡眠打鼾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其中OSAHS 168例,单纯打鼾患者38例,同时对30例无睡眠打鼾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行PSG检测,分别观测各组睡前、晨起血压变化,同时对OSAHS组晨起舒张压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_2)、夜间平均SaO_2、SaO_2低于90%时间(T90)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及单纯鼾症组相比睡前、晨起血压变化不明显;OSAHS各组睡前、晨起收缩压变化不明显,而舒张压晨起较睡前明显升高,晨起舒张压变化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AHI、T90成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aO_2成负相关。结论 OSAHS患者血压变化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睡眠呼吸紊乱对于OSAHS血压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OSAHS可能为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王武郭永忠刘建红刘航雷志坚梁碧芳
- 关键词:睡眠打鼾血压多导睡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