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长鹤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碳酸
  • 2篇碳酸二甲酯
  • 2篇聚乙烯亚胺
  • 2篇甲酯
  • 2篇二甲酯
  • 2篇二氧化碳体系
  • 1篇渗透通量
  • 1篇通量
  • 1篇膜分离
  • 1篇共混
  • 1篇共混膜
  • 1篇分离膜
  • 1篇PEI
  • 1篇PVA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篇余立新
  • 2篇郭长鹤
  • 2篇张飚

传媒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碳酸二甲酯与二氧化碳体系分离膜的制备研究
在已有研究中发现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高效的物理吸收CO2 溶剂.膜分离法由于具有分离效率高、节能等优势可望成为替代传统闪蒸解吸CO2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是针对DMC/CO2 体系制备有较好分离效果的膜.选取了聚乙烯亚...
张飚郭长鹤余立新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聚乙烯亚胺膜分离渗透通量
文献传递
PVA/PEI共混膜对于碳酸二甲酯与二氧化碳体系的分离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碳酸二甲酯/二氧化碳(DMC/CO2)体系制备有较好分离效果的膜,选取聚乙烯亚胺(PEI)作为膜中运输二氧化碳的载体分子,有良好成膜性的聚乙烯醇作为膜的基础材料.在一般情况下,该膜对于纯二氧化碳的通量随着聚乙烯亚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DMC/CO2体系的渗透通量随着聚乙烯亚胺含量的增加、压力差的提高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离因子随聚乙烯亚胺含量发生变化,随压力变化不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30℃,压力差0.5MPa,温度20℃下,当聚乙烯亚胺含量达到40%,膜厚35μm时,分离因子为36,渗透通量为4.8g/(m2.h).
张飚郭长鹤余立新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聚乙烯亚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