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坤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线粒体K_(ATP)通道开放剂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线粒体KATP通道的开放对于鱼藤酮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将PC12细胞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经鱼藤酮和线粒体KATP通道的开放剂二氮嗪及选择性线粒体KATP通道拮抗剂5-羟葵酸(5-HD)处理,用台盼蓝染色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法(Annexin V)检测细胞的凋亡,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经鱼藤酮处理24h后PC12细胞突起结构消失,细胞体积变小,形态变圆,台盼蓝染色阳性细胞增多,细胞活力下降,可见An-nexin V阳性的早期凋亡细胞,凋亡率为31.1%±2.65%(P<0.01);同时加入二氮嗪能减少PC12细胞的凋亡,凋亡率为17.9%±0.71%(P<0.05);JC-1染色法证实二氮嗪可稳定线粒体膜电位。而同时加入5-HD的PC12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与鱼藤酮处理组相比无变化。结论鱼藤酮可引起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线粒体KATP通道的开放剂二氮嗪能够拮抗鱼藤酮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在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时稳定线粒体膜电位而起到对多巴胺能细胞的保护作用。
- 钱坤李琳刘振国戚辰
- 关键词:线粒体KATP通道鱼藤酮二氮嗪神经保护
- 底丘脑核深部脑电刺激对大鼠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底丘脑核(STN)的深部脑电刺激(DBS)对大鼠呼吸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无刺激)、高频强电流组(130 Hz/100μA)、高频弱电流组(130 Hz/3μA)和低频强电流组(40 Hz/100μA)。利用大鼠脑立体定向仪将电极植入右侧STN,记录刺激前、刺激第5和第25分钟的呼吸频率。结果高频强电流组和高频弱电流组刺激前呼吸频率分别为(68.0±7.9)和(71.8±6.7)次/m in;刺激后第5分钟的呼吸频率分别为(57.8±10.6)和(65.8±7.8)次/m in;第25分钟的呼吸频率分别为(49.8±8.9)和(56.0±9.2)次/m in;同组各时间点的呼吸频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强电流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的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鼠在高频率DBS下呼吸频率减慢,但与刺激强度关系不大。
- 钱坤曹春燕刘振国沈国舜
- 关键词:底丘脑核